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期 导 读 这个锻炼做完后,感觉整个世界都美好了,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养心最好的两个动作?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养心最好的两个动作(这个动作表面是行礼)

养心最好的两个动作

本 期 导 读

这个锻炼做完后,感觉整个世界都美好了!

最近小编迷上一种非常虔诚的锻炼方式,它不仅能使全身气血顺畅、平衡,还能安定心灵。其实我知道这个方法已经有段时日了,但是你懂的,理想往往被现实打败,有时候距离实际行动只差一个「垫子」。

No no no,不是瑜伽!而是——磕长头!(这个方法是我跟云逸阁主学的)。那天,我在逛某宝,突然想起来应该给自己买一个「大拜垫」,赶紧搜索相中一个买了(领了券不到100块),喜洋洋地等着它的到来。

到货第二天就做起来了。这一做你猜怎么着?——第二天背、腰、小腹、大腿肌肉酸痛。这是长久不锻炼的后果啊!第三天把疼痛抛出脑后,接着做;第四天也是......

磕长头是藏传佛教信仰者最至诚的礼佛方式之一,为等身长头,五体投地匍匐,双手前直伸。每伏身一次,以手划地为号,起身后前行到记号处再匍匐,如此周而复始。

磕长头的动作要领

动作开始时候,身体直立,双臂下垂,双脚后跟并拢,双肩放松,头正,双眼直视前方:

1.动作要领一

双手伸直,呈两侧下垂状态掌心向外伸展,从两侧慢慢画圆圈上举到头顶合十,上举到头顶的时候双臂内侧要贴到耳朵(暂时做不到仍要持续努力)。可显著抻拉胳膊上的三阳三阴六条经络及后背的膀胱经,肩膀也可以活动到,脊柱也可以得到伸展,达到伸筋拔骨,拉长四肢,使肌肉有力,筋有弹性,骨质强壮的目标。

高举双臂的这一姿势还能让上丹田向大气敞开一扇门,使体内的气奔向广阔的宇宙中,可以把体内淤滞的气调动开来,从日常的压力和烦闷中得以解脱。

2.动作要领二

双掌合十后,两手拇指向内扣到手心,使双掌成空心状,成为一个「如意宝」,用这个如意宝去供奉观想出来的佛菩萨。两手合十能把手上六条经络连在一起。

肺、大肠、心脏、小肠、三焦的经络在合掌的时候通过手心互相连接,这瞬间能感受到暖暖的气流,这就是身体内的气血在循环。

3.动作要领三

成「如意宝」状的双手在头顶、眉心、喉部、心窝处停顿,对应头顶轮、眉心轮、喉轮、心轮。分别在心里默念:皈依上师(头顶)、皈依佛(眉心)、皈依法(喉部)、皈依僧(心窝)。

这个心法来自于礼佛,也是咱们凡人祈求神灵保佑的一个心意,无关乎宗教,但宁信其有吧,你念这个四皈依,就能让自己不想别的,心容易静下来,这本身就是一种修行。

4.动作要领四

双手向两侧前方摊开,掌心向上,身体下跪并前仆。熟练后,如果身体允许,可以直接前仆,不经过下跪过程,可以有效减小肚腩。扑下去后膝盖、腹部和前额都与地面直接接触没有缝隙,脚尖着地,不要伸直让脚背触地。身体向前倾,腰、膝、腿依次弯曲,这些动作能刺激丹田,能治愈因气郁而引起的心慌、烦躁、心绞痛等疾病。

这一过程中不仅足六经和下腹的下丹田得到刺激,人体正中央的任督二脉也在弯曲和伸展中得到刺激。

5.动作要领五

扑平后双手与地面平行并尽量前伸,双臂内侧还是尽量贴近耳朵。仿佛去对佛祖的脚进行礼拜。这个动作可以拉动肩关节,对肩周炎的康复有显著疗效。然后合十成如意宝状在后脑部停顿后返回前伸状态,取义合掌礼佛的含义。

6.动作要领六

接下来双手与地面平行同时向身体两侧画圆到与心口连线位置,不用再向后继续画圆而改为向腋下收拢。

这个动作挤压督脉和冲脉,使冲脉里面不好的气息从百汇挤出,消除业障,增强肺功能,按摩心脏,特别是对女性乳房塑型和乳房相关疾病有很好的疗效。

手掌达到预定位置后用手掌触地,支撑身体离开地面。

7.动作要领七

离地过程要坚决,不可以趁着趴伏在地的时候进行休息,先让尾骨带动屁股撅起,带动身体前部离地,返回到跪姿,然后站立起来回到预备姿势。

这个动作可拉伸背部肌肉,对腰部和整个椎体起到锻炼作用,有效缓解脊柱相关疾病,熟练后可不用跪姿直接站立起来,对腰腹肌肉的锻炼效果更好。

跪拜完毕后起身的动作正是跪拜时的相反运动,重新刺激手六经、任督二脉、足六经。

8.动作要领八

自始至终,保持双脚脚后跟挨在一起,不要分开,前脚掌内侧并拢,可以让膝盖运动时候不撇向两侧,更有利于保护膝盖。

9.动作要领九

观想的内容,除了上面第三点说的四皈依,你可以想象在你前方(北面)有佛菩萨(你熟悉的任何佛祖菩萨)在看着你,你所有的动作都是向佛菩萨顶礼膜拜,包括合十、如意宝、四皈依、双手摊开、前仆。

用你自己身体最尊贵的额头去触碰佛祖的脚掌,俯卧状态的如意宝顶礼,扑下去时候想象你身体内的业障被扑入地下,起来是坚决和业障病魔断舍离。

以下视频是老师的示范。第一个是普通姿势,完全经过膝盖传导;第二个是加难度的动作,不经过膝盖传导,以供参考。

网上还可以看到其他版本的动作,略有不同,这和藏传教派的不同有关,按照一个版本去学去做就没有问题。细微的动作幅度也可以有所不同,不碍事。

磕长头符合中医养生理论

磕长头没有副作用。有的人认为,磕长头单调枯燥,而且做一会儿就累得满身大汗,很消耗气力。其实这个运动是低强度的有氧运动,一次跪拜配合一呼一吸,身体所有的筋骨都得以拉伸,血液循环也加快,在这些看似单调的重复跪拜中,身体中的病邪随着呼出的浊气和汗液而排出体外。

身体中的气足了,血液循环通畅了,自然就病邪不侵,健康长寿了。简约不简单的磕长头不是耗费气力的运动,而是调理气血的运动。

从头顶的百会穴到脚底的涌泉穴、四肢末端的经穴,人体内361个穴位在磕长头中都能得到适当的刺激,14条经脉都会被疏通,邪气被驱走,可以纠正歪斜的脊椎和腿脚。

此外,在磕长头过程中,形成完美的丹田呼吸,大自然清净的气通过百会、涌泉及全身气孔进入体内,和全身进行交流。进而肾的冷气往上升,使大脑清爽;心淤积的火气往下降,使手脚温暖,自然形成水升火降,心肾相交。最终使我们体内残留的邪气得以发散、清除,抵御身心的病毒。

磕长头的注意事项

1.注意一

循序渐进,但需持之以恒。开始时候少做点儿,慢慢增加,适应以后再加量。数量短期目标为每天108个,以后就多多益善。开始可能每天做十多个,然后逐步加量。有的人可能开始的几天会有各种运动后的酸痛,此时坚持住,过一段时间后酸痛消失的就很快。注意要持续增长,不要今天多,明天少,已经达到的数量记录不要减少。

2.注意二

对于心中默念观想,在开始时候肯定顾不过来,注意了要领忘记了观想,完成了观想又混乱了计数。可以先完成动作要领的练习,所有动作要点都熟悉了,再增加观想四皈依默念。动作和观想都可以轻松做到了,再进行数量统计,不必拘泥。我最初达到108个用时大约33分钟,后来就逐渐加快了。

3.注意三

要用「大拜垫」而不要用「瑜伽垫」。可以在某宝买,买一百以上的,这种的背部有防滑胶,低价的垫子味道比较大,表面可能脱色。磕长头用的垫子宽度60cm就足够了,太胖的人适当加宽也行。

扑倒后两手贴地画圈时候不必触地,悬空即可,太宽的垫子反而会影响动作。长度因人而异。关键是垫子正面顺滑(有利于扑出去和收回来),背部胶垫防滑(不跑位)。另外要带白手套防止汗渍对拜垫的污染。垫子上可以放一方毛巾在头触地的位置上,避免头上出汗污染垫子表面。

4.注意四

时间上,强烈建议早上进行!配合早起早睡,晚上做的话,容易兴奋了不好入睡,出汗了临睡前洗澡也影响睡眠。早上早起,阳气上升,正当时令,这是顺应阳气的生发,一天都精神。

一天之际在于晨,早起锻炼身体好,一天都清爽。如果换到晚上去做,人的阴气逐渐加重,应该去做收敛睡觉的事情,折腾精神了反倒不好睡觉。法于阴阳就应该顺着一天的阴阳变化来做,别做逆其气的傻事,晚上早睡,自然就能早起。

5.注意五

健康是目标,宗教的内容也不需要刻意回避,磕头时候也可以加上关于宗教的观想,可增加锻炼效果。

6.注意六

磕长头方向很重要,冲北磕。尊者面南背北,我们行磕头大礼,当然要面北背南了,礼数上是对佛祖圣贤的敬重,自然生理上,应该和地球磁场相关吧,这样会更有效果,无关信仰,宁信其有吧。

7.注意七

不太主张在磕长头的时候听音乐,听引导词什么的。这是一种锻炼,更是一种修行,修行一定要心神内收,全神贯注,将所有妄念都屏蔽在外,效果会更好。

8.注意八

呼吸方面,没有太多要求,舒服就行。强调一点:在动作开始时候,双臂上举过程中吸气,深呼吸,比较舒服,从头顶往下走的时候,就是呼气了,这样最自然。

9.注意九

注意保暖,不要在过堂风里面磕长头,这样容易被虚邪贼风侵袭。磕长头是会出一身透汗的,要在完成每天磕头以后,马上用干毛巾擦干身上的汗水,披上外衣,或脱下被汗浸透的练功服,换上干爽的衣服,待身体自然冷却后再去洗澡(不要洗凉水澡)。另外,如果室内温度比较低,不要穿露膝盖和肩的衣服,选则比较适合的衣裤,避免寒邪入侵。

10.注意十

妇女经期要视情况来看是否可以,量少可以,量多暂停。

11.注意十一

孕妇不能磕。产妇在伤口恢复后,确保不会影响伤口愈合的情况下可以恢复磕长头。

互动

我家太小,没办法冲北磕啊!

你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