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方便家长与学校的联系与交流,微信“家校群”(家长群)已成为重要的沟通平台,但近期却被骗子盯上,视作新的“商机”。

随着开学季的到来,寻甸辖区出现有人加入“家校群”(家长群)冒充“老师”骗取“教学材料费”,造成12名家长被骗,被骗金额达4000余元。

原来,骗子在网上发布消息,称可以给未成年人租借游戏账号。一旦有“熊孩子”上钩,他们又要求提供父母学校家校群二维码,借机混入群中。随后,骗子冒充“老师”在班级群中发消息,以学校要收取一笔“教学材料费”为由,要求家长在群内缴纳369.6元。

昆明市13位家长被骗4400元(又有骗子潜入家长群)(1)

昆明市13位家长被骗4400元(又有骗子潜入家长群)(2)

昆明市13位家长被骗4400元(又有骗子潜入家长群)(3)

昆明市13位家长被骗4400元(又有骗子潜入家长群)(4)

从微信聊天群记录看到,不少家长纷纷转账“接龙”。而这时,有位心存疑虑的家长@出“班主任”。

昆明市13位家长被骗4400元(又有骗子潜入家长群)(5)

班主任:“各位家长,不是我发的信息,请不要再发红包”。班主任识别出是骗子圈套后,第一时间报警,并通知所有家长提高警惕。

昆明市13位家长被骗4400元(又有骗子潜入家长群)(6)

寻甸警方提醒

防止被骗最好的办法,

就是要大家提高警惕

并做到以下几点

01

速自查

请广大家校群主迅速对本班级的QQ群、微信群成员身份进行核查,对身份存疑的尽快清除出群。

02

验身份

请广大家校群主开启入群验证功能,避免陌生人随意加入班级QQ群、微信群。

03

核查群头像

如遇班主任在群内收费情况,请学生家长先核查群内是否有两个头像、昵称都相同的班主任(微信、QQ头像和昵称是可以随时更改的),如有,基本可以确定是骗子。

04

三思而行

如果在家长群中看到老师要求缴纳相关费用的通知,不要轻信,不要急于转账汇款,不要通过对方提供的联系方式求证确认。应当通过电话或者短信与老师进行联系、核实,或者等孩子放学回来后再确认缴费事宜。

05

及时报警

一旦发现涉嫌诈骗,一定要记得保存好相关凭证,立即拨打110报警。

综合:昆明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寻甸县公安局新闻中心

来源: 昆明广播电视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