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2月24日,一名叫陶秀华的农村姑娘一早就来到路边,用铁锹清理起了路上的杂土。突然手中的铁锹铲到了一块儿坚硬的物体,她以为挖到了一块儿石头,于是把它捡了起来,准备随手扔在一旁。

但拿到手里一看,却发现这石头并不普通,在没沾染泥土的地方竟泛着金光。陶秀华随即把石头拿到附近的渠沟里清洗干净,发现这不但是块金子,更是块儿雕着乌龟刻着字的金印。

不久,“农村姑娘捡到金印”的消息传遍了大江南北,就连日本竟也为之轰动。

那么这块金印有何特别的来历呢?又为何会在日本引起轰动?

江苏周女士捡到1700元(江苏姑娘捡到一金印引起日本轰动)(1)

金印

专家鉴定 广陵王玺

这一天,南京博物馆的全体工作人员都显得分外兴奋,因为他们在今天收到了一块儿非常不普通的印章。而这枚印章正是农村姑娘陶秀华和丈夫一同前来,上交给博物馆的。

经过南京博物馆里专家的仔细鉴定,这枚上面雕刻着乌龟的金印共耗材100多克真金,并且在印章底部还刻着“广陵王玺”四个大字。而广陵王正是光武帝刘秀第九个儿子刘荆的爵位。

帝王之家的金印竟然能在路边被一名农村姑娘给挖到。这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在姑娘修路的附近有皇家陵墓。

既震惊又兴奋的考古专家立即对上交金印的农村姑娘陶秀华进行了询问:“请问你家在哪里?你是在哪里捡到这个印章的?”

陶秀华回答道:“我是江苏省邗江县甘泉镇的,前几天在离家不远的路边清理路面时捡到的”。

那么陶秀华所居住的江苏省邗江县甘泉镇是个什么地方呢?那里是否真的有古代陵墓?

农村姑娘陶秀华居住的地方之所以叫甘泉镇,是因为镇子里有一座山。从山上流出的泉水异常甘甜,让居民觉得非常稀罕。后来百姓们索性把这座山叫做“甘泉山”,镇子起名“甘泉镇”。

在甘泉山往北一公里左右的位置,还有两座相邻的“山”,甘泉镇的人习惯称呼它为“双山”。但世世代代生活在甘泉镇的村民们并不知道,他们口中的“双山”并不是山,而是汉代墓穴在封土时堆成的大土堆。

江苏周女士捡到1700元(江苏姑娘捡到一金印引起日本轰动)(2)

甘泉镇

遭遇盗墓 抢救发掘

甘泉山的两处墓葬在很久前就被“有心的”盗墓贼盯上了。于是,盗墓贼们在晚上偷偷潜入到了墓穴里。不仅对里面的文物进行了大肆盗窃。还对墓葬造成了非常严重的毁坏。

因而南京博物馆为了抢救墓穴中剩余的文物,派出考古队。在1975年,对西边的墓穴进行了发掘,并称呼它为“甘泉一号”1980年,南京博物馆又派出考古队对东边的“甘泉二号”进行了挖掘。

在被盗窃过的墓穴之中,考古队依然发掘出了大量文物。可见墓穴主人身份的非同一般,但墓穴主人的身份却迟迟无法确定。此时农村姑娘陶秀华提供给南京博物馆的这枚印章,终于成功揭开了这个谜团。

根据对印章上的刻字和记载的史料相对照,这个墓穴正是汉光武帝刘秀的第9个儿子刘荆的。

那么这个刘荆生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根据史料记载,广陵王刘荆的一生,可谓是疯狂“作死的”一生。刘荆的父亲汉光武帝刘秀是东汉王朝的奠基者。

出生于锦衣玉食帝王之家的广陵王刘荆本应一生顺遂,但他内心对权势的疯狂渴望,却让自己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光武帝刘秀在驾崩后,把皇位传给了儿子刘庄。就这样,和自己一母同胞的哥哥刘庄成为了东汉王朝的第二个统治者。

同为兄弟,一个为君,一个为臣。这招致了刘荆的强烈不满与嫉妒。于是想方设法地暗暗进行了多次谋反活动。

第一次谋反,刘荆派人冒充舅舅,送信给周边的诸侯。意图引发诸侯叛乱。但被哥哥刘庄发现,责令他以后没有接到自己的命令不能随意出入河南关。

第二次谋反,刘荆又联合西羌的叛军,图谋造反。但事情再次败露。刘荆的爵位被皇帝刘庄从“山阳王”贬到了“广陵王”。而广陵王的封地就在今天的江苏一带。

江苏周女士捡到1700元(江苏姑娘捡到一金印引起日本轰动)(3)

汉光武帝刘秀

按理说哥哥刘庄已经非常顾念兄弟情义了,尽管弟弟刘荆一再挑起事端借机谋反,但还是一次次地放过了他。广陵王刘荆本应该感念兄长的皇恩,以后不再招惹事端。但固执的刘荆却并没有放弃谋反,这次他请了巫师来诅咒哥哥刘庄。谁料没多久,消息就被传了出去。

担惊受怕的刘荆最终选择了畏罪自杀,而汉光武帝赐给广陵王的金印也就随之被葬在刘荆的墓穴里。

那么广陵王的金印为何会在路边被农村姑娘陶秀华发现呢?

1981年2月,春寒陡峭。甘泉公社的农村姑娘陶秀华一早就来到了路边,清理碎土。但她不知道,这些碎土其实并不普通。此时“甘泉二号”墓穴的发掘工作已经结束,村民们负责发掘后的善后工作,其中就包括清理发掘时从墓穴里挖出来的碎土。

但谁也没想到,能证明墓主人身份的重要金印竟然就藏身在这一堆碎土里。

这么大一块儿黄灿灿的金子对农村姑娘陶秀华来说,无疑是很有诱惑力的。有了这块金子,家里的生活条件必然能得到很大改善。所以陶秀华一开始想自己偷偷藏起它,并没有想把它上交给国家的想法。

那么又是谁让陶秀华改变了主意呢?

按捺住内心的激动,陶秀华拿着铁锹装作若无其事地继续干活。

等终于结束劳作的陶秀华回到家后,神秘地从口袋里把印章拿了出来,急切地和丈夫分享了这份“意外之喜”。

陶秀华的丈夫接过印章仔细端详了半天,越看脸上的神情越严肃,最后对妻子说:“我看这东西八成是考古队挖古墓时遗漏了,我们最好还是赶紧把它还给国家吧。”

那么陶秀华的丈夫何出此言呢?

这是因为在南京博物馆的考古队来甘泉镇发掘古墓时,陶秀华的丈夫跟着考古队做了一段时间的帮工。再加上妻子描述挖到印章的地方离发掘的墓穴很近。于是陶秀华的丈夫推断,这枚金印章来历肯定不一般,很有可能是发掘时遗落下来的重要文物。

江苏周女士捡到1700元(江苏姑娘捡到一金印引起日本轰动)(4)

考古挖掘老照片

陶秀华面对丈夫的提议,也觉得自己捡到的印章非同一般。虽然内心不太舍得,但如果把国家的文物私自藏起来了,不就也成了盗墓贼嘛。

最后夫妻俩一致认同应该把它尽快归还给国家。

随后,夫妻两人把这块儿金印仔细包好,一路带到了南京博物馆,成功地交给了工作人员。

通过报纸的报道,江苏农村姑娘陶秀华捡到汉代金印的事情传遍了大江南北。就连 日本都产生了不小的轰动。

那么为何日本会在我国众多的文物里如此关注这枚金印呢?这枚来自汉朝的龟钮金印对于日本来说,又有着什么样的意义呢?

要想知道为何日本如此重视这枚龟钮金印 ,还要从1784年,日本发现的一枚雕蛇印章说起。

蛇钮金印 扑朔迷离

1784年2月23日,日本一位叫做甚卫兵的农民在田间劳作时,从石头底下捡到了一枚四四方方的金色印章。在印章上面雕刻着一只小蛇,下面还刻着五个他看不懂的字。

于是感到奇怪的甚卫兵就把印章交给了官府,随后印章辗转流落,到了一个名叫黑田的藩主手里。

知道印章不简单的黑田出钱请来了精通古文的专家。专家仔细察看,认出了印章上刻着的五个字是用小篆写的“汉委奴国王”。

而根据《后汉书》里面的记载,这枚印章应该就是汉光武帝刘秀赏赐给倭国的。

这枚印章的来历在日本迅速引起了巨大轰动。如果关于印章的这一说法是真实的,那么对于日本的史学届来说,也将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发现。日本史学届经过初步研究,对这种说法表示了认同。但由于雕蛇金印辗转到过很多人的手里,实在无法确认最初捡到者的身份。

因而也有许多日本人质疑雕蛇金印的来历,认为肯定是有人故意造假了这枚印章,用来骗人。一时之间,众说纷纭。而日本发现的这枚雕蛇印章,其来源也愈加扑朔迷离。

1957年,在我国的云南镇宁,成功出土了一枚“滇王之印”。这枚“滇王之印”与日本发现的金印都雕刻了一条小蛇,这让日本学者更加认同印章是来源于汉光武帝赏赐的说法。

江苏周女士捡到1700元(江苏姑娘捡到一金印引起日本轰动)(5)

滇王之印

但由于缺乏其他可以进行对比,对蛇钮金印的来源加以印证的文物,这枚蛇钮金印从何而来一度成为困扰日本史学界的一大谜团。

1981年4月上旬,日本《中日新闻》的社长加藤巳一郎一行人来到中国,进行友好访问。

当一行人来到南京博物馆时,工作人员对这枚失而复得的广陵王玺进行了详细介绍。但近距离看到龟钮金印的一行人都感到无比震惊。因为这枚龟钮金印与日本的蛇钮金印在纹路、雕刻手法和印章的字体上,都有着很高的相似度。就像是被一个人做出来的。

而这枚龟钮金印正是汉光武帝赐给广陵王的,照这么说的话,日本发现的那枚蛇钮金印确实是汉光武帝赐给日本的。

百年谜题 终于得解

1981年6月,回到日本的加藤巳一郎一行人对于南京博物馆里的“重大发现”非常激动,并在《中日新闻》报刊上进行了相关报道。日本史学届追寻了近两百年的真相,终于浮出水面。

报道一出,日本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都转发了“广陵王玉玺”的新闻,并且公开称这枚金印成功解开了困扰日本两百年的谜团。

这两枚金印的对比不仅成功地让日本弄清了蛇钮金印的来历。同时也帮助我们印证了《后汉书》里史料的可靠性。南朝刘宋时期,我国历史学家范晔编撰了《后汉书》,里面记载着许多东汉历史。

而这两枚印章的来源经证实后与《后汉书》记载的史料是相符的,这就从侧面印证了《后汉书》里史料的可靠性。

得知《后汉书》里史料的可信性后,我国的史学工作者在进行研究调查时,也就能积极参考相关史料,有利于推动考古的发展。

江苏周女士捡到1700元(江苏姑娘捡到一金印引起日本轰动)(6)

《后汉书》

拾金不昧 荣获嘉奖

农村姑娘陶秀华夫妇在捡到“大金块儿”后拾金不昧,选择及时把它交给了南京博物馆,这对于我国的考古学者和史学研究者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鉴于陶秀华夫妇这种心怀祖国,拾金不昧的高尚行为,南京博物馆的相关人员为陶秀华夫妇送出了嘉奖和感谢金。

农村姑娘陶秀华在面对偶然捡到的金印时,虽然内心也有过把它据为己有的想法。但在丈夫的认真劝说下,还是决定把它交回南京博物馆,让金印在国家那里发挥着更加深刻的作用。

相比起陶秀华,那些盗墓贼们毫不顾忌,偷偷潜入墓穴,不但偷走了很多文物,还对墓穴造成了很大的毁坏。这种只顾个人利益,损坏国家文物的行为不禁令人十分气愤。

文物就是流淌的历史长河里,很幸运被冲到岸上的一两颗石子。因而每一件文物能够留存至今,都属实非常不易。除了珍贵的史学研究价值,每件文物背后更是一段回不去的旧时光,甚至是一个令人感触颇深的故事。

江苏周女士捡到1700元(江苏姑娘捡到一金印引起日本轰动)(7)

广陵王玉玺

因而我们不但不能损坏文物,更应该珍惜和保护文物。让文物们在不断向前奔流的历史长河里和往事相互印证,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和感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