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该不该撒谎。我们每个人从早上睁开眼睛到晚上闭上眼睛,说的话大概有2700多句,有的人还说梦话,再加上大概30多句。说这么多话,该不该撒谎。”

这是主持人严守一在他的栏目“有一说一”中主持过的一个节目,然而,他却是谎话连篇的人。在感情中,他欺骗结发妻子,出轨情人武月,在妻子得知真相后,即便有了身孕毅然选择离婚,还不告诉严守一真相。

离婚后的严守一偶遇戏剧学院台词课老师沈雪,选择与沈雪结婚,继续保持与情人武月的关系。一个男人与3位女人的感情纠葛,最终在手机的引爆下,走向一地鸡毛的境地。

这是2003年电影《手机》的故事情节。手机的出现,它成了严守一哥哥的面子工程,它成了严守一又爱又恨的工具,手机让人与人之间没有边界,即便恨却始终难以割舍。

如今,20年过去了,手机已普及到学龄前孩童,哄娃用手机、或平板、或其他电子产品,地铁,公交车上清一色低头族,手机的魔力前所未有,人们为什么离不开手机呢?

《手机大脑》将揭开这个秘密。

当人类遇到生命危险大脑会做什么(手机大脑入侵人类)(1)

本书作者安德斯·汉森,瑞典首席心理健康专家,他接连斩获2019年瑞典年度大奖、精神病基金会大奖,入围年度最佳数码教育家奖。

作者以专业的研究成果,将脑科学、人类进化、心理学等知识结合一起,讲述人们为什么如此痴迷手机的症结所在。

当我们以为自己在玩手机之际,其实是手机在玩我们。越来越多的人因沉迷手机导致心绪不宁、坐立不安、总是疲惫不堪,严重的越发压力山大、焦虑抑郁。

手机似乎控制了我们的大脑,如何解救《手机大脑》,一起在书中寻找答案吧。

当人类遇到生命危险大脑会做什么(手机大脑入侵人类)(2)

01 手机,侵蚀人类大脑的兴奋剂

达尔文的进化论向世人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的生物进化理论。人类也理所当然的在这个生物群中。

人类在外部环境所体验的情感、记忆、意识等都来自我们的大脑,而大脑当然也受大自然生存考验的进化。

“了解越多,生存概率越大。”人类好奇,渴望新知识是大自然赋予人类探索的本能。而刺激我们本能的正是“多巴胺”。面对新鲜事物,大脑就会分泌多巴胺,帮助我们更好的专注学习。

同时,身处狩猎采集的时代,物质匮乏,资源有限,人类只能在不断寻求才能得到“奖赏”这一进化过程,导致我们的大脑在“期待感”中最为活跃,也意味着对未知的变数面前,人类会大量分泌“多巴胺”刺激人类的求知。

而手机的出现,正好满足大脑的奖赏需求。

许多企业、商家正充分利用人类大脑的奖赏系统,创造大量别出心裁的信息,新颖的画面,对此,人类大脑则不断分泌“多巴胺”;同时,“下一页”会更好的“期待感”同样激活“多巴胺”。

双管齐下的“多巴胺”,每天以数以百次的频率被刺激着分泌,不仅让人类心情感到愉悦,还让人类选择将精力放置在手机。这也是人类迷恋手机的原因。

当人类遇到生命危险大脑会做什么(手机大脑入侵人类)(3)

02 手机,人类的隐形杀手

科学家研究结论,如今,人类身处日新月异的环境,而人类的大脑在1万年间不曾发展。

纵观人类发展史,这1万年是十分短暂的,狩猎采集的生活占据人类历史99.9%的时间。也就是说,我们虽然身处现代社会,而人类的大脑依然停留在狩猎采集时代的进化阶段。

其中,HPA轴就是人类和动物在应对极端危险状况下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所谓的HPA轴,H代表下丘脑(hypothalamus),P代表脑垂体(pituitary gland),A代表肾上腺(adrenal gland),这是人类和动物具备的压力机制。

当遇到危险,下丘脑向脑垂体发出信号,脑垂体命令肾上腺分泌“皮质醇”这个激素,皮质醇将人体的能量拉至高点,使得心脏跳动加速,身体肌肉得到大量供血,而这些变化是为了全力战斗或者全速逃跑做准备。

这个压力机制是为了生存而进化的。

然而,HPA轴并没有进化成“持久战”模式,当人体持续面临压力时,大脑就会延迟处理所面临的压力,转而逃避解决问题,失去理性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也就是在高压下,人类大脑独有的、最为发达的部分会“瘫痪”,导致抑郁。

当人类遇到生命危险大脑会做什么(手机大脑入侵人类)(4)

除此以外,大脑中的杏仁核,就像人体的危险报警器,它敏锐的察觉周围的环境,一旦发现危险,便立刻采取应对行动。

遇到狮子,赶紧跑;看到好像蛇时,停止前进。这些行为举止,就是“杏仁核”发挥的作用。

人们不喜欢的压力、焦虑都是行为免疫系统的产物,看似不合理,其实在人类进化中也是合理存在的,甚至可以说是不可或缺的,短期,适当的压力,焦虑,可帮助我们提高注意力,使我们思维更加敏捷。

在狩猎采集的时代,人类基本上是社会性存在,人在社会阶层中所处的地位,很大程度影响人类的情绪及行为。

然而,当人们沉浸在数码信息时代,“夺取注意力”的商业战争愈演愈烈时,人们毫不在意自己阅读和分享的内容的可靠性,负面、虚假、煽动的信息不断影响我们。

在信息爆炸时代,人们似乎需要与几十亿人竞争,这一压力不断削弱我们的自信心,手机带来了一个能以各种各样方式,让我们不断与他人比较的地方。

结果,我们的大脑每天都在遭遇入侵,看似与人联系紧密了,我们反而孤独,压力剧增。失眠、不快乐、随时发生,我们失去了专注力,耐心,急切需要奖赏。

当人类遇到生命危险大脑会做什么(手机大脑入侵人类)(5)

03 手机大脑的重生,只需一招

《纽约时报》在采访乔布斯时曾经问道:“你家的墙壁是否也变成电子屏幕?邀请客人到家里吃饭,饭后甜点该不会就是iPad吧?”

乔布斯回答说:“完全不是的。”与此同时,乔布斯还说:“我们会对孩子在家使用科技产品做出限制。”

乔布斯对自己研发的产品在使用中却出现矛盾的态度,可见深知电子产品对人类的伤害。

除了乔布斯,比尔·盖茨也曾说过,自己禁止孩子在满14岁以前使用手机。

面对手机,禁止并不是唯一的办法。既然人类大脑面对手机做不到自制力,我们可以用替代的方式加以改变。

来自远古的大脑生存机制,利用运动来替代就是最好的方法。

因为,大脑依运动而组织。运动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使注意力更加集中、记忆力得到提升,同时也增强人的抗压能力。

坚持运动的孩子更能抑制冲动的行为。

根据研究显示,运动能给我们思维能力带来正面的影响,散步、瑜伽、跑步和肌肉运动都能产生积极的效果。

如果在6个月时间内至少有52小时的运动,效果会达到最佳,眼下之意,每周运动2小时。

如果能够提高心率,大脑收到的效果会更好。

当人类遇到生命危险大脑会做什么(手机大脑入侵人类)(6)

04 结语

科技发展是为了让生活更便利,“聪明地”使用数码设备,才是人类应该具备的超能力。明白大脑的生存机制,让手机为人类的加持,而不是把我们拖入泥潭。

当你感到注意力涣散,出现难以入睡,压力过大等问题时,不妨自查一下自己的大脑是否已经沦陷为《手机大脑》,是继续自投罗网,沦陷下去,还是解救自己或者孩子的未来,你只需要一本书的距离。

《手机大脑》找回快乐、充实、明智的生活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