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是个神奇的电影年,中外电影在这一年如同井喷一样的爆发了,迸发出非凡的活力,佳片如云特别是后来互联网的普及,让世界各地的电影爱好者们,原本在各自的轨道上独行,网络却把大伙带到了一个电影大茶馆里,一番寒暄后,竟然在1994年的电影中找到了许许多多共同的话题,为人乐道,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父与子400字观后感?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父与子400字观后感(以父之名观后感)

父与子400字观后感

1994年是个神奇的电影年,中外电影在这一年如同井喷一样的爆发了,迸发出非凡的活力,佳片如云。特别是后来互联网的普及,让世界各地的电影爱好者们,原本在各自的轨道上独行,网络却把大伙带到了一个电影大茶馆里,一番寒暄后,竟然在1994年的电影中找到了许许多多共同的话题,为人乐道。

大家如今提及的那一年的电影,有欧美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阿甘正传》、《杀手里昂》、《低俗小说》,中国电影像香港的《大话西游》、《东邪西毒》,台湾的《饮食男女》,当然更少不了凯哥导演的《霸王别姬》和张艺谋的《活着》。无一不是如今电影迷们的谈资,豆瓣高分区的楚翘。仿佛单凭1994年这一年的佳作,就顶上了一百多年电影艺术发展以来的半壁江山了。

但是,有一部电影,相对于上面的作品来说,却被大众低估了,或者说比较小众了,网络上对他的评价不可为不高,可是看过的人相对较少。

这就是电影《以父之名》,或者叫《因父之名》,这部电影是1993年年底上映的,1994年角逐第66届奥斯卡奖惜败于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的名单》。

单就这两部电影来说,我总结了几个异同点,《辛》的背景是二战宏大的题材,《以》是北爱尔兰共和军的背景。《辛》是讲述犹太人的苦难,纳粹对他们的残害、屠戮,《以》描写的仅是男主角和几个朋友被英国腐败的警察和司法机构的迫害。《辛》中辛德勒为了救下更多的犹太人,周旋于纳粹官员之间,可谓是想尽了办法,耗尽了钱财,《以》中的女律师,同样为了拯救被冤狱的人们,也是多方取证,殚精竭力,与“敌人”斗智斗勇。

相比较另一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同样是冤狱题材的,《肖》更像是一部成人的童话故事,比较《以》剧的凝重来说,《肖》剧的深度和现实意义远不及《以》剧。

《以父之名》中,男主角是一个北爱尔兰人,一个小混混,不良青年,他也确实秉承了混混的虚名,偷鸡摸狗,游手好闲。同时还交有不三不四的朋友。因为偷东西被爱尔兰共和军的人给抓了关进了小黑屋。此时,男主角的父亲登场了,父亲是一位普通人,一个小职员,听说了儿子被抓,马上去找共和军理论,军爷,咱们都是乡里乡亲的,您开个面儿,千万别跟我的这个倒霉儿子上纲上线,他就是个混不吝,您共和军有更伟大的事业要干,我这个孩子我还是带回家教育教育吧,不给你们添乱了。一番说辞,共和军还真就把人给放了。回到家,儿子也没对老爹感恩戴德,和千千万万个处于叛逆期的青年一样,跟自己的父亲关系也不怎么样。老爹说你也别在家乡给我丢人现眼了,咱们家首都有亲戚,你去伦敦投靠他们,在那里混个事由吧。儿子正好也不想在家待着,和朋友一起去伦敦了。又在伦敦认识了几个嬉皮士朋友,反正都是一路货色,弹琴哈麻,乐在其中。结果就是稀里糊涂的卷进了一起共和军制造的爆炸案,一干人等都进了局子。父亲得到了消息,也来到了伦敦,结果和亲戚们一起,也全进去了。还被扣了个大帽子,制造爆炸案的恐怖分子以及恐怖分子的后勤支援团队。这些人的心中不知多少个“草泥马”飘过。迫于英国民众的压力,警务人员破案心切,在局子里就是刑讯逼供,把人折腾得够呛。在大英帝国孔武有力的国家机器的淫威下,众人被屈打成招。法庭上也是走个过场,全都被判了N年的徒刑,简直是荒诞至极。

这就是本片的前半部分,如果看这部电影的话,真的是很压抑很压抑,特别是警察审讯部分,给人的感觉就是两个字——绝望。我之所以用很诙谐的手法描述电影的这部分内容,就是为了缓和一下电影紧张的气氛。

皮特.波斯尔韦斯特和丹尼尔.戴.刘易斯,在本片中分别饰演父亲和儿子,演员的演技我作为一个外行就不说了,像丹尼尔.戴.刘易斯已经有三座奥斯卡最佳男主演的小金人来加持还有什么可说呢。我只想说,有的人是明星,有的人是演员,有的人是艺术家,而这两位绝对可以称为艺术家。

父子开始了漫长的上诉,同时他们的牢狱阶段也随之开始了。儿子依然是自暴自弃,而父亲就像是一盏明灯,一盏希望的灯火,对儿子好言相劝。后来,真正的爆炸案的制造者,真正的恐怖分子,爱尔兰共和军的成员被关押到了这座监狱,儿子却和这个家伙走得很近,直到儿子看到这个人当着自己的面儿杀死了一个狱警,一个活生生的人在自己眼前被烈火吞噬。此时此刻,儿子终于意识到,自己还算一个正直的善良的人,自己不能够和杀人犯为伍,终于选择和自己的父亲站在了一起。

此时,一切都不晚,即使父亲在一个深夜哮喘病发,孤独的死去也不晚,父亲这盏灯火熄灭了,儿子却已经脱胎换骨,自己成长为了一盏明灯。狱友们把报纸点燃扔出窗外来祭奠这位坚强的父亲,燃烧的纸张纷纷飘落形成了火雨,伴随U2乐队激荡的琴声,这个片段,我觉得是本片最精彩的部分。

再回到监狱外,艾玛.汤普森饰演的女律师,抽丝剥茧的调查取证,面对不公的司法机关的层层阻扰甚至威胁也毫不退缩。勇敢的女律师最终抓住了一个敌人小小的失误,扭转乾坤,反败为胜。结尾的法庭上迎来了本片的最高潮,十几年的冤狱生涯,终于自由了,虽然公正来得太迟了,但总归还是来了。

我对于这部影片来说,最早了解的是他的音乐,《YouMadeMetheThiefofYourHeart》这首歌,演唱者是爱尔兰光头女歌手希德尼.奥康纳。不幸的成长经历、刚烈的个性,美丽的容颜,和那份玩世不恭、绝不随波逐流的态度,由她来演绎这首歌再合适不过了。

二十多年过去了,经典依然是经典,不会因为时光的流失而被遗忘,简单的讲述了这部电影,也是希望更多的人来欣赏一下这部优秀的作品。因为这样的故事,无论古今中外都发生过,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如果是你遭遇了类似的冤狱你又能做什么呢?这是我在观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扪心自问的一个问题。但是在我看来,除了保持自己的善良之外,我却什么都做不了。(文 李建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