鳃是养殖鱼类的重要呼吸器官,在鱼类鳃部发生病变后或养殖水体水质不良时,鱼类的呼吸作用会发生障碍,表现出养殖鱼类的暗浮头、漫游、翘尾等症状,严重时会直接引起养殖鱼类缺氧死亡。

引起养殖鱼类的鳃部病变的原因有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也有可能是鳃部寄生有寄生虫而引发,同时不良水质及天气的骤变等环境因子的突变也会引起鱼类的应激而产生鳃部病变,由于饲料中缺乏泛酸或其他营养不平衡也会引起鳃部的病变。

下面祺茂堂生物小编就具体来讲一下,鱼烂鳃病的症状、原因和防治方法!

鱼烂嘴病的症状及治疗(鱼烂鳃病的症状)(1)

病鱼体色发黑,软骨外露,常离群独游,行动缓慢,体色变得暗黑

一、鱼烂鳃病的症状和原因

病鱼体色发黑,软骨外露,常离群独游,行动缓慢,体色变得暗黑,头部更甚。鳃丝呈粉红或苍白,继而组织破坏,黏液增多,带有污泥,严重时鳃盖骨的内表皮充血,中间部分的表皮亦被腐蚀成一个圆形或不规则的透明小窗。病鱼往往因呼吸受阻,窒息而死,死亡率较高。

1、细菌性烂鳃

症状:病鱼体色发黑,尤以头部为甚,游动缓慢,反应迟钝,呼吸困难;鳃丝肿胀黏液增多,鳃丝腐烂带有污泥,严重时鳃丝末端缺损,软骨外露,呈长短不一的“扫帚状”,鳃盖“开天窗”。多与寄生虫烂鳃、霉菌烂鳃交叉感染。

流行情况:主要危害草、青、加州鲈、鲤、鲫等多种淡水鱼,从鱼种至成鱼均可受害。在15~30℃范围内,水温越高越易暴发流行。

①由鱼害粘球菌引起的细菌性烂鳃病,鳃丝腐烂,严重时鳃软骨外露,并且常带有污泥,鳃盖内侧表面充血,中央表皮常被腐蚀成一个圆形透明的小洞,俗称“开天窗”。

②由真菌引起的鳃霉病,病鱼鳃部呈苍白色,有时有点状充血或出血现象。此病常使鱼暴发性地死亡,镜检会发现鳃霉菌丝。

鱼烂嘴病的症状及治疗(鱼烂鳃病的症状)(2)

鳃部明显浮肿,有大量的粘液;鳃丝局部或末端溃烂

2、寄生虫引起的烂鳃

症状:鳃部明显浮肿,有大量的粘液;鳃丝局部或末端溃烂,区别于细菌性烂鳃病的是该病在鳃部可检查到寄生虫;鳃盖张开,鳃失血,精神呆滞,严重时停止摄食,最终因呼吸受阻而窒息死亡,且死亡率较高。多继发感染细菌性烂鳃和鳃霉。

①原生动物的大量繁殖和骚扰,使鱼的鳃部产生大量的粘液,严重影响鱼的呼吸,因此浮头时间较长,严重时体色发黑,离群独游,漂浮水面。

②粘孢子虫引起的鳃病一般在鳃的表皮组织里有许多白色的点状或块状胞囊,肉眼容易看到。

③指环虫引起的鳃病显著浮肿,鳃盖微张开,粘液增多,鳃丝呈暗灰色,镜检可见长形虫体蠕动。

④中华蚤引起的鳃病,鳃丝末端肿大发白,寄生许多虫体,并挂有蛆状虫体,故有“鳃蛆病”之称。

流行情况及危害

鱼种和成鱼均可发病,每年的4~6 月 为流行高峰期。严重的可导致鱼死亡。

鱼烂嘴病的症状及治疗(鱼烂鳃病的症状)(3)

最后病鱼不进食,呼吸严重困难,最终因呼吸受阻开始死亡

3、霉菌引起的烂鳃

症状:鳃丝点状充血,有黑点,部分鳃丝坏死缺血而呈白色,因而常出现“花斑鳃”的症状,严重时鳃弓黑点明显,有时也可见鳃部带污物的现象。最后病鱼不进食,呼吸严重困难,最终因呼吸受阻开始死亡。

流行情况:此病常发生在水质很坏,有机质含量很高的发臭池塘,常在5--10月发生,6--7月为流行,发病率可达70%左右,死亡率可达90%左右,危害相当严重。也常见继发感染于细菌性烂鳃和寄生虫烂鳃。

4、不良水质引起的烂鳃

养殖鱼类因为水质不良、氨氮或亚硝酸盐过多、天气突变、水质突变及鳃中毒等原因而使鳃丝的颜色呈为紫色,一般情况下鳃丝变为紫色表明养殖鱼类处于应激状态。

5、药物中毒引起的烂鳃

滥用杀虫药与杀菌药、水质不好等导致鱼鳃被腐烂,鳃丝水中呈现白色,有缺损。

鱼烂嘴病的症状及治疗(鱼烂鳃病的症状)(4)

大型水体发病条件下控制该病几乎不可能

二、鱼烂鳃病的诊断方法和其他病的区分

将溃疡病灶四周感染部位的肌肉压片,可以看到无孢子囊的丝囊霉菌的菌丝,结合流行病学与症状可进行诊断。

①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并通过组织学方法确诊。

②病灶四周感染部位的肌肉压片可看到无孢子囊的丝囊霉菌的菌丝(直径1.2~3微米)。刮开损伤部位后通常可以看到霉菌、细菌并发寄生虫的症状。

③确诊需进行组织病理观察。

鱼类溃疡病与疖疮病的区分:鱼类溃疡病则是肌肉溃烂由体外向体内发生溃烂,鱼类疖疮病是由体(肌肉)内向体外发生溃烂。

三、鱼烂鳃病的防治方法和用药说明

大型水体发病条件下控制该病几乎不可能。若该病在小水体和封闭水体里暴发,通过消除病鱼、消毒池水、改善水质等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死亡率。

1、在捕捞、运输、放养及养殖的过程中勿让鱼体受伤,在放养前进行消毒。

鱼烂嘴病的症状及治疗(鱼烂鳃病的症状)(5)

面对鱼烂鳃病,应坚持“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

2、清除病鱼,消毒池塘水,改善水质,鱼塘经常用消毒剂消毒,调节水质。

3、定期投喂免疫增强剂,以提高鱼体的抗病力,可以用中草药提取物黄芪多糖,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防未病。饲料提倡营养均衡,不携带病原,尽可能消毒

4、治疗可能受到原生动物或者皮肤吸虫造成第二次感染的影响,第二次感染也应该治疗,食盐是有用的辅助处理,利用黏细菌耐盐能力较差的弱点,在每5千克水中投放食盐50―100克,浴洗病鱼5―15分钟。

5、精心饲养:水温恒定在20℃以上,经40天的精心饲养,可使腐烂的各鳍软组织重新生长发育完整,在此期间必须多喂给动物性饵料鱼虫,促进尾鳍生长。

6、药物防治, 面对鱼烂鳃病,应坚持“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池塘老化、水质恶化、滥用药物和不合理的投饲管理是引起鱼类急性烂鳃病的原因。在防治该疾病时,养殖户都采用水质消毒、内服药物等防治方法。

可以用中药五黄粉投洒全池,五黄粉主要成分黄芩、黄柏、大黄、黄连、黄芪等,清热解毒,有效防治水产烂鳃病。

以上内容由济南祺茂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欢迎您留言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