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格局,大融合。

第十一届健康中国论坛将于2019年1月8日上午在北京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院长胡盛寿应邀将出席论坛并作主题演讲!

第十一届健康中国论坛嘉宾名片:

生命科学家排行榜(不可想象的科学家)(1)

胡盛寿,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院长

分享环节:大会“大格局论坛”

很多人对胡盛寿院士的最初印象,来源于他对中国心外科事业发展的突出贡献和对心血管防治事业的推动,他推动成立并领导的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对中国乃至世界心血管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其实胡院士对医学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智慧医疗和健康大数据等业内热点保持着敏锐的思考。

对于心血管事业及中国医学的发展前景,胡盛寿院士曾建议,原创的基础和转化医学研究是创新发展的基础支撑;增加中国设计和中国制造给医生和患者更适宜的产品;充分利用大样本临床队列优势制定符合国情的“临床路径”和“质控体系”;培养造就“新一代”心外科医师任重道​远

对于中国医学思维的转变,他曾解释说,一直以来,中国的医学教育往往更重视医生的动手能力,把医生培养成了“技工”,这一点在外科尤为明显。而中国的医生应该是临床和科研兼顾的科学家,更深入的理解患者健康的各个方面,包括生活质量的重要性

对于当下很热的智慧医疗,胡院士也有很深的思考。在胡盛寿院士看来,尽管医疗人工智能公司不断涌现,医疗融资热度持续高涨,然而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距离实际落地应用还有一段距离,这源于智慧医疗的产业链条中的三个重要环节:研发、应用、评价监管。而智慧医疗的突破点就在于改善我国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

美国耶鲁大学心脏病学教授Harlan Krumholz教授早在2008年便与胡院士合作,他评价胡院士说:“胡院士既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外科医生,也是一个高产的科学家,同时还是一个顶尖医疗机构极富远见的领导者,对未来中国医学的发展方向有着重要的影响,能同时兼顾这么多方面,这在常人看来简直不可想象②。

在2019年1月8日人民网、健康时报举办的第十一届健康中国论坛上,胡盛寿院士将带来怎样的精彩发言呢?对医疗、对医学、对产业有什么新的思考呢?是否对智慧医疗和健康大数据有进一步剖析? 敬请期待!

生命科学家排行榜(不可想象的科学家)(2)

第十一届健康中国论坛报道组

咨询电话:010-65369676

① 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2018年会报告

② 《柳叶刀》专访胡盛寿院士

③ 文章观点来源胡盛寿院士在2018深圳国际BT领袖峰会上的发言

(健康中国论坛新闻报道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