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电影经典烂片(华语烂片的天花板)(1)

《魔兽》热映了几天后,评价也开始走向两极化。

普通观众还是幸运的,你们已经避开了看到极端烂片的可能。只希望那些不断接触极端烂片的电影界同行,还能保持正常的审美及价值观,还能等到华语电影精彩纷呈的那一天。

文/电子骑士

我发过这样一条微博:“发现好莱坞烂片与国内烂片的最大区别是:前者是你能看出这里不好那里有问题,此处过火别处薄弱;后者让你惊叹——居然处处皆烂得如此千疮百孔浑然天成,好像面对一只烂透的水果,想尝一口都无从下嘴,唯有全部吐掉还得漱口!(我指的不是那种无名之辈的小烂片。)”很快转发就超过了300次,点赞也有100多——对于一个小V来说,这已经是很高的转发量了,可见网友确实深受国产烂片之苦。

虽然一直不太喜欢用“烂片”这个词来形容一部电影,觉得它太粗暴、简单、情绪化,有种否定一切的味道。但有时,除了它你还真找不到合适的词来代指那些粗制滥造、逻辑混乱、情节幼稚、表演夸张的众多华语电影以及部分好莱坞影片。

好莱坞电影经典烂片(华语烂片的天花板)(2)

国内电影烂片如云,看到一部好片的难度,不亚于沙里淘金。

好莱坞烂片,烂得有迹可循

去年放映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捉妖记》、《煎饼侠》三部电影口碑和票房都非常好,让人觉得眼前一亮,华语电影似乎终于出现了一个“小阳春”时期。但认真评价,这三部电影也没出色到何等超凡的地步。

今年接连出现的烂片,《三打白骨精叶问3》、《奔爱》、《我的特工爷爷》、《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等等,足以说明所谓的国产电影“雄起”只是炒作,未来大家依然得继续看烂片,在成堆的烂菜里挑几片相对新鲜的叶子。

好莱坞出产的烂片其实也不少,但他们的烂片一般都有迹可循:无名的导演和主演,最多有一两个二三线演员充门面;成本都比较低,上映前没什么宣传;科幻、奇幻、动作、恐怖等类型电影是好莱坞烂片的重灾区……好莱坞的烂片,看看海报、预告片和剧照,基本就能分辨出来。这些烂片烂的路数也很一致——缺乏创意,到处是俗套,平庸乏味……而华语电影就有所不同了,烂片的风格路数千奇百怪。

好莱坞电影经典烂片(华语烂片的天花板)(3)

华语烂片,烂得你无可奈何。

我们平时在院线看到的“好莱坞烂片”,其实往往是电影某方面有较大问题,导致观众看完觉得不过瘾,对不起“好莱坞大片”几个字。比如,迪士尼斥巨资拍的《异星战场》、《独行侠》,二者都是故事无聊浮夸的典型,属于没做好的流水线产品,让人有在法式高档餐厅里吃了麦当劳汉堡之感。

真正的好莱坞烂片,国内观众其实很难在影院看到,即使在北美,这些烂片基本上都是口碑票房双双惨败:一个导演连拍两部既不叫好又不叫座的影片,他就很难再找到电影公司投资。当年,在《特洛伊》和《海神号》两部影片接连失利后,导演沃尔夫冈·彼得森到现在都没片子可导。著名演员连演烂片也会影响其职业生涯——你看,现在的凯奇叔混得多惨,什么小烂片都得接。

好莱坞那些烂到家的片子,多半都是在影碟市场骗钱的。美国有个公司叫“收容所”(The Asylum),专门出品各种山寨垃圾电影:人家拍《变形金刚》,它就拍《变形机体》;人家拍《我是传奇》,它就拍《我是结局》;人家拍《史前一万年》,它就拍《史前一亿年》;人家拍《环太平洋》,它就拍《环大西洋》……每部影片的成本基本不到100万美元!它的片子不会上院线,直接发行 DVD影碟,专门靠粗制滥造抢快,傍着刚上映的大片赚钱。

好莱坞电影经典烂片(华语烂片的天花板)(4)

特效“感人”的大烂片《环大西洋》。

这种烂片,属于彻头彻尾的垃圾,毫无营养,除了骗钱外也别无追求——现在国内很多影视也都是这个路子,不过大部分都没有这份直扑你钱包的匪气,它们还要遮遮掩掩,偶尔用情怀自我伪装。

在好莱坞,有些导演确实想好好拍电影,但无奈水准或成本、技术等方面有限,拍出来就成了烂片。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导演艾德·伍德。此君空怀一腔爱电影的热血,生命不息拍烂片不止,惜乎眼高手低,后世视为笑柄。他最著名的一部电影叫《外太空第九号计划》,涉及到政府隐瞒真相、核危机、超越地球的外星文明等主题。遗憾的是,艾德·伍德没有能力把握这样的电影,结果只能是正剧变闹剧。

但当你看完蒂姆·波顿拍过的那部叫做《艾德·伍德》的电影,你可能会为这位烂片大师感到悲凉——今天那些烂片导演,远远达不到艾德·伍德的境界。

好莱坞电影经典烂片(华语烂片的天花板)(5)

《外太空第九号计划》导演的野心很大,但是却没有能力把理想中的东西拍好。

华语烂片,烂得鬼哭神嚎

臭名昭著的《小时代》、《栀子花开》、《何以笙箫默》,再加上从前的《大话天仙》、《越来越好之村晚》等,如果你以为这些就是华语电影烂片,甚至最烂的一批,那你可就大错特错了。真正的华语烂片,多数观众都看不到。

如今,中国每年会出产华语电影800多部,其中只有不到300部能进院线。那些拍摄完成取得龙标的电影还算有基本的品质。

早先在媒体工作时,几个媒体朋友一起应邀到一家影视公司,去看一位颇有名气的香港导演的新作。片子是部喜剧,可大家都看得郁闷。经过似乎很漫长的一个半小时,大家一边走出公司,一边低声吐槽。大家公认的影片中最有趣的情节是:还没有做特技的演员吊着威亚镜头。

我也曾去好莱坞电影公司在中国的办事处看过即将上映的大片,有些电影也有特效未完成的部分,但即使这样,你也能感觉到大片的气氛和震撼力。

好莱坞电影经典烂片(华语烂片的天花板)(6)

虽然有不少人批评《魔兽》赚情怀钱,但它仍然是一部合格的好莱坞商业大片。

在影视公司工作,你会接触到大量剧本,成品或半成品的小片子。有些会在不经意间把你雷得外焦里嫩。即使有些熟手写的东西并不差(我们一般称其为行活),但其平庸、乏味,更让你觉得既不好全盘否定,又实在找不到什么闪光点值得去推进项目。这种不上不下、改无可改、咽不下去吐不出来的感觉更难受。

故作深沉也是国语烂片一大特色。阅片时,我曾看过某位留学归来且身在香港的女导演的片子。那两个小时,我深切体验到什么叫如坐针毡、魂不守舍——这部影片风格之散漫不羁,远超安东尼奥尼;节奏之迟缓跳脱,不让安哲罗普洛斯。总之,就是一个女孩,在香港或澳门走来走去,见到各种人,参加各种派对,和男友、家人聊来聊去的“没有故事”的故事。像纪录片,又像文艺片,或者更像家庭录影带……

听着影片中角色漫无边际、似是而非的呓语,那些不知所云的争吵,我忽然想起曾经看过的一部电影——文森特·加洛在戛纳电影节上遭遇嘘声一片的《棕兔》。著名影评人罗杰·伊伯特的评价是:“看它还不如看我的结肠镜检查。”

好莱坞电影经典烂片(华语烂片的天花板)(7)

文森特·加洛的电影《棕兔》当年在戛纳遭到了灾难性的评价。

普通观众还是幸运的,你们已经避开了很多看到极端烂片的可能。我平时尽量避免去院线看烂片,或许,这是职业带来的心理创伤。只希望我和我的同行们还能保持正常的审美及价值观,还能等到华语电影精彩纷呈的那一天。

好莱坞电影经典烂片(华语烂片的天花板)(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