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再次被吐槽上热搜。

宋仁宗和清平乐谁更厉害(抹黑曹评洗白仁宗)(1)

一为人设崩塌,贤明的曹皇后对徽柔婚后被家暴无动于衷,自诩疼爱女儿的宋仁宗也在她的婚事上一意孤行,两人的行为与人设很难自洽。

宋仁宗和清平乐谁更厉害(抹黑曹评洗白仁宗)(2)

二为改编争议,原著中被宋仁宗以家族胁迫不得不向权力低头的曹评,剧中却在仁宗提出条件之前率先“怯弱”,主动放弃徽柔。

宋仁宗和清平乐谁更厉害(抹黑曹评洗白仁宗)(3)

前者的争议自《清平乐》播至三分之一时便已经出现,曹评这个角色的改编却是新的不满,对原著粉来说更是“意难平”,认为编剧故意抹黑曹评以洗白男主。

在七话来看,《清平乐》改编之后大量角色性格与行为左右互博,总是浮于空中的感觉的确很拉低了故事质感,这种情况在已经下线的张贵妃身上便有明显体现。

宋仁宗和清平乐谁更厉害(抹黑曹评洗白仁宗)(4)

论骄纵跋扈,她不若《甄嬛传》里有背景的华妃来得肆意霸气,论一腔赤诚的小女儿热情,又因夹杂了性格缺陷显得不那么单纯。

最终,角色的戏剧化少了点魅力,真实感又缺了点分寸,与前辈华妃相差甚远。

但关于曹评的“抹黑”与仁宗的“洗白”这一改编,其实很值得推敲。

宋仁宗和清平乐谁更厉害(抹黑曹评洗白仁宗)(5)

曹评与仁宗的变与不变

曹评放弃徽柔这段剧情与原著相比有两个变动。

一是删除了曹评亲自向徽柔解释放弃爱情的原因。

宋仁宗和清平乐谁更厉害(抹黑曹评洗白仁宗)(6)

没有曹评第一视角的解释,让徽柔看起来像是被“渣男”辜负,曹评在仁宗面前的一番表态直观上更有“懦弱”之感,徽柔本人定义的“不值得”也很虐心。

二是改变了仁宗对曹评与徽柔爱情的态度。

宋仁宗和清平乐谁更厉害(抹黑曹评洗白仁宗)(7)

电视剧里仁宗虽然气愤于两个小儿女的私相授权,却也为了女儿最终选择妥协,原本打算给曹评一次机会,但曹评却在他开口之前率先放弃。

而原著中的仁宗对待这段爱情并没有妥协之意,他是一直不同意曹评成为驸马的,甚至还怀疑两人在一起是皇后与曹家、张茂则等人的合谋算计。

宋仁宗和清平乐谁更厉害(抹黑曹评洗白仁宗)(8)

因为曹评的“无解释”与仁宗的“妥协”,让原本纯粹被父权、皇权摧毁的爱情有了性质变化,这是原著粉最大的不满,但两版故事还是相通的。

电视剧采用了一个比较委婉的视角来刻画曹评的抉择,在他与徽柔的私情曝光后,仁宗有一个举动,他派了皇城司监控曹家。

宋仁宗和清平乐谁更厉害(抹黑曹评洗白仁宗)(9)

还记得上一个被皇城司监控的官员是谁吗?是被诬陷谋反的石介。石介最终的结局是背负莫须有罪名抑郁而终,这让曹评不得不对现实进行灾难化解读。

宋仁宗和清平乐谁更厉害(抹黑曹评洗白仁宗)(10)

他在仁宗面前的“怯弱”除了表达出配不上公主的态度外,还连续提到三个“不要怪”,不要怪姑姑、曹家和他的妹妹,这已经暗示了他的放弃公主的根本原因。

宋仁宗和清平乐谁更厉害(抹黑曹评洗白仁宗)(11)

在他的思维里,他对徽柔的爱情伤害了所有的家人。

“我爱公主,但更爱我的家人”。

曹评放弃爱情的原因其实与原著相同,只不过小说与电视剧选择了不同的表现手法,前者更加直接有冲击力,后者却需要观众耐心思考才能理解。

宋仁宗和清平乐谁更厉害(抹黑曹评洗白仁宗)(12)

弄清了电视剧中曹评的行为原因,便可以发现他的本性并没有被改变,编剧真正改变的是想通过这段失败的爱情呈现人们“心”与“行”的偏差。

仁宗的“真爱”与曹评的“误解”

当仁宗听到曹评为姑姑、家人求情时,他的反应是无语:我没怎么样啊?

宋仁宗和清平乐谁更厉害(抹黑曹评洗白仁宗)(13)

在仁宗眼里曹评的求情是笑话,因为他视曹皇后为精神伴侣,不仅不会因为曹家的错误牵连对方,还背地里帮曹皇后解决过很多危机。

他与不会惩罚曹家,因为他对臣子的问题一向很宽容,与此同时,他也不是一个不讲情分的父亲,对待徽柔的爱情他是愿意妥协的。

那么,为何曹评会认为仁宗要伤害他的家人?

因为,仁宗给了他这样的印象。

宋仁宗和清平乐谁更厉害(抹黑曹评洗白仁宗)(14)

仁宗爱曹皇后,却不断纵容张贵妃挑战皇后权威,甚至在她死后不顾文官的反对与曹皇后的颜面追封张贵妃为温成皇后。

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仁宗厌恶曹皇后,甚至曹皇后本人最初也是这样的想法,即使两人互通心意后,她潜意识里也不敢相信仁宗真爱她。

剧里仁宗虽然没有刁难曹家,但他对两位皇后家族的态度明显不同,他破例为温成皇后家人升官,却没有给过有实力的曹家特殊恩典。

宋仁宗和清平乐谁更厉害(抹黑曹评洗白仁宗)(15)

这种日常不平等的态度与待遇,以及安排皇城司监控曹家的命令,让曹家不得想:仁宗是不是要借机废后、打压曹氏一族?

人们对一个人的印象,是根据行为与客观信息来判断的,毕竟大家没有窥探他人内心的上帝视角,观众再认可仁宗对妻女的爱护,也不得不承认他的行为与想法相背太久。

仁宗行为与内心想法相背到什么程度呢,连贴心小棉袄徽柔也不相信他会善待曹家,所以她才会说出“你毁曹评,我杀你唯一的女儿”这种诛心的话。

宋仁宗和清平乐谁更厉害(抹黑曹评洗白仁宗)(16)

这句话不是徽柔恃宠而骄或任性,而是根据仁宗态度做出的判断。

在她眼中,仁宗同样是爱张贵妃不待见曹皇后,毕竟,她唯一一次任性与张贵妃争宠,得到的只是父亲对张贵妃几句不痛不痒的训斥,以及给张的伯父加官进爵。

宋仁宗和清平乐谁更厉害(抹黑曹评洗白仁宗)(17)

仁宗行为与真心的不统一,最终导致了曹评与他的一段不同频对话,曹评感受不到仁宗的“爱”,仁宗不理解曹评的“惧”。

于是,一段原本应该皆大欢喜的爱情,便在彼此遗憾中落幕。

不能互通的情感:真心需要真行动

编剧将原著中仁宗的猜忌与强权修改成曹评、徽柔对仁宗真心的误解,与原著想表达的内核有同样的精彩,也更加有现实共鸣。

行为与内心不统一的仁宗,不正是现实中常见的吗?尤其是现代的父母。

《请回答1988》里德善控诉父母偏心,她给出的每一个理由都是父母的日常行为,比如父母为了省钱让她过姐姐的生日,比如饭里没有荷包蛋。

宋仁宗和清平乐谁更厉害(抹黑曹评洗白仁宗)(18)

如果没有偏爱,为什么总是习惯性给出差别待遇呢?

七话有一位单身朋友,一开始父母安排相亲时,她是很开心的,但她只要表达出对相亲对象不满意的言语,都会受到父母强势反驳。

久而久之,她发现了一个规律,所有相亲对方在父母眼中都是完美人选,只有她配不上对方,没有对方配不上她。

于是她开始恐惧,她担心婚后如果遭遇家暴、背叛,父母也会认为是她的问题。

当她表达出自己的担心时,父母很气愤,我们当然是要护着你的,你怎么能这么想我们呢?可既然爱护女儿,为何总是习惯性贬低她抬高男方呢?

《清平乐》中仁宗的态度,与以上父母大同小异,对待徽柔的婚姻更是如此。

宋仁宗和清平乐谁更厉害(抹黑曹评洗白仁宗)(19)

在他的认知里,要给徽柔找一个能让她幸福一生的伴侣,选择李玮是因为李玮对徽柔的情意,以及他表现出的才华。

但是,仁宗的行为更倾向于告诉周围人,他就是希望徽柔嫁给李家的人。

抛开徽柔意愿,抛开他对曹评的不良印象,仁宗从计划给徽柔选择夫婿时,他心中的人选自始至终只有李玮一个,从未考虑过他人。

宋仁宗和清平乐谁更厉害(抹黑曹评洗白仁宗)(20)

即使不满意曹评,世家公子里还有许多可选择的对象,比如晏殊的小儿子宴几道,论家世、才情与样貌,他难道不是一个好人选吗?

宋仁宗和清平乐谁更厉害(抹黑曹评洗白仁宗)(21)

但在徽柔一再表现出对李玮的抗拒时,真正重视女儿幸福的父亲应该会倾向寻找更合适的人,而非要求女儿一再妥协。

所以,徽柔从父亲的态度里认定自己是一个“礼物”,当她被丈夫家暴时,甚至不敢当面向父亲求救,她不相信父亲会保护她。

宋仁宗和清平乐谁更厉害(抹黑曹评洗白仁宗)(22)

这才是最让人揪心的场景,父亲从心里将女儿视成珍宝,却用行为将女儿物化成一个任人凌辱的“礼物”,最爱的人带来最难平的苦。

影视剧里行为与内心不符的人们会反思,就像《请回答1988》里的父亲一样,他会为自己第一次当父亲的不及格向孩子道歉,用真实的行动改变自己的错误。

宋仁宗和清平乐谁更厉害(抹黑曹评洗白仁宗)(23)

但现实生活中呢?恐怕大多数人都会如仁宗一样只会沉溺于真心得不到理解的痛苦,难以意识到自己只有真心,没有真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