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的太空强国梦,一波十八个折,听听他们去年成立的“宇宙航空厅”的名字,真是高端大气上档次啊,特有的“宇宙中心”—大韩民族的范儿。计划如下:2032年实现登月,2045年登陆火星·······有梦想值得被歌颂,能登陆自然可喜可贺,就是怕他们把月亮申遗,八月十五赏月的时候容易膈应到。提示:看本视频禁止捂脸笑。
韩国火箭—有点小
先说说韩国那磕磕绊绊的30年火箭发展史,1989年才成立航空宇宙研究院,虽然韩国在这方面起步比较晚,但步子迈的大,可韩国火箭研发的基础那叫一个一穷二白,一开始研究的液体燃料火箭研发中夭折,憋了好几年才研制出小型无制导的固体燃料火箭—KSR-1,推力达到10吨,1993年6月发射成功,虽然他们说是成功了,但是实际上,火箭升空仅达到39千米的高空,根本没达到卫星轨道,处于亚轨道,最后只好说,这次发射是为了测量臭氧层的相关数据,反正,只要自己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九月份又发了一次,高度好歹达到了49千米,可惜后来难以突破,不得不终止研发。
1998年发射的KSP-2,韩国看自己在火箭发动机上实在是难以突破,只好搞了个“缝合怪”,将两台KSP-420S的发动机串联起来增加火箭推力,但是体积和载荷太小了,根本带不动卫星。
进入21世纪,韩国研发出了首款液体燃料火箭KSP-Ⅲ,总投资达到了6420万美元,发射到了42千米的高空,进步不小了,但是12.5吨的推力依然不能将卫星送入轨道。
到了2002年,韩国盘算着,指望自主研发是真没戏了,开始寻求外援合作。
韩国想发展航天的野心,也是东亚怪物房逼出来的,看看周围邻居都搞得有声有色的,日本的小行星探测器—隼鸟2号都能返航了,北方的兄弟隔三岔五的不是发射火箭,就是带着卫星上了天,韩国当然也就坐不住了。
韩国火箭—拖后腿寻求外援时,韩国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自己的干爹—美国,但是美韩在1972年签署的《美韩共同防务协定》条款中,明确规定,韩国不能发展超过300公里的弹道导弹,火箭就是弹道导弹的一部分,所以美国一口就回绝了。于是,韩国又去找了日本,日本一是要听美国爹的,二是不愿意与韩国共享火箭技术机密。
没想到峰回路转,俄罗斯主动递出了橄榄枝,2004年双方签定协议,俄方制造一级火箭,韩方制造二级火箭。
火箭的推力主要取决于一级火箭,二级也就是辅助作用,这次俄方出大力,韩国打打下手,应该没啥问题了吧。韩国再次高估了自己的航天技术,俄方制造的“罗老”号一级火箭的推力,可以达到209.47吨,而韩方的二级却只有8.62吨,这悬殊的搭配,等于下盘是壮硕的大汉,上面顶着面捏的脑袋,估计俄方都懵逼了,原定于2007年10月发射,因为技术原因经历了数次推迟发射,到了2009年终于要发射了,结果二级火箭分离晚于预定,未能将搭载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对外宣布“部分失败”。2010年6月二次发射,再次失败,韩国这次把矛头指向了合作伙伴—俄罗斯,说他们一级火箭不行,俄方心想,这都是什么猪队友,明明是你的二级火箭提前点火造成的失败。2013年1月,“罗老号”终于创造了奇迹,将100千克的卫星送入了300千米的近地轨道。
有了“罗老号”的发射成功,韩国的自信心“噌”的就上了头,中国年度航天发射次数多次位居世界第一,我们也只敢说自己是航天大国,可韩国不一样,一次发射成功就将自己描绘成了航天强国。
韩国航天—全靠吹“罗老号”成功后,与俄方的合作结束,韩国被迫再次步入“自主研发”的道路,启动了全新型号的三级火箭,并起了个响亮的名字“世界号”,一开始韩国想完全仿制俄罗斯的一级火箭,事实证明,“买家秀”惨不忍睹。韩国退而求其次,模仿俄罗斯的火箭发动机,搞出了KRE-075,反复实验了数次,钻研技术,克服困难,世界号终于横空出世,总重200吨,三级结构,四台KRE-075发动机组成,经历了首射失败,两次推迟,终于可以将1.5吨模拟卫星送入700公里的近地轨道,韩国全国上下沸腾了,韩国跻身世界前七,宇宙强国觉醒了!就是吧·······这水平,仅相当于我们70年代研制的长征二号(非长征二号F火箭)。
拿长征系列来对比,显得咱们太欺负人,我们的民营航天企业请求出战,蓝剑航天发射的朱雀二号运载火箭,高49.5米,总重216吨,起飞总推力268吨,200公里近地轨道运力是6吨,5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是4吨,一个公司就抵上一个国家。
其实,韩国也不容易,巴掌大的地方,找个发射基地都费劲,只能在南边找个25平方公里的罗老岛建发射基地,发射中心小,就意味着发射角度和方向受限,火箭也不是窜天猴,上天就不管了,那需要海陆空的全面检测,韩国只有一个老旧的—济州岛检测中心,一旦开始监测范围,那只能听天由命。
所以“世界号”的成功也实属不容易,还是恭喜一下韩国,下一个系列的火箭,可以预定“宇宙号”这个名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