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写在前面的话:孩子不是不会跳绳,只是没有找到方法

跳绳为什么一定要练呢?因为它是一个从小学甚至中考的必考项目。

我们当年在孩子5岁2个月、还是幼儿园中班的时候,就开始被迫练跳绳了。可惜练了1学期,还是垫底状态…只能向前跳一个,还是轮着大胳膊甩绳….

老师经常点名,让孩子多练、多练就能好。可是你知道吗?没有方法或者方法不对的努力就是在白费时间。强迫的结果就是,最终孩子根本不想练跳绳,而且没有一点信心。

当孩子在经历成长中的低谷时期,我们肯定不能坐以待毙。除了鼓励和安慰,最重要还是要帮他们找到方法。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内驱力。于是,趁着疫情期间,我亲自操刀,仔仔细细观察了孩子在跳绳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设计了小游戏,才把问题一一突破。

纠正了之前的错误跳法,从一次只能跳1个,3周后逆袭到能连续跳到54个….成了班里的第一。

有了成绩,看到了自己的进步。孩子的信心一下子就上来了。而且还爱上了跳绳。上了小学之后,还参加了年纪的跳绳比赛。

所以你会发现,孩子有的时候不能进步,并不是因为他们不够努力或者天赋不够,而是因为他们没有找到方法。那父母的作用,就是脚手架。帮他们一路去搭梯子。他们每进步一点,就给他们鼓励和支持。

这样才叫“相伴和共同成长”。

二、想要让孩子跳好绳,选对跳绳很重要

教孩子学跳绳,选对绳子非常关键!

但这跳绳怎么选,其实很有学问。

早前我们就在这方面吃了大亏,随随便便在某宝上买一根软绳就让孩子练,结果孩子累的满头大汗,动作不标准,进步比牛还慢。

儿童零基础学跳绳动作练习(如何教孩子学跳绳)(1)

直到后来我才发现,原来给小朋友选跳绳,其实很有讲究。

从绳子的硬度来说:一开始我们用的是软绳,孩子一直用大臂甩,很费力!等到后期可以连续一下一下跳的时候,我才换成硬绳子。然后这跳绳技能一下子飞跃了。所以这绳子选对了,绝对可以助力。建议大家可以准备一条稍微硬一点的绳子。玩游戏的时候用软绳子,这样打到身上不会太疼~

绳子的种类:

我们目前一共跳过4种跳绳,分别是竹节绳、软线绳、细手柄的硬跳绳和这种粗手柄的硬跳绳。

综合体验下来,细手柄的比粗手柄的好跳,硬绳子比软绳子好跳。

儿童零基础学跳绳动作练习(如何教孩子学跳绳)(2)

儿童零基础学跳绳动作练习(如何教孩子学跳绳)(3)

如果要找最好跳的,那一定要选:细手柄 硬绳 不打结 ,满足这三种情况,那基本没问题。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粗手柄的硬绳,号称不打结。但是,针对6岁之前的小朋友,他们的手小比较小,细手柄更适合抓握,粗手柄拿不住,很容易甩出去。而硬绳子略有重量,不容易打结、好甩也不费力。孩子上手后很快就能跳的又多又好;

选绳子不打结、不打弯是必须的,不然费时费力不说,孩子跳几下还没学会就先被绳子弄烦了。

儿童零基础学跳绳动作练习(如何教孩子学跳绳)(4)

但要强调一点的是:我本人不主张违背幼儿发育规律的强迫行为,也不建议低幼孩子过早过猛的练习跳绳!所以,学龄前的孩子,家长请根据孩子自身情况,量力而行。不要强迫,也不要打击。因为本身跳绳,是一年级的要求;再一个,孩子确实需要”发育到那个程度”,才能够轻松掌握跳绳的正确跳法,如:用前脚掌着地发力…不然,在还没有到达那个“度”的时候,孩子就会出现一直”全脚掌跺脚使劲“跳的动作。这是非常正常的,千万不要去强迫他们去用脚尖轻跳。因为即便你要求,孩子也做不到”!所以量力而行就好!

三、教孩子学跳绳之前,必须要先练好的2个小游戏

根据我的经验,教孩子学跳绳之前,有2个小游戏必须要先练。但是一般不太会教的老师教娃跳绳是这样的:

——把绳子甩到面前,然后向前跳一步;

或者甩过绳子到脚丫,脚丫抬起来踩过绳子,然后再甩胳膊。

按照这样的方法,因为你会发现,孩子跳绳中,会出现以下这些问题:

甩一下绳子然后向前跳一大步的;

只会甩绳子但找不到节奏、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该起跳的;

只会抡大臂甩绳不会使手腕用力的;

压根不会甩绳子的;

一个一个跳但不会连续的;

甩绳后蹲着跳的…

出现这些问题,都是因为孩子学跳绳的顺序不对!想要学好跳绳,先要会玩游戏。因为练跳绳其实很枯燥,让年纪小的孩子配合很有难度。所以我发明了2个小游戏,在小朋友在玩的过程中既能保持“原地跳”,又能“夹住胳膊甩手腕”。这两个游戏坚持练习,以上各种问题,基本都可以解决。要说一下,游戏名字我自己起的,你们自己用的时候可以变。

1、 定定蛙游戏

孩子在跳绳的时候,总是找不到方位,一会前一会后的。或者没有信心,根本不想练跳绳的,可以先玩这个游戏。

操作:让孩子加装当做一只小青蛙,站在某个固定的格子圈圈里,空手不拿绳,夹住大胳膊,仅仅晃动小臂假装做甩绳动作,站在那里练习原地跳,一旦不小心跳出了格子,小青蛙就要被站在对面的假扮怪兽的家长吃掉…

注意:定定蛙游戏要多玩多练,并且注意节奏。跳的时候速度不要快,就和普通跳绳一样。让孩子通过反复练习原地跳,先找到真正跳绳的节奏感,训练定位感!

2、甩鞭子游戏

这个游戏同样是一个假跳练习,但是加上了甩绳的动作。为的是帮助孩子提高手眼协调能力、解决甩绳 节奏不合拍的问题。

操作:先将跳绳的两个手柄合并起来,用一只手抓着。单手拿着绳子,夹住大胳膊,只晃动小胳膊来甩,绳子打到地上一下,就起跳一下。连续进行练习,边甩边跳,找到节奏感,体验假装跳绳的感觉。

注意:这个过程,必须要双手轮流进行。通常先用右手练习,然后换左手。

在练习过程中,你会发现孩子甩着甩着绳子就会卷到手腕上去了,这是因为孩子还没有学会用手腕的力量,多练几次就会好!

当绳子完全不会缠在手腕上的时候,他的手腕甩绳力量就差不多了!

双手轮流进行,是要孩子找到甩绳的左右平衡感。因为做这个练习的时候,有的孩子明明右手甩的挺好,但一换到左手,就完全不会了!这种情况,就需要多练习用左手甩绳!否则,就会容易出现左右手用力不均,甩出来的绳圈不成对称的情况。所以,两只手都要练!

对了,一开始练习的时候孩子手腕掌握不好力度,会习惯性的用大臂来甩绳,这样就容易打到脚,所以在练习的时候要时刻提醒孩子夹住大胳膊....实在不行,在胳膊底下夹一张纸片来练习,多练几次就会越来越好。

上面2个游戏练习好了,就可以开始真正学跳绳了!

四、孩子跳绳过程中出现的这些细节问题,可以这样纠正

孩子在学跳绳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小问题。通常下面四点最常见。

1、只会用大胳膊甩绳子的

在学跳绳一开始,孩子是会习惯性用大胳膊甩绳跳的,而且甩一下跳一下。不要着急,这个动作先连续练习几天,慢慢这个一下一下跳的速度就会变快。当出现这个苗头的时候,要多多鼓励孩子,同时继续练习之前的2个小游戏!先鼓励他们试着连跳2个、连跳3个…甚至更多。看到孩子有进步,赶紧趁热打铁,把目标设置为5个,然后2个2个往上加。孩子看到自己进步了,会更有信心。也愿意多练!

同时,在跳的时候,家长要时刻提醒孩子“大胳膊要夹紧!”只要发现孩子忘了,就提醒他们。如果还不行,可以试着在孩子胳膊底下加一张折纸,帮他们有意识提醒自己动作要规范。

2、用全脚掌在地上跺着跳绳

这个动作看着很笨重,但其实是正常现象。尤其是对于6岁以下的小朋友没有必要强迫他们。大一点的孩子,只需要告诉孩子,假装让自己飞起来,试着用前脚掌踩地,让身体变得更轻就可以了。

3、双脚距离过大,跳着跳着腿就弯了的

这种情况,家长站在孩子前面可以做一个“收”的手势,孩子一看到这个手势,就知道自己应该双脚并拢,保持正确的姿势~

4、撅着屁股蹲着跳的

这点大家不要笑,很多初学的小朋友都会出现类似的问题。

方法有2个:

1)让孩子跳绳的时候,双眼盯住一个目标点。比如大人可以站在孩子对面,指着自己的额头或头顶,让孩子盯着,保持住。这样孩子在跳的时候会尽量保持拔高的姿势,避免跳着跳着就蹲下。

2)手势 口头提醒。比如当你发现孩子的腰开始弯了,立马伸手做出一个伸直向上的手势,同时喊出“保持一条线”,这样的口令。孩子就会意识到自己要调整姿势,身体挺直,向上升,收屁股,保持一个动作~

小结:上面的4个细节问题解决之后,孩子的跳绳就可以出山了。整个训练过程每个孩子不一样,比如我们用了3周的时间,并且前2周都处于一下一下跳的状态,到了第3周,换了新跳绳,一下子进步很多,一开始连续跳6个,到第二天连着7个。我当时给他定了个小目标,当月完成10连跳..结果到了第三天就超过了10个,后几天每天以10个递增,后来最高纪录到了54个…全靠最后一周的练习才出现质变。

所以家长们不要着急,基础好的孩子,可能会进步的更快~还是那句话,孩子学不好,不是能力不行,只是方法没找对。只要方法好,勤奋练习,都能搞得定!记住这句话,还给孩子更多的信心!

想要假期练好跳绳的宝宝们还来的及,如觉得看文章太繁琐,我也把相关教学视频同步到了某书和某音,大家直接搜我的名字“文默默”就可以了~

希望这一期的干货,能帮助更多在跳绳上苦苦挣扎的小朋友!

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