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视中常常会出现这么一句话,那就是“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它的意思简单明了,我没有想过要杀伯仁 ,伯仁却因为我被人杀了,一般是用在被牵连而死的友人身上。
它的出处来自二十四史之一的《晋书》,也算是史实故事。
王导与周顗
东晋的时候有一句话叫做“王与马,共天下”。
其中的“马”,指的就是皇室司马氏,而“王”指的则是世家大族“琅琊王氏”。而一手主导这个局面的就是琅琊王氏当家人王导。
历经东晋开国三朝,元帝,明帝和成帝。到元帝的时候,连王迪给王导的诏书都是用的“惶恐言”,“顿首言”,等等向来是以下敬上的言辞。
可见,王导的权威与手段。
周顗,字伯仁,“我不杀伯仁”中的主人公就是这位。本身也是出自士族门阀之列,而且自幼有贤名,与王导兄弟同在朝为官,也是颇有渊源。
恩怨
王敦,王导的堂兄,也是王氏家族的另一根顶梁柱。
公元322年,时任大将军,手握大兵的王敦以“清君侧”之名起兵反晋,历来“清君侧”都是造反的同义词。
在国都建康的晋元帝听到消息,有意对建康的王氏家族大开杀戒,首当其冲的就包括王导一家。
此时的王导虽然有堂哥的大军在外,可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建康仍然在司马氏的掌控之中,于是王导就寻求相熟的大臣帮他求情,其中就有周顗周伯仁。
可是当时讲究一个“魏晋风骨”,就是清高,对蝇营狗苟的事情也要做出一番姿态来,于是周顗在外人面前都是对王导不屑一顾的表情。
王导此时心内如焚,自然不懂周顗的故作姿态,于是已经暗暗把周顗恨在了心里。
周顗之死
不久之后,王敦大兵攻入建康,被拜为丞相,江州牧。
大军入都,自然不能兵不血刃,需要斩杀异己来耀武扬威,哪怕不是异己也要有个安置,但是王敦本人对建康的群臣并不太了解,于是就询问他的堂弟王导。
当询问到周顗之时,王敦还是知道他的名气的,于是就对王导说,
“以周顗的名气,封个司空,司马之类的大官如何?”
王导闭着眼睛沉默不语。
王敦于是又问,
“不做三司,封个尚书令,或者尚书仆射呢?”
王导依然沉默不语。
王敦了然,但是还是不放心,于是最后询问,
“那就杀了吧?”
王导仍然没有说话。
就这样,周顗周伯仁死在了王敦的刀下。
杀了周顗之后,王导兄弟手掌大权,在一次整理给皇帝的奏折之中,王导忽然发现了周顗上书给皇帝的奏折,原来周顗并不是没有答应自己,反而言辞恳切,非常努力地在帮他求情。
此时,一种负罪感涌上心头。
说到,“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伯仁说到底还是王导所杀
其实王导这句话是很虚情假意的,因为开头就是“我不杀伯仁”。
可是事实上呢,没有王导的意见,王敦肯定封伯仁为三司的大官,怎么会杀他?
虽然他一个字也没说,但是言行都在逼着王敦杀了周顗。
只是当时的世家大族都是讲的交情,讲的脸面,一般不会无缘无故杀士族,更何况还是有点交情的士族 。
所以他才没开口,但是默认跟开口其实差别不大。
所以说,王导纯粹是“猫哭耗子假慈悲”,这就是他这个权臣说话的艺术。
将自己忘恩负义的行为抽身事外,还抹了几滴黄鼠狼的眼泪给同僚们看看他的重情重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