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媒体包括央视都经常在这个问题上犯错,究其原因还是对民航不了解,在引用的时候往往根据自己对字面意思的理解而直接引用,从而忽略了这两个词背后的行业定义。这种现象其实很常见,比如今天的高铁脱轨也是这种情况之一。

下面直入正题。“备降”是指航班不能在预定的目的地机场落地,而只能去预先选定的备降机场落地的情况。

“迫降”是指航班不能以正常的状态(包括降落地点等)安全降落,只能以非正常状态强行落地,且落地结果不可控的情况。

以上两个词没有官方定义,但是情形是明确的。可能大多数人看了之后仍然云遮雾罩,下面我举例子给大家说明。

比如小明坐飞机从北京去上海,结果上海下冰雹,小明的航班去杭州落地了,那么就叫“备降杭州”。这种情况很常见,经常坐飞机却不能到目的地的一般都是这种。

什么叫备降(备降和迫降)(1)

小明又一次从北京去上海,结果到了上海,发现飞机起落架放不下来了,油量已经消耗光了,只能在上海用机腹落地,这就是“迫降”。例如美国很有名的飞机落在哈德逊河面上的那次,就是迫降。

什么叫备降(备降和迫降)(2)

总结下来,相同点是飞机都要落地。

不同点:1.“备降”只是换了一个非目的地的机场,其他和正常降落无异。

2.“迫降”一定是不能以正常状态降落,且降落的结果一定不可控。可能在目的地机场,也可能不在目的地机场。最常见的就是起落架放不下来。

3.“备降”的“备”在这里多是备份,第二套方案的含义。落地基本上安全可控,而且是飞行员可以自主选择的落地。“迫降”的“迫”多是被迫的意思,就是让飞行员没有任何可以选择的余地,只能强行接受命运的安排。

以上是个人的一些见解,有感而发是因为今天的高铁事件。网上的网友文化程度层次不齐,从事各行各业的人都有,难免对事情不了解,仅凭个人感觉发表意见。关键是很多人觉得这个词怎么没关系,反正我看到啥感觉啥,就是这样。可是凡事都是有因才有果,不把因说清楚,这个果就不是因果,而是结果。一旦话语这么乱用,就很容易被人利用,从而反向的从果去讲因,这样就黑白颠倒,是非不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