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从莫斯科回到国内,因新型肺炎的原因不得不宅在家里,看着新闻报道中曾经便利的城市交通系统,如今成了新型病毒传播的有力帮手,为了防治疫情,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基本被关闭。昨天上午外出买菜时,看到变得空旷寂寥的城市,令我感受到公共交通对城市的重要性,由此想起了长期以来生活的莫斯科,它那独具特色,令莫斯科市民感到骄傲的城市地铁系统。

有趣的是,我在俄罗斯著名新闻媒体,塔斯社看到的报道,俄罗斯旅游相关部门的领导在接受采访时称"地铁时中国游客最喜欢的景点之一,如果导游带领旅行团仅仅看了两三个而不是更多地铁站,游客可能会感到不高兴。"表示了对中国游客为什么如此喜欢参观莫斯科的地铁的诧异。

莫斯科的地铁系统,素有"地下的艺术殿堂"的美称,它那装修风格各具特色,既有宫殿般的华丽,又有追求极致实用化的简朴,但每一座地铁站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使得每座地铁站都各具特色。我想对于外国游客来说,这正是吸引他们前往莫斯科地铁一探究竟的原因吧。


莫斯科地铁上面是水库(想起了莫斯科的地铁)(1)

莫斯科的地铁系统始建于1932年,在1935年5月15日,地铁一号线(也就是红线)正式通车。之后一段时间到1941年6月卫国战争爆发前,又开通了二号线和三号线(绿线和蓝线)。这一时期修筑的地铁站,因出于军事原因的考量,地铁站的一大特点就是深,为保证战时地铁系统发挥出战时指挥部,防空洞和临时医院的功能,斯大林下令不惜一切往深处挖,也因此,最深可达地下一百多米的莫斯科地铁站在卫国战争时期发挥出了重要作用。同时出于文化和意识形态宣传的考虑,这一时期建设的地铁站美轮美奂如宫殿一般,可谓是莫斯科地铁系统景观中的精髓。


莫斯科地铁上面是水库(想起了莫斯科的地铁)(2)

革命广场站(Ревалюции)(我认为这已经算是这一时期装修风格非常朴素的了)

莫斯科地铁上面是水库(想起了莫斯科的地铁)(3)

铜像“军人和狗”

该站是三号线上的一站,最著名的景观莫过于地铁站内部陈列着的一座座雕像,其中以主题为"边防军人和狗"的雕像最为出名。因为传说福摸这座雕像狗的鼻子可以带来好运,所以许多路人经过此处都会摸一下,久而久之这座雕像的狗鼻子便被摸得发亮了。当我刚刚开始在莫斯科的生活不久,第一次经过这里的时候看到一位富态的大叔有些赶时间地经过这座雕像时,还不忘顺手摸了摸狗狗雕像的鼻子,虽然当时的我并不清楚摸这座雕像的狗鼻子到底有什么特殊的含义,还是跟风似的也摸了一把,一旁的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大爷看到我的动作友好地冲我一笑,然后给我说了一句"祝你好运",当然以我当时的俄语水平完全没听懂他在说什么,只能明白他所说的应该是祝福一类的话,于是便也冲着老爷子露出了友好的微笑。

莫斯科地铁上面是水库(想起了莫斯科的地铁)(4)

共青团广场站(Комсомольская)(是这一时期金碧辉煌的装修风格的代表)

共青团站是地铁五号线上的一站,它可以说是整个莫斯科最有名的一个地铁站,以精美的大理石柱面,典雅的吊灯,精巧的镶嵌画,以及大量社会主义主题的绘画展现出曾经苏维埃的景象。虽然装潢华丽,但该站同时也发挥着重要的交通枢纽的作用,地铁站上的火车站,一直迎接着往来的曾今苏联各加盟成员国的民众,展示着过去的苏联和如今俄罗斯美好的一面,并以此来激发民众的国家荣誉感。

莫斯科地铁上面是水库(想起了莫斯科的地铁)(5)

基辅站(Киевская)

基辅站,如名所见,位于该地铁站上方的,就是从莫斯科发车前往乌克兰首都基辅的火车站。因此,基辅地铁站大厅壁画的主题,展示了乌克兰的民俗文化风情。地铁站主厅,尽头处的墙壁上是一幅色彩艳丽的大型壁画《基辅的节日》。作为同样最为出名的莫斯科地铁站之一,我偶尔乘坐地铁经过这一站时,总能遇见来自国内的旅游团,兴高采烈地参观着这座美丽的地铁站。

另一个莫斯科地铁站所具有的典型特征,反而与斯大林时期所建立的地铁站,那种如宫殿般华丽的风格截然相反——那就是赫鲁晓夫时期的简约风格。

莫斯科地铁上面是水库(想起了莫斯科的地铁)(6)

列宁大街站(Ленинский проспект)(极致化简约的线条)

如图,列宁大街的整体风格给我的感觉,甚至还不如同一时期国内修建的地铁站,但却十分契合农民出生的赫鲁晓夫,在执政时期提出的修建地铁的理念——一切简洁实用。虽然整个地铁站没有任何装饰,甚至可以说是毫无美感和个性可言,但这一时期的地铁站却是体现出了俄罗斯民族中的实用主义精神的一面。记得有一次晚上和朋友我从这里下车准备回住处,被一位喝得醉醺醺的老大爷拉住,老大爷张口就用中文问我们是不是中国人,得到我们的答复后他十分高兴,拉着我们唱了好几首中国的革命歌,还唱了一段中文版的喀秋莎,才依依不舍地被自己的朋友拉走了,我想这便是我第一次建立起对莫斯科这座城市和俄罗斯人民的好印象吧。

除了列宁大街站以外,西南城站(Юго-Западная),工会大街站(Профсоюзная)等,都可以称得上是这种简约实用装修风格的代表。

而这种风格的地铁站,在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逐渐向现代风格转变。这个时期,莫斯科地铁的装修风格,逐渐抛开了古典的宫殿风格,逐渐向着现代化风格转变。

莫斯科地铁上面是水库(想起了莫斯科的地铁)(7)

门捷列夫站(Менделеевская)

穹顶上的灯具有很明显的化学分子特点,契合了站名。


莫斯科地铁上面是水库(想起了莫斯科的地铁)(8)

彼罗沃站(Перово)

勃列日涅夫时期修建的地铁站,其装修风格还具有一些典型的斯大林时期的的宫殿风格,同时受到赫鲁晓夫时代简约思想和现代文化的发展影响,融合出一种简约而典雅的风格。

莫斯科地铁上面是水库(想起了莫斯科的地铁)(9)

胜利公园站(Парк Победы)

莫斯科地铁上面是水库(想起了莫斯科的地铁)(10)

萨维奥洛夫站(Савеловская)

接下来的地铁装修风格是戈尔巴乔夫时期,这一时期苏联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解放,但经济却陷入困难,因此这一时期建设了地铁站,装修要在追求美观时尚的基础上尽量节俭,因此形成了简约时尚现代的装修风格。


莫斯科地铁上面是水库(想起了莫斯科的地铁)(11)

切尔基佐沃站(Черкизовская)

苏联解体后,一直到如今,俄罗斯的经济一直没有没有得到良好发展的机会,但地铁作为城市的基础建设部分却是不能停的,因此新建的地铁站也将时尚简约现代的装修风格继承了下来。


莫斯科地铁上面是水库(想起了莫斯科的地铁)(12)

特洛帕廖沃站(Тропарево)


莫斯科地铁上面是水库(想起了莫斯科的地铁)(13)

新科西诺站(Новокосино)(普京的左手边是莫斯科市的市长谢尔盖·索比亚宁)

虽然莫斯科的地铁站,每一处都具有各不相同,或是简约或是豪华的装修风格,但每一站用于装修的总成本不会高于地铁站总建造成本的5%,虽然总比花费并不高,但是愿意在装修上下功夫花成本,让这座全球第五大的地铁系统,同时也是除亚洲外最繁忙的地铁系统并不仅仅只是一个城市公交系统,还成了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的一张文化名片,随着一个又一个的游客传扬出去。

除了在装修风格方面别具特色以外,莫斯科的地铁乘坐起来也十分方便,每个地铁的出站口都有人工和自助售票口。人工窗口可以办理公交系统通卡,缴费方式有三种,一是直接在公交卡内充钱,每次进入地铁刷卡时在入口处扣费,没有距离和时间限制;二是购买乘坐次数,,但购买乘坐次数是有时间限制的,有效时间为自购买起的三个月内;第三种方式是购买乘坐时限,时限范围内可随时刷卡进入地铁站,对于在生活工作中经常乘坐地铁的乘客来说十分的便捷。而自助售票的机器则有两种购买方式,一种是直接通过机器,自助购买单次或往返票;另一种是给在人工窗口办理的地铁卡充值,不过只能以在地铁口刷卡扣费的方式生效。所以说,如果是采取莫斯科自由行的朋友,深入游览莫斯科的地铁,将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莫斯科地铁上面是水库(想起了莫斯科的地铁)(14)

莫斯科的地铁卡

莫斯科地铁上面是水库(想起了莫斯科的地铁)(15)

红色的卡是纸质的,里面带有磁条

一般来说莫斯科的地铁站的出口总是会布置三个扶手梯,平时只有两个在工作,而到了高峰期的时候才会三台扶手梯同时开启,全力工作。这种布置也有利于保证平时技术人员进行检修时,能够轮换,从而不影响地铁站的运作,毕竟再出入口处安装扶手电梯的地铁站,通常是在离地深度不少的地铁站,一旦电梯罢工,在其中一些深度特别深的地铁站,出一次站,堪比爬十几层楼甚至是二十几层楼的楼梯。笔者就遇到过这样几次情况,有一次冬天的周五下课比较早和同学相约一起去文化公园滑冰(每年冬天文化公园都会把公园内部的部分大道和小广场喷上水冻成冰,做成一个巨大滑冰场),结果出地铁站的时候,上行的电梯因为故障停止了运作,中间备用的电梯还在维修,而文化公园站位于红线和小环线的交界处,修建于苏联政府着重考虑地铁系统的防空洞功能时期,所以你懂的,一群小伙伴只能硬着头皮自己往上走,差不多用了四分钟才气喘吁吁地到达地面。

莫斯科的地铁系统,尤其是早期修建的,由于深度较深,使得进入地铁站之后,手机就完全没有信号了,后来莫斯科市政府将建设莫斯科地铁网络系统的工作,委托给了我国的华为公司(鼓掌),而华为公司也出色完成了莫斯科市政府的订单,建设完成了性能可靠的公用WIFI系统,即使在最深的地铁站也能顺利通过公共WIFI正常上网。然而随着地铁公共WIFI系统的建立和完善,乘坐莫斯科地铁就再难看到车厢内大部分人都在读书的胜景了。不过莫斯科地铁的公共WIFI在2019年下旬开始进行收费,费用为5卢布/天,交一次费可以用一整天,不过对于没有俄罗斯银行卡的游客来说,莫斯科的地铁WIFI就成了摆设,不太友好。

十分人性化的是,乘客在乘坐地铁时,被允许携带宠物,但要求携带宠物的乘客必须保证自己的宠物不会对其他乘客造成影响。我在平时坐地铁时注意到,一般携带大型犬类的乘客,会给自己的宠物带上口套,并且在乘坐地铁的过程中会做到基本全程都能关注自己的宠物,防止自家的宠物给他人带来麻烦,而携带小型宠物的往往会将自己的宠物包在怀里。不过笔者曾经遇到过一次,带大狗的乘客,狗狗在地铁上忍不住小解了一番,车厢的地面上湿了好大一滩,场面十分尴尬,狗主人忍受不了周围人玩味的目光,在列车到达最近的一站时就慌忙下车了。

莫斯科地铁中如今在运行的列车主要有三种,可以大约归类为老中新三种。老式地铁列车的车厢内部并不是全通式的,而是分成一节一节,各车厢之间无法通行,由于不具备空调系统,夏天的时候,老式车厢会打开车窗通风,倒是十分凉爽,但这也使得本就隔音性能不佳的老式地铁列车内部噪音更大了,和朋友说话往往要贴近耳边才能听清楚。(对于俄罗斯人来说,在公众场合大声喧哗是十分讨人厌的举动)。被我归类为中间层和新式列车的车厢,倒是具备了空调功能,它们两者之间最大的不同就是站名显示功能的不同,还有中间层列车的车厢依旧不是全通式的。最新式的地铁车厢内部,在接近车厢交接处的位置,有USB插口,可以给手机充电,这倒是一项非常人性化的设计。

说了这么多,我忽然想起了,之前有一次坐公交车路过位于红线的维尔纳茨基大街地铁站站的上方时,偶然间看到路边的工地上有我最熟悉的文字组成的牌子,固定在一个二层板房上。回去之后一查我才知道俄罗斯地铁中最新的大环线由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承建(这又是一次中国基建的伟大胜利),我由衷地希望这新一批完工后的地铁站,能够为莫斯科的地铁系统带来一些不一样的风貌。

莫斯科地铁上面是水库(想起了莫斯科的地铁)(16)

在网上看到这张图,心中还是由衷地再次为赢得基建狂魔称号做出贡献的相关从业者感到深深的敬佩,正是他们努力拼搏,踏实肯干的精神,将我们的城市建设的日益美好,赢得海内外的赞誉。如今,因为疫情和春节的双重原因,很多工程都陷入了停摆。我由衷地祝愿能够早日战胜疫情,社会恢复正常运转,让我们基建狂魔的称号再次震撼世界,将我们的国家建设的更加美好强大。


以上图片大部分来自于互联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