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新征兵计划(烈火计划引怒火)(1)

当地时间2022年6月17日,印度塞孔得拉巴,当地爆发抗议活动,印度政府近日宣布将对印度征兵进行全面改革,计划降低平均年龄并减少工资和养老金支出,此举引发印度民众不满。 (人民视觉/图)

2022年7月5日,印度空军在社交平台宣布,“烈火之路”计划的在线申请窗口已关闭。相较于此前招聘季631528的历史峰值,这次收到了749899份申请,成果颇丰。

“烈火之路”计划是印度国防部6月中旬推出的一项招募征兵新政,两周来,印度海陆空三军纷纷派出人员,深入学校、社区等宣讲。更有印度企业推出了只针对“火战士”的信贷倾斜、优先就业等专享福利。

不料,征兵新政引发一场怒火,点燃了大半个印度。

行进中的列车被烧、议员办公室被砸、一名年仅19岁的抗议者被枪杀……印度东中央铁路发言人2022年6月19日称,约70亿卢比的财物遭到破坏。而比哈尔邦政府也不得不下令,在邦内18个地区“断网”。

以往印度征兵,一直沿袭自英殖民时代旧制,为大量印度青年提供了不错的“就业”岗位,甚至是阶级跃升的进身之阶。同时也让印度这个欠发达国家承担了高昂的人力成本。而部分兵团针对特定种姓、宗教、地区招兵的传统,也孕育了利益共同体,引发征兵“特权阶层”的争议。

“烈火计划”颠覆了长期兵役制及相关福利保障制度,这也意味着参军入伍这个“铁饭碗”猝然沦为“临时工”。

如今,在历史与现实的重重掣肘下,印度征兵改革踏上了“烈火之路”。这份用心良苦的改革计划,“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铁饭碗”变“临时工”

“受疫情影响,印度征兵已暂停两年。而这是一条作为面向印度普通人的、相对公平的晋升渠道。”皮莱(D.P.K·Pillay)博士是印度前陆军上校,在印度军队有29年的服役生涯。他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在印度,军队招募是唯一一个在法律上不允许有‘内定名额’的地方,任何人都可以依据成绩表现加入。”

在印度,军人受人尊重,光环傍身。军队给士兵提供了终身制养老金及医保体系,这是很多印度人非常向往的福利。“军队就好像是一个特殊群体。加入其中,就会遮住一个人出身底层的背景。”皮莱说。

2022年6月中旬,印度国防部公布的“烈火之路”计划,粉碎了不少底层年轻人的美梦。

南方周末记者从“烈火计划”项目书中了解到,该计划旨在征召17岁半至21岁的年轻人入伍,通过选拔的士兵将作为“火战士”(Agniveers)服役四年。期满之后,25%的“火战士”将通过选拔留在军中成为正规军干部(regular cadre)、享受军队福利保障制度,而其余四分之三的“火战士”则将领取一次性遣散费并重返社会就业。

“在许多学生正在积极备考并等待进入招聘后续环节时,这个计划却突然宣布取消此前所有待定的招聘,对此我无法接受。”6月20日,印度中央工业安全部队(CISF)现役士兵奇马拉·西瓦(Cheemala Siva)在社交平台发布辞职宣言。在一则视频中,他愤怒地声讨印度征兵新政“烈火之路”计划,并希望以自己的辞职来抵制。

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印度军队的最低服役期由7年调整至17年,所有士兵退伍后均可享受终身养老金、医疗保险等福利。

根据印度国防部的数据,从2015年至2020年,陆军每年雇佣超过5万名士兵,其中2019-2020年甚至超过8万人。而根据“烈火之路”计划,海、陆、空三军总共只招4.65万人,其中海军3000名,空军3500名,陆军4万名。

服役期的缩短,引发了诸多担忧。

退伍中将维诺德·巴蒂亚(Vinod Bhatia)批评,这种短期制的征兵制度对印度军队“非常不利,民族精神、价值观、道德、责任感、自律、忠诚、正直(等精神品质)将每况愈下”。

17年改制4年、福利范围收窄、征兵人数骤减,种种变化燃起了不少民众心中的怒火。该计划宣布后不久,印度多邦爆发了抗议活动,并在人们愤怒的情绪中逐渐失控。

《印度时报》(The Times of India)网站6月17日公布视频显示,印度北部的比哈尔邦,一辆载着孩子的校车被政策抗议者截停在路上。车厢内,几名儿童正趴在窗边好奇地向外张望,其中一名孩子神情紧张,随后哭泣起来。

同一日,《印度斯坦报》(Hindustan Times)等多家媒体公布图文也显示,在与之相邻的北方邦,停弃在马路上的若干公交车千疮百孔。有的车窗被砸碎、物品七零八落地散落在地上,有的铁皮已被烧黑、滚滚黑烟喷涌而出,车架上还有未熄的火焰,四周都是掉落的灰烬。

在旁遮普邦、喜马偕尔邦、哈里亚纳邦、拉贾斯坦邦、北阿坎德邦的多个城市,暴力、纵火、罢工事件也在同步上演。据多家印媒报道,此次抗议行动造成至少1人死亡、15人受伤,全印度超350列火车停运,公共交通系统骤然瘫痪。

印度新征兵计划(烈火计划引怒火)(2)

当地时间2022年6月14日,印度国防部长辛格(中)与陆军、海军、空军司令共同宣布国防政策改革,新的征兵计划中,每年招募的大多数士兵服役四年就退役。 (人民视觉/图)

印军“减负”与“换血”

为什么要进行征兵改革?

“该计划并非意在调整武装部队的规模,而是为了降低军队的平均年龄并提高整体能力。”针对民众的愤怒,印度国防部军事厅秘书阿尼尔·普里(Anil Puri)中将在新闻发布会作出回应。

“现今,印度军队的平均年龄大约是32-33岁。‘烈火之路’计划生效之后,我们期望在大约8-10年内,将军队的平均年龄降至24-26岁。”他说。

南方周末记者留意到,印度国防部公布的“烈火之路”计划全球概览一节中,列举了美国、中国、俄罗斯、以色列、法国等世界多国的征兵制度,并称“上述国家采取了相似的短期兵役模式,从而保持军队年轻、健康、充满活力”。

“印度此前一直采取募兵制,以高工资和高福利模式招募普通士兵。对普通士兵而言,当兵生活优越且有终身保障,甚至可以养活一家人。但随之而来的弊端就是,士兵年龄普遍偏大,作战能力堪忧,人力成本尾大不掉,政府财政吃紧。”复旦大学南亚研究中心主任张家栋教授向南方周末记者分析。

“如果这次印度征兵改革成功,第一能降低年龄,第二能节约成本。印度军方也能够把更多的钱用在装备更新、军事科技研发上。”张家栋说。

2022年4月,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发布的全球军事支出报告特别提到,印度以766亿美元的军事支出位居世界第三。尽管其中64%的资金支出指定用于购买军事武器,但人力成本的包袱,也变得愈发沉重。

根据印度国防分析研究院(IDSA)披露的《2020-2021年印度国防预算》,印度国防养老金的增长约占国防总预算新增的54%,再加上三军工资和津贴(P&A),增幅占比高达78%。步入2016年以来,印度国防支出更是发生大幅变化,工资和养老金支出份额过半,甚至比军队储备和资本采买的支出,还多出两倍有余。

“人力成本(工资、养老金和其他福利)的增长,是以军需品和现代化预算为代价的。”该机构研究员拉克斯曼·库马尔·贝赫拉博士在报告中分析称,“由于人力成本的急剧增加,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支出受到了影响。”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印度征兵改革,也是印度政府财政压力下的被迫之举。

“世界主要陆军大国中,印度陆军的军官比例是相当低的。”上海政法学院东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杨震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在印陆军约120万员额中,军官员额仅5万出头,相当于平均每24人里才有一名军官。而同样采用募兵制的美陆军,在不到50万人的编制中,约有8万名军官,每6人就有一名军官。

杨震认为,印度军队中的低军官比,一方面是印军对“绅士数量”的控制,更主要的还是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改为“义务兵制”以后,省出来的费用,可以解决军官缺编严重的问题,而一支军官数量充足的武装力量将会在战斗力上体现独特优势。

“烈火之路”计划公布后,印度商业集团马恒达集团(Mahindra Group)董事长、亿万富翁阿南德·马恒达(Anand Mahindra)宣称,他的公司将为军事退役人员提供岗位。“2021年刚提出该计划时我就说过,现在我重复一遍。”

然而,慷慨的就业承诺,却受到了质疑。

在他的社交平台评论区,一名退役于2017年的印度海军老兵直言,他曾向Mahindra集团求职,但没有收到回复。“5年后,我仍然失业。而所有公司突然之间宣称准备给火战士们提供工作,真是笑话……”

印度海军上将阿伦·普拉卡什(Arun Prakash)在一次视频采访时讽刺阿南德,“截至目前,有成千上万个纪律严明、技能纯熟的前军事人员们,正在迫切地寻找第二职业。马恒达集团向他们伸出援手了吗?”

“除了政府就业帮扶措施外,退役士兵就业也与一国的经济环境相关。如果经济景气,年轻人就业率高,这一问题自然解决。相反,就业不充分时,这一问题就格外突出。”张家栋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从现有情况来看,不少国家会采取对退伍军人进行就业培训、发放安家费、鼓励企业招聘等措施。

在新冠疫情导致的经济放缓之后,坐拥14亿庞大人口基数的印度,其政府公布的失业率高至两位数。

正如行业机构CII发布的《印度人口红利报告》中所说,“如果印度没有创造足够的就业机会,而且其工人没有为这些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它的人口红利可能会变成一种负担。”

6月17日,印度中央政府旅游部长G·基尚·雷迪(G Kishan Reddy)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被选为“火战士”的人,将获得司机、洗衣工、理发师、电工和其他专业技能的训练。而印度内政部也在6月18日宣布,将为四年期的退役士兵预留在准军事部队中的额外配额。诸如印度中央政府各部门、印度人民党控制下的各邦,也纷纷出台就业优待政策。

然而,上述岗位培训此前就已在印度军队中实行,就业优待政策被曝光“执行不到位”。

印度《商业标准报》(Business Standard)6月21日报道称,根据退役军人重新安置机构数据,在94个印度中央级公共事业单位中,截至2021年6月,退役士兵在C类职员中占比仅1.15%,在D类职员中占比仅0.3%。依据人事部门规定,这两类职员中的退役军人占比分别应为14.5%和24.5%。

印度各邦也没有为退役人员找到工作。上述报道称,2019年12月的统计数据显示,印度比哈尔邦、北方邦、旁遮普邦和哈里亚纳邦兵员占据印度武装部队的80%,但登记在册的20万名退伍军人中,只有1.5%获得了工作分配。

曾担任印度陆军北方司令部和中央司令部总司令的哈查兰吉特·辛格·帕纳格(Harcharanjit Singh Panag)中将指出,在印度失业率居高的情况下,并不缺乏热衷参军的志愿者。但是他们当中的参军动机,更多是“为个人、配偶和25岁以下的子女提供稳定、体面的工作、抗风险以及终身养老金福利”。

印度新征兵计划(烈火计划引怒火)(3)

当地时间2022年6月16日,印度新德里民众对征兵新政“烈火之路”计划进行抗议。 (人民视觉/图)

动了谁的奶酪?

相较于印度14亿的庞大人口,印度此次征兵制度改革,影响了不到千分之一的人群。很多人没有预料到,一个影响少数群体的政策,会导致如此广泛的抗议。这与影响近46%人口的反对农业法抗议活动明显不同。

“一个真正希望成为士兵的人,不会做出那些将痛苦付诸为暴力的事。所以这些暴力是受到了一些人的利用,这些人希望由此来抵制这项计划。”之所以有如此大规模的抗议,皮莱觉得除了民众真实的情绪表达外,还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

比如,那些专门提供入伍前军事训练的机构,发现兵役制从终身变成四年时,意识到他们失去了客源,所以他们鼓动那些不能参军的人,“去破坏、去杀人放火”。

杨震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大量印度平民青年视从军为阶级跃升的重要途径,甚至是唯一途径。而这一改革,使他们的希望破灭。

另一方面,军官团体对这项改革也非常不满,因为这将可能导致军官团体被稀释,以往拥有的一些特权会因此丢失。

“印度这次军队编制体制改革引发大规模抗议,说没有利益集团在推动也不太可能,但是主因还是该项改革制度动了很多人的奶酪。”杨震说。

此次反征兵新政活动中,抗议情绪最为强烈的,是北方邦、旁遮普邦、喜马偕尔邦、哈里亚纳邦、比哈尔邦、拉贾斯坦邦、北阿坎德邦等八个邦。

印度国防部公布的征兵数据显示,这八个邦在2019-2020年的陆军征兵贡献度超过58%。其中,人口总数仅占全国1%的喜马偕尔邦为陆军提供了7%的新兵,而占全国人口2%的哈里亚纳邦,则为陆军的征兵人数贡献了6%。

印度现代军队,主要继承于殖民时代的英属印度军队步兵团。长久以来,兵员招募时带有“种姓”和“地区”的深深烙印,这一现象在印度陆军中尤为明显。

印度陆军退役中将赛·阿塔·哈斯奈(Syed Ata Hasnain)在一篇公开撰文中,依据兵团人员构成,把印度陆军分为“单一型、固定型、混合型、全印度全类型”四类。但是军团系统带来的“团队精神、历史传统和纽带所带来的凝聚力”不容忽视。

多年来,有军事观察者担心,印度基层军队的效忠对象为他们所属的族群,而非整个印度联邦。也有人提出,基于特定族群的招募并不公平。

莫迪政府推行的“烈火之路”计划推翻了这一基础,直接面向印度全国募兵。这无疑将扩大“全印度全类型”兵团的占比。

而且,相较于海军、空军,印度陆军受影响更大。

印度军事评论家巴拉特·卡纳德(Bharat Karnad)撰文称,鉴于“火战士”服役期限短,重装步兵作为技术含量最低的兵种,必然成为吸收火战士的主要力量。“根本不能指望海军和空军,他们相对较少的人力需求、技术密集(的特点)和特殊的战争观,隔开了他们与新计划的距离”。

“沉重的战车只能小步慢走”

2022年7月2日,当被问及“针对征兵新政抗议的最新进展”时,身在新德里的皮莱博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印度是一个非常奇怪的国家,人们的记忆非常短暂。大规模抗议声浪很快出现,又很快便会消失了。”

沉重的战车已经上路,但在印度局部地区,依然有小规模抗议活动间或举行。

据印度快报6月25日报道,当日在哈里亚纳邦的达德里、卡纳尔等地举行了抗议活动,参与者主要是当地农民。一名参与组织的活动领袖称,他们敦促年轻人保持非暴力的运动,他们希望像历史上持续了一年多的农民运动那样引起轰动。

2020年莫迪政府推行的农业改革法案就曾深陷反对声浪,最终“折戟”。但在不少农民群体看来,这是民主的胜利。

皮莱博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农业法实际上给农民增加了收入,消除了中间环节,也允许他们从事承包农业和其他协议。“我认为这部法律非常非常重要,它出台得非常及时。但是法律最终被收回了,农民依旧贫穷。”皮莱说。

莫迪政府的征兵制度改革,除了让民众和军方不满,同样引起了政坛对手的发难。

6月16日,印度左翼政党印共(马)秘书长西塔拉姆·耶丘里(Sitaram Yechury)在社交平台发文,称该计划“是为了节省养老金,严重损害了印度武装部队的质量和效率”。印度在野党领导人玛雅瓦蒂(Mayawati)同一日表示,新计划旨在缩短年轻人的服役期限,以剥夺他们包括养老金制度在内的多项金钱福利,“(这项政策)对农村青年及其家庭的未来有害”。

6月30日,印度旁遮普邦议会通过了一项决议,建议邦政府敦促中央政府立即撤销“烈火计划”。国大党领袖帕塔普·辛格·巴杰瓦(Partap Singh Bajwa)称,“‘烈火之路’充满危险,大多数退役军官反对该计划”。

当前印度政坛政党繁多,参政门槛颇低,“党同伐异”便成为政坛常态。

正如皮莱博士所说,“无论政策好还是坏,反对者都会拿这个来攻击你……这样他们才能挑战执政党”。

“近年来莫迪政府推行了很多国内改革,但受限于印度复杂国情、政治制度等原因,推进阻力重重,只能小步慢走。”张家栋表示。

南方周末记者 毛淑杰 南方周末实习生 曾玥 辛腾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