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地肥沃易守难攻(欲攻城池刀剑岂够)(1)

阅读中真是大有文章,这阶段读了简书一哥彭小六的《洋葱阅读法》后,越来越觉得自己在这方面的匮乏。

这几天,不敢说自己喜欢阅读了,因为数量再多但不得法的话,效率是很低的,也不好意思说自己曾是语文老师,教孩子阅读、写作的,太多新的知识和思维方式需要要沉下心来去学习。

所以,还是闭上嘴低下头来静静地聆听别人,然后让自己在践行中成长。

其实,彭小六的主题阅读还是给我了些震撼的,确实主题阅读给人的提升应该几乎肉眼可见。

《洋葱阅读法》讲到,正因为主题阅读学习效果显著,所以其等于机关枪 火箭炮,作者在书里有⼀个很有趣的⽐喻——如果说快速阅读和碎片阅读的武器如刀和剑,那么主题阅读的杀伤力则是“机关枪加⽕箭炮”,它们不是一个重量级的。

所以,主题阅读是⼀种非常有必要习得的技能,所谓主题阅读,即围绕某个主题,在一定时间内快速阅读多本书的方法。

齐地肥沃易守难攻(欲攻城池刀剑岂够)(2)

彭⼩六将主题阅读主要分为三大类,碎片化主题阅读、书籍式主题阅读、海陆空全方位主题阅读。

一、碎弹——碎片化主题阅读

如果想要了解某个话题,可以用碎片化主题阅读法,意思是碎片化收集信息。

比如去年,麦家的《人生海海》这本书特别火,我看过书后也是感慨万千,有的段落看了一遍又一遍,如果让我写一片读后感的话,我一定会写到这个特别的场面——林阿姨带着上校离开村里时,村里人都来送他们这对传奇般的人物。

文中写道:村里出动几百人,男女老少,成群结队,送他们到富春江边,船埠头。船在汽笛声中离开码头,女人对着送行的村民长跪不起,抹着泪,上校像孩子随母亲一样,跟着跪下来,那情景把几百人都感动哭了。

我认为这是《人生海海》中最为动人的镜头,眼泪中反复读了好多遍,荡气回肠的悲伤。

但是这个碎片化主题阅读却让我想到前几天看到的一篇《人生海海》的推荐文,其并没用对文中的情节或人物刻画做很多的解读或描述,而是从另外的视角来侧面衬托小说的精彩。

我想其肯定是想好站在巨人的肩膀来看这本书,所以其从几个名人对这小说的评价出发,花了点时间,先把名人对此书的评价的文章读一遍,然后碎片化主题阅读的方式搜集整合。

题目就很抓人——《人生海海》有多伟大?让莫言盛赞,让董卿哭成泪人,薇娅直播5秒卖3万册。

然后再一一这些资料展开叙述,有莫言和董卿访谈图片和截屏,陈坤、高晓松对此书的评价等。莫言那句

其实这部小说的迷人之处就在于,它能把不存在的人物写得仿佛是我们的朋友,麦家的《人生海海》就是这么迷人!

有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背书,还说啥呢,买买买!所以文末很多的留言都是一定要去看看,绝对值得一看等!

这种碎片化主题阅读的效果杠杠滴!

齐地肥沃易守难攻(欲攻城池刀剑岂够)(3)

二、爆破弹——书籍式主题阅读

书籍式主题阅读是指多本书一起阅读,这种阅读方式很高效、也很专业,相当于给自己同时请了好几位老师做指导。

首先对要完成的目标有个基础认知,然后列出具体书单,接着建⽴框架,用框架引导思考。

作者认为,万能的简单框架就是“黄金圈法则,也就带着“what、why、how”这三个词去书里寻找答案,遇到不同的观点,注意融会贯通,重新组合,得出有价值的结论和观点。

三、核弹——海陆空全放位的主题阅读

说到这个海陆空全放位的主题阅读,我不禁对自己以前的想法觉得太可笑了,因为彭小六讲到他花了近十年的时间研究“故事力”,这么长时间的学习、积累和沉淀,终于现在称其为大拿。

我也一直觉得自己故事能力太弱,所以真如作者所言,觉得写小说的人都是天赋异禀,因为向往,我觉得自己应该多看多学习。

只是我的学习方法比较可笑,我在短时间内,迅速阅读了很多畅销书《双面胶》《中国式离婚》《王贵与安娜》《苏小姐的婚事》等,还要紫金陈的畅销书,读是都认真读了,但没好的方法,怎能提炼出其套路?

一个高深莫测的城池,不是读几本小说这样并不锋利的刀剑所能攻克的,不禁对自己的当时的想法哑然失笑。

这类固若金汤的城池是需要海陆空全方位的核弹才能搞定的,这种主题阅读是基于⼀个主题做长期计划和长期研究。

写小说的人并不是天赋异禀,而是懂得使用相关的套路,他们讲的内容都有一个相同的模型,用这个模型可以直接套出很多好莱坞的故事。

齐地肥沃易守难攻(欲攻城池刀剑岂够)(4)

所以,彭⼩六在将近10年的时间里,通过读书、看视频、参加分享会和线下培训,向牛人学习等多种方法对“故事力”这个主题进行阅读和研究……

彭小六谈及的主题性阅读三种方法,如果你要问我喜欢哪一种,我可以说我觉得每一种都很喜欢,只是针对不同问题,我们需要拿的武器不同而已。

如果问我最向往的,不用说,我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海陆空全方位阅读的“核弹”中寻找快乐和成就感。

齐地肥沃易守难攻(欲攻城池刀剑岂够)(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