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语

家门口,您最熟悉的地方。这些年,我们的家门口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市郊列车开到了家门口、门前“变”出了个公园、臭水沟的水变清了、泥土路修成了景观道、小村庄成了旅游“打卡地”、超市开到了家门口、过条马路就到新学校……这十年,我们每一人都是时代的亲历者、见证者;这十年,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心情越来越舒畅。

今日起,本报推出《喜迎二十大——我家门前这些年》系列报道,通过一个个家门口的变化,从“小角度”切入大主题,用“小故事”记录新时代、讲述新时代、讴歌新时代,以“小人物”的经历见证变迁,见证“大国小家”的幸福生活。

“我家门前就是红城湖公园。你可能很难想象,这个水清岸绿的公园,曾是一个‘臭水湖’。”47岁的吴天河沿着海口红城湖公园南岸的健身步道慢跑锻炼,歇下来的他这样对记者说。

“我不知道该用什么词形容,变化太大了!”眼前的景色与十年前的记忆重叠,已完全变了副模样。9月15日,附近居民刘亚美告诉记者,这些年来,变化的不仅仅是红城湖公园,周边的城中村,如今也已变成一栋栋高楼大厦。这些变化让她觉得,自己和这座城市一样,在奋进着。(记者 钟起的/文 图片除署名外 由记者 单正党/图)

水清岸绿

红城湖,原处乡村,随着海口城市的发展,变为城中湖。

如今的红城湖公园水清岸绿,种植椰子树、木棉树、凤凰木、三角梅等陆生植物及红树、菖蒲、芦苇等水生植物,活力绽放。漫步公园,映入眼帘的,是人与自然其乐融融的生态美景。

琼海最好的湿地公园(我家门前这些年)(1)

市民带孩子到公园玩耍

晨起,市民在湖边的健身步道上跑步。微风拂来,湖面波光粼粼,湖边水草摇曳,水下鱼群欢畅穿行。清新的空气,更是让人心旷神怡。黄昏,环湖的马路上车水马龙,热闹而喧嚣,公园内却是另一幅景象,金色的夕阳撒在了湖面上,放眼望去,湖心岛上还不时有鸟儿起舞,风景如画。

华灯初上时,公园渐渐热闹起来,人们卸下一天的疲惫,沿着湖边的步道轻松漫步。亲水栈道上,大人牵着孩童,时而对着远处指指点点,时而开心地荡着手。随着夜色的蔓延,人愈发多起来,天真无邪的孩子在大门口处的乐园里嬉戏玩耍,或玩沙子、或滑滑梯,不亦乐乎。此时,湖边的“歌手”也开始一展歌喉,声音清脆;跳舞的女子,动作熟练,洋溢着别样魅力;业余琼剧团队表演的《梁山伯与祝英台》选段,催人泪下,围观的戏迷们沉浸在凄美的爱情故事里。

“我不知道用什么词形容,变化太大了!”眼前的景色与十年前的记忆重叠,已完全变了副模样。15日,刘亚美回忆起红城湖的往昔,不时发出感慨,“以前,湖面上漂浮着各种垃圾,湖水脏兮兮臭烘烘,湖边杂草比人还高,连路都没有,更别说路灯了,谁愿意来?”

“没改造前,湖边有些地方被附近居民‘开荒’种菜,走近总闻到一股臭味,天气炎热时更甚,路人总是掩鼻匆匆走过。”吴天河也对记者说。

提起过去的红城湖,附近居民也忍不住摇头,随着大量生活污水排入湖中,大面积的死鱼也让红城湖多次登上“海口热搜”。

刘亚美回忆道,过去,红城湖虽然经过几次治理,但“老大难”问题依然难解决。红城湖公园建设一直备受关注,呼声不断。

琼海最好的湿地公园(我家门前这些年)(2)

如今的红城湖公园水清岸绿景美

蝶变之路

你知道吗?红城湖本姓“海”,从海宅塘成长为城市公园,历经沧海桑田。

为解决洪涝灾害问题,上世纪60年代,府城人将低洼处挖成了一片池塘养鱼。当年的府城公社改名红城公社,池塘因而得名——红城湖。

琼海最好的湿地公园(我家门前这些年)(3)

夜晚,湖光景色醉人 记者钟起的 摄

据报道,1999年,原琼山市政府提出修建红城湖公园的计划,提出建成一个生态型文化艺术公园。2002年,琼山、海口两市合并。因区划调整,市政工作进行交接,红城湖公园整治工程暂停,一停工便是7年。2009年项目重新启动。2019年2月12日,琼山区统筹协调各参建单位全面开展施工建设,全区攻坚克难抓项目建设。根据规划,红城湖公园建设包括改造建设休闲广场、环湖健身跑步道、散步道等,实现重构红城湖滨水景观、增加生态系统多样性,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生态停车场、滨水栈道、南岸广场、南岸金花广场、北岸水岸椰林广场、东岸入口小广场、8个主要观鸟点等。

琼海最好的湿地公园(我家门前这些年)(4)

红城湖原处乡村,本姓“海” 摄于2005年

“开工后,很多街坊一有时间就到红城湖路的人行道,看到工程车、挖掘机在湖边的工地上来回穿梭,公园雏形呼之欲出,别提多高兴了。”那段时间,吴天河每次下班路过机器轰鸣的施工现场,想象过无数次红城湖改造后的样子,但没想到建成后的公园竟如此漂亮。

幸福生活

2019年10月1日,红城湖公园南岸1.1公里进行试开园,引起广泛关注。

2020年1月,红城湖公园建成并全面开园。此时,它如脱胎换骨般,惊艳四方。

红城湖公园位于红城湖路北侧,东至五指山南路南段、南至红城湖路、西至环湖路西段、北至环湖路北段。红城湖区域总面积为579.6亩,其中水域面积441.15亩,公园定位为海口市综合公园(城市内湖修复湿地)。开放的公园、天然的绿色,为市民营造一个水清岸绿、鱼游鸟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优美自然景观。

琼海最好的湿地公园(我家门前这些年)(5)

晚上公园很热闹,还有琼剧表演

“换装”后的红城湖,面貌大变样。刘亚美说,“红城湖从臭水湖变成了水清岸绿的公园,为市民们提供了休闲、游憩、娱乐的好去处。”吴天河告诉记者,和周边很多居民一样,他几乎每天都会到公园跑步,尤其是晚上,公园更是热闹,“政府办了件大好事啊。”

这些年,变化的不仅仅是红城湖公园,其周边的城中村也陆续启动棚改项目改造。今年5月,红城湖片区1501套棚改回迁房陆续交房。回迁房小区规划配套有文化活动中心、社区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站、托老所等,昔日城中村也变成了多功能社区,居民们在家透过窗户便可看到湖景。

除了拔地而起的高楼,交通、教育等资源也越来越丰富完善。环湖路建成通车,红城湖九年一贯制学校也在稳步推进,大大提升了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这些变化,对每一个生活在周边的居民来说,都是可感可知的。”在刘亚美看来,这座公园,让市民有了更多可以停一停、慢一慢、想一想的“去处”。

征集老照片和视频

重拾您与海南十年的记忆

这些年来,您家门前发生了什么新变化?如果你有相关的老照片和短视频,请发给我们;也欢迎您拿起笔,讲述家门前的变迁,分享身边细小却温暖的幸福故事,共同记录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

需要注意的是,老照片需配百字左右的文字介绍,短视频时长要求5分钟内。

征集方式

1 扫描下方二维码提交老照片和短视频。

琼海最好的湿地公园(我家门前这些年)(6)

2 关注海南特区报官方微信公众号(hntqb2014),在后台发送老照片和短视频。

3将老照片和短视频发送至邮箱(hntqb2014@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