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一个女孩通过人工呼吸抢救当街倒地老人的视频在网上疯传,引得众人泪目。

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看到急救视频被大量转载。试想如果有人就在你身旁猝然倒地,你有把握能正确救助TA吗?

急救常识及自救方法(学会这些急救方法)(1)

院前急救,即患者到达医院前的医疗急救和快速转运,是现代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院内急救赢得时间和条件,减少急危重症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院前急救的水平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医疗水平、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在急救医学领域内已有这样的共识:当一个人出现心跳骤停等威胁生命的紧急情况时,最可能提高他生存几率的是掌握专业抢救技能的第一目击人。

很多情况下,急救车不能在4~6min 内到达急救现场,而呼吸和心跳停止5min,大脑细胞就会发生不可逆性缺血、变性和坏死。公众如果掌握一定的急救常识就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

然而,有调查显示,我国仅74.70% 的公众对急救知识有部分了解,18.30% 的公众对急救知识完全不了解;参加过急救培训的大学生只有29.90% ,仅16.60%的大学生知道胸外按压的正确部位,95.40% 的大学生表示需要急救技能培训。

特殊人群( 指消防、武警、公安巡警、司机等) 对基础急救知识知晓率也只有 12.85% ,对心肺复苏了解率仅 9.11%。

由于没有统一的公众院前急救教材及考试、考核方法,急救培训存在技能非标准化、急救知识普及不足等问题,我国的公众急救知识的普及程度远不及欧美国家。

急救常识及自救方法(学会这些急救方法)(2)

下面,小编就先和大家讲一下有关心肺功能障碍的院前急救知识。

心肺功能障碍的急救方法

那么,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心肺复苏。

急性心肌梗塞、溺水、触电、窒息、中毒、失血过多时,常会造成心脏停跳。心跳、呼吸骤停的急救统称心肺复苏,主要包括胸外挤压和人工呼吸。

据统计,80%的猝死发生在家中,其中又以心脏猝死居多。如在发病4分钟内能开始有效的心肺复苏,40%~50%的病人可以被救活;6分钟救活的成功率4%;超过10分钟,救活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急救常识及自救方法(学会这些急救方法)(3)

要做到成功的救助,第一步是识别心脏骤停

心脏骤停的主要表现为:意识丧失、面色苍白、嘴唇发紫、瞳孔散大、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遇到生命处于危险状态时,第一目击者切勿将患者匆忙送去医院。

首先应边拍肩膀边喊伤病者,判断其是否失去知觉。若患者无反应,无呼吸或不能正常呼吸(即仅仅是喘息),并且无胸廓起伏等呼吸征象或存在濒死样喘息,即可判断患者为心脏骤停。

此时,应立即拔打急救电话“120”,同时展开急救,现场进行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人工呼吸两步。

胸外按压步骤如下:将伤病者仰卧在平地或硬板上,当有外伤(如骨折等)时,要小心搬动,保护好颈部,保持头、颈、躯干同时转动。救护者一般站或跪在伤病者右侧肩部水平。

位置:胸骨中下1/3交界处或胸部正中两乳头连线中点处的胸骨上。

手法:双手同向重叠,十指相扣,掌心和指尖翘起,掌根贴于胸骨,以掌根为着力点。

姿势:上臂绷直,肩、肘、腕关节成一直线与地面垂直。上半身向前倾斜,髋关节抬起,以髋关节为轴,用上半身的重量和肩部前臂收缩的力量垂直向下、用力、有节奏地按压。

急救常识及自救方法(学会这些急救方法)(4)

深度:成人至少5厘米,婴儿和儿童按压深度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

频率:在伤病员两乳头连线中间与胸骨交叉处快速、用力按压,按压烦率为100~120次/分钟。按压后让胸廓完全回弹,减少按压中断。

在心脏按压30次后要进行2次通气,即人工呼吸,方法如下:

①病人取仰卧位,即胸腹朝天。

②畅通呼吸道,清除口腔异物。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头后仰法,但对于有颈椎或脊髓损伤者,应采用托下颌法。

急救常识及自救方法(学会这些急救方法)(5)

③操作者一手保持病人头部后仰,并将其鼻孔捏闭,另一手置于病人颈部后方并向上抬起。深吸一口气,对着伤病员的口(两嘴要对紧不要漏气)将气吹入,造成吸气。

救护人嘴离开,也将捏住的鼻孔放开。两次后,继续进行心脏按压。

急救常识及自救方法(学会这些急救方法)(6)

如果动作规范有效,病人可能会恢复呼吸和心跳。

其他突发情况的急救常识

下面我们再来介绍一下日常生活中其他突发情况的急救常识。

>>>>中暑

症状:高温环境持续一段时间后,出现全身疲倦乏力、大汗、口干、恶心、呕吐、注意力不集中、体温升至37.5℃以上、脉博加快、血压下降等症状,严重时出现高热、昏厥、痉挛。

急救措施:①迅速离开高温环境,移至阴凉通风处;②安静休息,用凉水湿敷身体,喝些含盐清凉饮料;③严重时马上送医院急救。

>>>>鼻出血

症状:鼻部流血

急救措施:①不要仰头,鼻出血时仰头非但止不住鼻血,反而会导致鼻血被吸入口腔和呼吸道;②用手指捏住两侧鼻翼4~8分钟,或用浸了凉水的棉球填塞鼻腔压迫止血;③如上述方法仍不能止血,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急救常识及自救方法(学会这些急救方法)(7)

>>>>烧烫伤

症状:烧烫伤后会引起局部皮肤肌肉红肿、出水泡、坏死,严重时造成合并感染、休克等。

急救措施:①立即用凉水连续冲洗或湿敷受伤部位;②避免受伤部位再损伤和伤口污染,稳定伤者情绪;③尽快送医院治疗。

>>>>异物卡喉

症状:常见于儿童进食或口含异物时嬉笑、打闹或啼哭。由于异物嵌入声门或落入气管,造成幼儿窒息或严重呼吸困难,甚至呼吸心跳停止。

急救措施:千万别拍背!学会“海姆立克法”!此法适用于2岁以上幼儿。其步骤为:

①站在孩子背后,双手放于孩子肚脐和胸骨间,一手握拳,另一手抱住拳头;②双臂用力收紧,瞬间按压孩子胸部;③持续几次挤按,直到气管堵塞解除。

急救常识及自救方法(学会这些急救方法)(8)

>>>>蜂蜇伤

症状:蜇伤部位红肿、疼痛,严重可出现头晕、恶心、呕吐、休克、昏迷甚至死亡。

急救措施:①蜜蜂蛰伤,应小心将残留毒刺拔出,轻轻挤捏伤口,挤出毒液,涂点氨水或苏打水;②黄峰蜇伤,应涂醋酸水,以中和毒液,并局部冷敷减轻肿痛;③若出现恶心、头晕等异常反应,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当然,掌握了以上知识并不能说明你已经是一个合格的施救者了,纸上得来终觉浅,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报名参加急救培训,考取相关资格证。

这样就可能在关键时刻帮助到身边的人,尤其是自己的家人和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