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迫孩子对学习并不起作用,但鼓励孩子可以。
点燃孩子的内驱力,从学习这件事开始让孩子自由、自信、自觉地完成自己的生命课题。
作者 | 哎呀妈
看节目《放学后》,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一位妈妈的无奈。
女孩一诺平时活泼好动,可一写起作业,“懒”得妈妈直发愁:
一页5分钟就能做完的口算题,她拿着笔趴在桌子上发呆,一晃就是一两个小时。
考试考70分,很难理解同桌考98分还要哭的原因。
弟弟给她加油打气,告诉她“你做得好就会超过所有小朋友”,老师会喜欢她。
她不为所动,发出灵魂三问“我为什么要加油”“为什么要超过他们”“为什么要老师喜欢我”。
这副毫无所谓的学习态度,差点把妈妈气炸了,妈妈实在不懂,为什么她可以这么佛系?
然而,类似的场景比比皆是。
不管是周末还是放假,监督一下孩子就努力一下,一不监督孩子就开始作妖。
作业总要写到很晚,玩一会做一会,效率特别低。
听老师课后反馈,孩子上课经常走神,不认真听讲,课堂测试常常不及格,更别指望大考。
想着送去补习班强化学习,可就算老师讲得再精彩、再深刻,孩子课后不复习,多贵的老师都帮不了他。
《小王子》作者圣埃克苏佩里说过:
“如果你想过让人们造一艘船,不是雇人去收集木头,不要发号施令,也不要分配任务,而是去激发他们对海洋的渴望。”
这对孩子来说也是如此。
孩子的成长,如果只靠外力难以持久,就算别人托得再高,他不想改变也没用。
想要孩子自觉主动,懂得自我管理和安排,最重要是唤醒他的内在动力。
唯有自发的内驱力,才能真正让他不断向上、进步。
减少打压吼叫
让孩子经历多一些“峰值时刻”
《超级育儿师》有位叫柏辰的男孩,每次写作业都会和妈妈上演“母子大战”。
妈妈嫌他拖拉磨蹭,每隔半小时总要去卧室看他写得怎样,一看字写得不行,二话不说直接擦掉,还不停骂他:
“写的根本就不是字。”
“这是写作业该有的状态吗?”
“谁家的孩子和你一个样。”
不写会被骂,写了也被骂,这让柏辰内心无比崩溃,只能简单粗暴把妈妈“吼”出去。
等到妈妈离开,他才一笔一划把作业写出来。
其实,影响柏辰动力的,不是懒散,而是家里没有安静、自由的空间,让他专注其中,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匈牙利数学家波利亚·哲尔吉提出过一个“波利亚罐”模型。
一开始罐子里有一颗白球、一颗黑球,如果伸手摸掉黑球,可以在放回去的同时再放一颗黑球,下一次摸球,摸到的黑球概率就从原先的50%提升到66%。
如果黑球代表孩子的谷底时刻,那么充斥着打骂、吼叫甚至打压的不愉快记忆,会让孩子更容易面临新的谷底时刻。
想要激发他的成长动力,减少孩子摸到黑球的概率,最重要是增加孩子的“峰值时刻”。
在他沉浸某种专注的状态时,不打扰,不施压,让他享受欢愉的情感体验。
很多学霸之所以有源源不断的内驱力驱使自己学习和探索,不外乎是他们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父母从不给他们制造紧张感。
而是允许他们有自己的爱好,有自己独立的自由空间,从而一点点唤醒源动力,带动自己。
学习“上瘾”的秘诀
在于即时反馈
知道为什么大部分内驱力不足的孩子都沉迷游戏吗?
这跟游戏的设计原理有关。
每玩一关,游戏都会给孩子一次即时反馈:顺利过关,就有奖励;就算不过关,也会给再玩一次的机会。
在这个不断获取反馈的过程中,孩子自然而然会越玩越起劲,越玩越“上瘾”。
著名的“斯金纳强化实验”,也很好说明了这一点。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将小白鼠放置在特制的装置盒中,只要小白鼠按压到金属板,就能获取食物。
经过几次操作后,小白鼠深谙这个规律,只要它想要食物,就会主动去按压金属板。
专家指出,小白鼠会这么做,是因为有了即时反馈,在正强化奖励下产生强大的主动力。
和游戏相比,孩子的学习有“滞后效应”,不是学一个知识点,或做一次练习就能得到反馈。
甚至有时候学一段时间孩子也见不到效果,从而选择妥协和放弃。
想让孩子喜欢上学习,拥有足够的内心能量,父母可以巧用“即时反馈”,采用奖励的方式让孩子“上瘾”。
“知心姐姐”卢勤从不吝啬夸儿子,不管儿子做什么,她都夸“太好了”、“有儿子、没儿子就是不一样”。
儿子倒茶给她,就算茶凉了,她也会一饮而尽,称赞道“太好了,正渴着,热点会更好了”;
儿子学做饭,就算做得不太好,她都第一时间表达很好吃。
就这样,儿子学任何东西都特别上手,什么都会做了。
正面信息传递越多,越及时,孩子才能产生愉悦的情绪,对下一次学习充满美好的期待。
激励孩子的行为
让他相信“我真的能行”
儿子五年级时,被老师推选去当班会主持人。
当时一听说,我第一反应是“你能行吗,从来没做过这样的事”,就是简单一句话,瞬间让儿子眼里的光暗淡了下来。
老师再确认时,儿子选择拒绝,说自己不会。
直到他很多次做事不自信、唯唯诺诺,我才意识到问题所在:
过分看重结果,没考虑过程,破坏的正是孩子的主动性。
心理学上有个“自证预言”:人总会不自觉地按照自己的预言来行动,最终让预言成真。
当孩子受到外界的影响,认为自己“不会”、“不行”,那他主动的概率会大大锐减,结果也就真不行了。
如果孩子从父母得到的反馈是“我能行”,那他对自己的评价也会正向引导他不断努力,获得更大的成长动力。
意识到这一点后,我和老公决定改变对儿子的表达,从根源上让他意识到自己可以做得更好。
有一次全家人一起出游,一向习惯做行程安排的老公特地问儿子“想去哪里”“定什么酒店”。
刚开始儿子只会说不知道,很是抗拒。
但我和老公一点点引导:这个季节,哪个城市比较适合游玩,住酒店安排离景区近还是机场近好……
并鼓励儿子上网搜一下关键词,试试做一份方案对比。
结果儿子真的做了一份简约版攻略出来,虽然不成熟,但结果是好的。
为此我帮他复盘,告诉他比起写成方案,构思方案的过程更重要,过程对了结果一般不会差。
激励孩子的努力行为,会让他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成长。
只要他意识到自己能行,有一次、两次的成功体验,慢慢会在正向的自证预言中自我完善。
强化孩子的荣誉感
改变他的行为动机
行为设计学专家何圣君老师分享过一个儿子“找到”内驱力的经历。
以前让儿子写作文他就犯懒,每次周日晚上,其他作业完成了就剩下作文没做完。
为了让儿子学会写作文,家里给他买了大量的作文参考书,有时在旁边启发他,都无济于事。
一次偶然,何老师帮他把一篇好不容易编完的小作文发到网络社交平台,并发到朋友圈。
当晚文章备受好评,阅读量飙升,儿子充分感受到这份“荣耀时刻”。
随后不久,儿子又陆续发出几篇文章,完全不需要任何人催逼,自发写起了作文。
为此何老师指出,想要在学习场景中帮助孩子将“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可以为孩子塑造荣誉感,用这种强烈的情绪触发孩子的内部动机。
而这,也和“霍森效应”有关。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梅奥教授曾到霍森工厂开展实验,结果意外发现:
工厂里的女工发现自己“被关注”到,所以开始加倍努力地工作,用行动来证明自己。
由此可见,这种“被关注”的荣誉感,对提升孩子有着最直接的正向指导作用。
一个正在努力成长的孩子,能在父母、老师瞳孔中找到存在感和归属感,他将有百倍、千倍的改变。
可以的话,把孩子获得的奖状,贴在显眼的地方激励他,用实际行动肯定他的进步;
将他在学习中得到的赞许和成就,认真记录下来,促使他一步步向上;
甚至在他做的其他不起眼,但对他而言却很重要的事情上,适当放大,让他设法把自己最棒的一面展示出来。
孩子的荣誉感,会潜移默化改变他的一举一动,唤醒孩子生命内力的觉醒。
允许孩子做“无用功”
把选择权交给他
还记得《少年说》那个被爸爸撕掉56本小说的女孩吗?
热爱文学,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写小说,写了30多万字。
可爸爸不满她严重偏科,理科成绩差强人意,声称“写小说耽误时间”,一口气把她一笔一划写出来的文字全摧毁了。
表面上看,爸爸是纠正她不做“无用功”,然而,过分功利化区分孩子做的事情,不会让孩子变得更好,只会更糟。
这么做,很大程度会让孩子觉得无力做自己喜欢的事,剥夺他的选择权,打击他的自主感。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过一个“自我效能感”的概念,放在孩子身上这么解读:
如果孩子能用自己的某一种能力或技能去做事,并有胜任感和成就感,那么他的自我效能感会让他有足够的自信和内驱力去完成难度更高的事情。
也就是说,如果女孩的爸爸能够允许她继续创作小说,接纳她这个爱好、让她自由选择学文或学理。
或许女孩在写小说时拥有的自我效能感,可以帮助她更好地面对学数学时的困难和挑战,在合适的时候学好数学。
一个做什么,怎么做都无法自我决定的孩子,很难有动力去做别的事情,更不可能拥有自我效能感,把热情真正转移到有难度的学习上。
允许孩子享受自己真正感兴趣、喜欢的事物,即便看似“无用”,但这份主动性和热情,由此及彼,为孩子爱上学习搭建起一座稳固的桥梁。
作家梅拾樱接触过无数在孩子内驱力不足上有担心忧虑的父母,也见证过无数成功的案例。
在她看来,在关键时刻帮助孩子,给孩子创造相信自己能力的机会,就能让孩子真真切切地相信,他拥有让自己变好的力量。
整个过程叫精神崛起。
内驱力的点燃也是如此。
孩子的自主感(我是)、联结感(我有)、胜任感(我能)是前提,父母无条件的爱是关键。
给孩子一个温馨、包容、支持、理解、鼓励的生长环境,满足他的底层需求。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自由、自信、自觉地做自己喜欢的事,完成独属自己的生命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