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于长洹 东莞报道 春节假期刚过,位于东莞市东坑镇的凯励电子厂内,400多名员工已经到岗,生产线上一派忙碌景象“现在,我们的订单已经排到了4月份” 凯励电子厂副总经理易建军说,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东莞发工资早的工厂有哪些?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东莞发工资早的工厂有哪些(东莞节后开工忙)

东莞发工资早的工厂有哪些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于长洹 东莞报道 春节假期刚过,位于东莞市东坑镇的凯励电子厂内,400多名员工已经到岗,生产线上一派忙碌景象。“现在,我们的订单已经排到了4月份。” 凯励电子厂副总经理易建军说。

这段时间,凯励电子厂上下都异常忙碌。一方面,要抓紧赶制不断被客户催促的订单,另一方面,面对用工缺口,企业需要全员参与招聘工人。

春节过后,“世界工厂”东莞加快复工复产。跟往年一样,春节后的招工旺季也如期而来,企业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招聘新员工。为了保障企业招工用工,东莞市相关部门春节后也打出了政策组合拳。

技工需求大

在位于沙田镇的富加宜连接器(东莞)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该企业负责人介绍,目前各条生产线都已实现满负荷生产。

今年一季度,富加宜实现“开门红”。目前,企业正抢抓时间,自春节假期后就迅速开足马力生产,所有生产线都已经开动起来。

富加宜连接器(东莞)有限公司人事经理表示,企业员工返岗率已远超九成,由于今年的生产比较忙,春节期间企业采取发放过年大礼包、食堂加餐等方式,对留厂生产的员工进行奖励,奖励金额超过100万元。

刚刚过完春节,凯励电子厂也已经全面复工。“现在,我们的订单已经排到了4月份,今年订单比往年会有一定增长,工人们正在加紧赶制。”易建军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

每年春节后,易建军必须要投入最多的精力去招工。“跟往年一样,春节前有一批员工选择离职,目前我们企业的用工缺口在50—100人。”易建军说。

这几年,易建军观察到了新一代劳动力观念的改变。“现在,我们企业25岁以下的工人已经占到了八成左右,这些年轻人的观念已经发生很大改变,很多年轻人不想进工厂了,这对企业的招工提出了挑战。”

另外,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发现,企业对技术型工人的渴求也在逐年加大。近年来,广东制造业加快迈向智能制造,虽然降低了企业对大量普工的依赖,但对技能人才需求大幅增加。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林江表示,懂得智能化设备的技能型人才,会是未来转型之后智能制造业最“缺”的人才。当前,广东制造业技能人才呈现出“三多三少一稀缺”的状态,即低级多、高级少、大龄多、青年少、单一技能多、复合技能少、新兴产业技工严重缺乏的情况。

为了能招到合适的技术型工人,东莞不少企业也出台了一系列的奖励举措,通过“真金白银”投入招工。

吴先生在东莞经营着一家电子企业,节后刚复工,他就发动全厂员工行动起来。除了到招聘点设立摊位外,吴先生也鼓励员工介绍老乡入职。他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介绍,如果介绍一名熟练技工入职,介绍人最高可以获得2000元的奖励。

政策组合拳保障招工用工

对于制造企业的招工问题,东莞多家企业负责人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以95后、00后为代表的年轻人,就业观念已经发生很大改变,许多年轻人不想进入工厂,而快递、外卖和网约车等互联网服务业快速发展的当下,年轻人有了更多选择。

90后正逐渐成为用工市场的主力人群,他们除了对薪酬有要求外,往往还有其他个性化需求。面对这一群体,企业不得不调整招聘方式和思路。

90后工人许多为高中、大专学历,基本能够熟悉招聘过程中企业提供的薪资计算模式,因此对待遇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对薪酬体系的设定,正变得越来越细化。

在东莞一处招聘点,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发现,在招工简章上,企业除了列明工资外,还要列出额外的补贴,对于节假日加班的工资如何计算也详细列了出来。

年轻员工对工作和生活环境都要求更高,对住宿和餐饮都有更高的需求,很多企业都在招工启事上列明了其他的福利。“宿舍每间8人,配有热水、空调、免费wifi、独立卫生间,公司自主经营食堂,给每一位员工提供健康营养的伙食,并定期安排加餐。”一家电子厂在招工简章上如此写道。

春节后,东莞怡合达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也迅速复工复产,截至2月8日,该企业打卡到岗员工有1671人,返岗率超86%。怡合达春节前推出了一系列暖心措施,不少员工选择在莞过年,这大大地加速了企业年后的复工复产。

该企业负责人介绍,随着业务增长,企业规模逐步扩大,近期计划新增各类岗位数量约400个。在职能部门的协助下,近期公司将通过互联网招聘APP、现场招聘会等途径,以线上 线下双线招工的方式,补齐用工缺口,解决用工问题。

为了保障企业招工用工,东莞市相关部门春节后也迅速行动起来。例如春节假期后,东莞持续深入推进“春风令”就业用工服务保障行动,全力以赴确保全市就业用工形势稳定。

今年,东莞市各镇街将陆续推进“就莞用”广场建设,致力于打造“服务群众求职、促进用工建设、塑造就业生态、释放城市温度”的“一站式”人力资源综合服务平台。每个“就莞用”广场均设立了政策宣传区、招聘信息发布区、企业用工建设及服务区。

面对制造业的招工问题,林江表示,一方面,相关部门可联同企业开展相关的技能培训,提升员工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企业也需要积极转型升级。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已经不可避免,通过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盈利空间,才能更好地留住人才。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