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看历史,女人的命运往往是比较悲惨的,漂亮的女人往往是红颜祸水,成为男人的附属品;有能力的女人被称为“讹鸡司晨”,往往被人以污名化。在这其中,吕后就是其中一例。在历史的解读中,一直以来吕后就被人认为是心狠手辣、不择手段的女人的代表。那么吕后究竟是如何变成这样的一个人的?她又经历了什么?今日就听日航君为您解答。

吕雉是好是坏(吕雉我本女娇娥)(1)

一、我本吕家大户女,无奈身嫁小流氓

吕后本名吕雉,字娥姁,雉也就是我们说的野鸡,娥姁指的是女子娇柔温顺的样子。我们推测可能吕公希望自己的女儿以后能成为一个温柔可人的女子吧。

吕后的父亲吕公是从单父(今山东单县)为了躲避仇人南迁到沛县的。凭借吕公家的财力,能遇到一个逼着自己搬家的仇人,那么这个仇人一定也不一般,日航君有时候会想,是因为金钱问题?还是因为仇杀问题?思来想去,日航君认为最有可能是因为那家人想要求取吕雉不成,但是吕公对自己的女儿有“奇货可居”的想法,正如吕媪所说:“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因此没有嫁给那户人家,无奈之下只得外出避难。那户人家的势力一定远远超过了吕家,因此吕太公才需要外出避难。

但是最后吕雉没有嫁给想象中的贵人,而是嫁给了刘邦。

吕雉是好是坏(吕雉我本女娇娥)(2)

虽然说刘邦后来当了皇帝,但是之前的样子确实一点也不像个“贵人”。刘邦当时不爱干活,天天就喜欢外出喝酒,并且本人还很好色,当时所有人都觉得刘邦不是个什么好东西。因此看起来,刘邦也没有什么贵人的样子。

刘邦迎娶吕后之场景也颇为有趣。吕太公本人擅长相面,看了刘邦的面相后,吕太公说:

“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愿季自爱。臣有息女,原为季箕帚。”

吕太公认为刘邦就面相来说贵不可言,因此愿意把自己的女儿吕雉嫁给刘邦。

吕媪听到后十分生气,说:

“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

吕太公说:“这就不是你们妇道之家所能明白的啦。”

可见在刘太公眼中,此时不名一文的刘邦可以说是一枚“潜力股”,远远超过了当地的沛令。就这样,身为大户人家子女的吕雉稀里糊涂地成为了小流氓刘邦的老婆。

吕雉是好是坏(吕雉我本女娇娥)(3)

二、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邦随邦

吕雉就这样嫁给了刘邦。吕雉嫁给刘邦之后做了什么我们不是很清楚,但是我们可以从历史的零星记载中推断一番。

吕雉本人确实是一个勤劳能干善良的女人,而且吕雉十分爱戴和尊敬自己的丈夫,可以说“得妻如此,夫复何求”了。

前面我们说了,刘邦这个人是不爱劳动,不做农活的,他的生活基本上就是靠坑蒙拐骗。吕后嫁给刘邦后,生了一男一女,这就需要解决家中的吃喝问题了。这种情况下,指望刘邦是靠不住的,因为刘邦这个人非常自私,哪怕成家立业之后,也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主,所以当时的农活全部都是由吕雉一人操持。

吕后作为一个女人,需要操持农活,还要看管两个孩子,实在是没有办法,只得睡在农田之中,史书上记载:“吕后与两子居田中褥”。就这样,靠着吕雉的努力,这个家才勉强维持了下去。我们不要忘记,吕雉出身一个大户人家,从小怕是没做过什么农活,但是为了这个家庭,吕雉毅然决然地去做了这些她不擅长的活计。

吕雉是好是坏(吕雉我本女娇娥)(4)

吕雉也是一个善良的女人,有一天一个老人经过吕雉在田中的窝棚,吕雉便请他喝水吃东西,可见吕雉本人此时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老人看了吕雉及其两个孩子的面相后,都说你们都是贵人之相。老人相完面后,刘邦才从别的地方回来。此时吕后怕是刚刚结束完劳动,而刘邦,怕是刚和别人喝完酒回来。

这时候的吕雉,勤劳能干,为人善良,为了整个家庭在拼搏努力,虽然生活很苦很累,但是有“母子大贵”的话在一旁支撑,也为吕雉的生活得以增加不少色彩。如果生活这样下去的话,可能两个人就像无数普通人一样平平淡淡地过完了自己的一生,然而在此时,刘邦犯了一件大错!

吕雉是好是坏(吕雉我本女娇娥)(5)

三、刘邦起义,吕雉遭殃

刘邦身为亭长,还是需要履行自己的职责的,在一次运送囚犯的途中,刘邦私放囚犯,犯下重罪,因此只得隐藏在山中。吕雉心疼自己的丈夫,因此常常去山中给丈夫送饭。当时刘邦隐藏在芒砀山之中,但是吕雉每次都能找到他,刘邦询问原因,吕雉说:“季所居上常有云气,故从往常得季。”

陈胜吴广起义后,刘邦也随之起义,先是当了沛公,后来又杀入咸阳,成为了汉王。吕后的地位也随之水涨船高,成为了王后。可能这时候吕雉在想,我们也算是实现了当年“贵不可言”的预言了吧。

幸福来的快,去的也快。先是刘邦一行人被项羽赶到了蜀地,此时的蜀地不是我们现在繁华的四川省,当时的蜀地实在是一块不甚发达的地方,在那里,刘邦与吕雉度过了一段艰苦的岁月。

不久后,获得韩信的刘邦成功杀出了蜀地,但是在雎水之战中,刘邦大败,几十万人的军队死伤殆尽,刘邦的父亲刘太公与吕雉等人都被项羽活捉。

刘邦在逃窜的途中为了减轻重量,多次把自己的儿子和女儿扔下车子,连自己的亲生儿女都不顾,更不要说身陷敌手的老婆和父亲了。

此后,项羽以刘邦的父亲为要挟,说要把刘邦的父亲给烹了,但是刘邦却说:

“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吕雉此后应该认清了刘邦的真面目,不论是老婆、孩子还是父亲,只要对刘邦没有价值的人,刘邦是绝对不会救他们的,如何才能在这乱世中活下来?只能靠自己,只能证明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女人,对于刘邦有价值的女人,这样才能活下来!

吕雉是好是坏(吕雉我本女娇娥)(6)

四、刘邦登基,吕后出力

刘邦登基之后,吕雉就成为了吕后。吕后证明自己有价值的方式就是,证明自己对于刘邦的皇位有巩固的作用。

在刘邦夺取天下后,手下功劳最大的“汉初三杰”——萧何、张良和韩信中,只有韩信威胁最大。在之前的楚汉争霸中,韩信虽然忠心耿耿,屡立战功,但是也有危急时刻要求封王的黑历史。而且韩信有时候会自夸自大,居功自傲。如韩信常常“称病不朝从”,“羞与绛、灌等列”,并且还说:“生乃与哙等为伍。”还在刘邦面前夸耀自己“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并且在后期,韩信确实生出了反叛之心,他趁刘邦在外打仗之时,秘密召集家臣与军队“欲发以袭吕后、太子”。

面对这种危急情况,吕后爆发出了惊人的智慧与镇定,她与萧何一同谋划,将韩信骗入宫中,然后杀掉了韩信。刘邦得知这个消息后的反应是“且喜且怜之”。

以刘邦本人小气多疑的性格来看,刘邦应该是蛮讨厌韩信的,而且想要早日杀死韩信,但是刘邦又不想落一个坏名声,吕后察觉到了刘邦的心理,在韩信反叛之际杀掉了韩信,帮助刘邦除掉了一个不稳定因素,证明了自身的价值,吕后此时也尝到了政治权力给她带来的“甜头”。

刘邦死后的汉朝,实际上是一艘风雨飘摇的小船,刘邦虽死,但是曾经和刘邦一同打天下的兄弟都还在,这些人往往都是功勋卓越,但是也往往缺乏道统观念,在刘邦活着的时候尚且还可以稳定天下,在刘邦的儿子刘盈时还可以勉强坐稳,在刘盈的孩子刘恭继位时这个位子就不太稳了。

刘盈有六个兄弟,也就是刘恭有六个叔叔,这些人都有封国而且势力强大,都是不可控因素,旁边还有许多功臣,因此刘恭的位子可以说是非常不稳的。

大家看后世的明朝,朱元璋死后,朱元璋的孙子朱允炆继位,不就压制不了自己的叔叔朱棣,最终身死王位易主了。此时吕后面临的也是这种境地。

因此吕后值得借助吕家人去帮助她稳定住这个皇位,这也就是吕后为什么让吕家人执掌军政大权,并且大肆分封吕氏为王的原因。(也不能忽略吕后的私心)

然而刘恭并非刘盈所生,而是吕后抱来的孩子,刘恭的亲生母亲正是死在了吕后手中。后来事情败露,刘恭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并且要杀死吕后,吕后不得已之下只得废除刘恭,另立刘弘。

吕雉是好是坏(吕雉我本女娇娥)(7)

五、总结

我们读历史,往往都认为吕后下手狠辣,不顾亲情,甚至想要将刘氏的江山收归自己。但是回头仔细再看历史,吕后此人早年明明就是一个单纯善良的女人,只不过是自己的丈夫一次次地将自己推进火坑,才逼得自己成长。

通过吕后的经历我们看到,女人不能靠男人,要靠还要靠自己,活出自己的价值,自己的生活。没有谁一开始就是坚强无比的人,无非都是在生活的苦难之中一步步地成长,一步步地变大。

文:日航通鉴 图:来自网络与站内,侵删

吕雉是好是坏(吕雉我本女娇娥)(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