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
《韩非子·五蠹》
【原文】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今译】
古代宋国有一个农夫正在田里耕作、干活。
田里有个树蔸(株,砍掉树干剩下来的漏出地面的树根。即“树墩子”),忽然一只兔子从远处跑来,兔子见到农夫惊慌地狂奔乱闯,猛跑着,恰好碰在田中的树蔸上,折断脖子上的颈骨死去了。
农夫没费半点力气,就无意中白白地捡到了一只兔子,十分高兴,惊喜交加。
于是他干脆放下手里的农具,守候在树蔸旁边,希望再捡到撞死的兔子。
可是兔子再也没有捡到,而他自己却成了笑柄,被宋国人耻笑。
(宋 —— 周代诸侯国,辖地据有现在的河南省商丘以东、江苏省徐州以西一带地方。国都原在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后迁至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
【赏析】
株,“树墩子”,tree trunk,比喻原来的经验,这个故事是讽刺“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的守旧主张。
提倡因时而变,反对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办事方式。
野兔撞到树桩上是一件非常偶然的事情,这位“宋人”竟然把千载难逢的一次偶然当成必然,不惜放下本职工作,one who sticks to his folly and does nothing,一心一意专门地期待着这种偶然事件出现,结果必然毫无所得,最后落得终身被人耻笑。
“守株待兔”守在树桩等待兔子跑过来撞死。wait every day under the tree,in the hope that a hare would kill itself by crashing into a tree trunk.
讽刺那些妄想不经过努力,而抱着侥幸得到意外收获(梦想不劳而获),和妄想不经过努力而获得成功的人。
后用“守株待兔”比喻墨守成规,死守狭隘经验,死守教条,而不知道变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