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狍子

北京地区的鹿科动物仅有两种,即麋鹿和狍子。麋鹿为圈养种群,在北京地区无野外分布,另外可能历史上北京地区也没有獐子的野外分布分布在山地环境中的狍子则是北京当地真正的野生鹿科动物

北方大地 广泛分布

狍是分布在欧亚大陆北方的古老鹿种,仅有两种即东方狍Capreolus pygargus和西方狍Capreolus capreolus)。狍古称为“麅”,俗称狍子,体长90—140公分,体重20—40千克,雄性有简洁的三叉角,夏季体色为艳丽的红棕色,冬季为淡黄色。在我国分布的狍子为东方狍,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

狍子主要分布在森林草甸为主的环境中,以灌木的枝叶、嫩芽、草和地衣菌类为食物,由于适应性非常强,在河谷、丘陵甚至草原沙地这样的环境中也有它们的分布。在我国,狍子主要分布在中部以北的广泛地区,从东北至西北都有它们的分布。狍子会组成小群活动,冬季甚至会组成十几只的大群一起活动和觅食。

东北狍子到底是什么动物(科普北京鹿科动物狍子)(1)

刚长角的小狍子 宋大昭摄

雄性狍子每年11至12月的时候褪角,次年1至2月又开始生长出新角,3至4月的时候长成茸角,5月份脱茸骨化,整个夏季它们都在为秋季的繁殖期积蓄能量。在8月底9月初的时候狍子进入发情,雄性会经过争斗来争夺交配权。雌性孕期为10个月,次年的5、6月时候会产下幼崽,通常为两只。狍子会在一岁后性成熟,刚成熟的年轻雄性无论从体力还是经验上很难竞争过壮年的雄性个体,年轻的雄性需要两三岁之后进入壮年期才能加入竞争进行交配繁殖。

东北狍子到底是什么动物(科普北京鹿科动物狍子)(2)

动物园中饲养的狍子,四月的时候角上还覆盖着茸

袁畅摄

东北狍子到底是什么动物(科普北京鹿科动物狍子)(3)

动物园中饲养的狍子,角的基部瘤节状明显

袁畅摄

花开两支 各分东西

狍分布在整个欧亚大陆北部地区,从俄罗斯远东到欧洲的英国都有它们的分布。在广袤的分布地中,狍分化为两个物种,即东方狍和西方狍。东方狍又称西伯利亚狍,我国分布的就是它们西方狍又称欧洲狍,主要分布在乌拉尔山以西至欧洲地区。

东北狍子到底是什么动物(科普北京鹿科动物狍子)(4)

两种狍的分布图,绿色为东方狍,黄色为西方狍

图片来源自网络

东西方两种狍外形相近体型相当,但是分辨它们也是比较容易的,这两种狍的雄性都有三叉的角,东方狍的角前叉较短,而西方狍的前叉的长度多与中叉等齐或者接近等齐。这两种狍的角的基部都有明显的颗粒状结构,好似树的瘤节,从角柄基部逐渐向上扩散状分布,雄狍年龄越老,这种瘤节颗粒也就越多和明显。

东北狍子到底是什么动物(科普北京鹿科动物狍子)(5)

西方狍 图片来源自网络

由于保护得当,西方狍在很多欧洲国家分布广泛,数量也非常可观,甚至一些欧洲国家每年秋冬季节会针对它们的种群数量和结构进行合法科学的配额狩猎,允许猎人狩猎一定数量的狍子。

狍子不傻 只是好奇

民间流传狍子挺傻,被人称为“傻狍子”,人们传说狍子看见人会傻傻地愣住,就是跑了也会再回来观看,仿佛忘记了逃跑。其实这是大谬,对野生动物来说,遇到危险及时逃遁这是写入基因的应对机制,根本不会像人们传说的那样自送狍头

那为什么又有这样说狍子挺傻的传说呢?现实中很多野生动物很少见到人,如果见到了人,它们会嗅到人的气味,大脑也会评估自己与人的安全距离,只要距离保持足够安全,从心理上来说这就把握了局势,为逃跑留下了足够的时间和物理空间,所以剩下的就是与人类对视彼此观察,好似傻傻愣住了一样

东北狍子到底是什么动物(科普北京鹿科动物狍子)(6)

东北狍子到底是什么动物(科普北京鹿科动物狍子)(7)

作者:张彤彤

编辑、校对:魏 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