“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很多人羡慕东晋诗人陶渊明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殊不知他的心中,也曾有排解不了的苦闷。

在我国著名文学评论家李长之的《陶渊明传论》一书中,内容就通过对大量历史事件、诗词作品、文字资料等进行抽丝剥茧,从一定程度上还原了这位自诩为五柳先生的隐士人生。

陶渊明真实人生态度(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1)

众所周知,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比较混乱的时代。陶渊明处于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自然深受影响。为此,作者分别从以下三个阶段探讨了陶渊明的思想转变历程。

作为中国传统文学史上最和谐最完美的人物,陶渊明一方面像一位朴实的农民那样,勤劳、能干、不怕吃苦;另一方面,又像一位贵族精英那样,温和、含蓄、富有教养。

作者在书中提到,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特质,之所以在同一个人身上汇聚,主要是由于陶渊明对陶侃和孟嘉这两位祖辈的欣赏与崇拜。

陶渊明真实人生态度(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2)

除此之外,社会风气、所受教育以及个人经历,也深深地成就了陶渊明。比如,他在《饮酒》一诗中说自己:“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在《归园田居》一诗中,又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从这些诗句来看,陶渊明在人生的前二十八年里,虽然家道中落,但总体而言是快乐的,有点像“不知愁滋味”的翩翩少年郎,爱读书,爱自然,偶尔沉浸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中。

打破这一局面的是,穷困。在二十九岁这年,陶渊明离开了他的耕读生活,被迫做了一个小官,即江州祭酒。不过,很快勾心斗角的官场,让陶渊明引以为耻,又重新回归田园。

更确切地说,也是从这一年,陶渊明开始了为期十二年的矛盾生活。为了生计,他不得不奔波劳碌,出任官职;而后又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屡次“拂衣归田里”。

陶渊明真实人生态度(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3)

身逢乱世,军阀并起,道德沦丧,陶渊明对这样的社会风气是极度失望的。清高的品性,致使其和很多魏晋名士一样,转而在田园生活中寻找慰藉。

最终,痛苦不已的陶渊明,在四十一岁那年,停止了摇摆不定的心,彻底弃了仕途,决心做一名躬耕的隐士。人生就是这样,起起落落,庆幸的是只要不失初心,就还有梦想可以坚守。

当陶渊明不再为出仕而困扰,劳碌的田园生活,反而为其带来了久违的平静。如果早年的耕读生活是无意识的,那么这种下意识的选择,无疑让陶渊明自得其乐。

陶渊明很多经典的文学作品,都来自这一时期。正是在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陶渊明的思想变得越发成熟。其孤傲高洁的处世态度,不仅自成一个世界,还开创了备受读者喜爱的田园诗派。

陶渊明真实人生态度(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4)

于劳动中品味生活,于自然中获得救赎。陶渊明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展现了何为魏晋风骨。因此,他的人生和作品有了很大的光辉,也吸引了包括作者在内的许多人的关注。

虽然书中仅围绕着陶渊明的政治态度和思想态度进行阐述,但整体来说这部传记作品兼具了通俗性与学术性,视野开阔,感情真挚,为今人了解陶渊明提供了非常好的视角。

陶渊明为我们创造了一个世外桃源的理想,李长之则为我们解读了其思想成因。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中华文化才有了根。这样的文士,怎能不令人肃然起敬呢?

#真知新坐标##陶渊明##品书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