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最强大的国家(当时世界上强盛的国家)(1)

20世纪初最强大的国家(当时世界上强盛的国家)(2)

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

唐朝疆域空前辽阔,极盛时东起日本海、南据安南、西抵咸海、北逾贝加尔湖。在攻灭东突厥、薛延陀后,唐太宗被四夷各族尊为天可汗。唐朝又借羁縻制度征调突厥、回鹘、铁勒、契丹、靺鞨、室韦等民族攻伐敌国,并允许日本、南诏、新罗、渤海国等藩属国学习自身的文化与制度,出现万国来朝局面

唐朝接纳各国交流学习,经济、社会、文化、艺术呈现出多元化、开放性等特点,诗、书、画、乐等方面涌现出大量名家,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魔白居易,书法家颜真卿,画圣吴道子,音乐家李龟年等。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声誉远播,与亚欧国家均有往来。唐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

20世纪初最强大的国家(当时世界上强盛的国家)(3)

一、唐高祖——李渊

大唐开国皇帝,公元618年-626年在位。

李渊是含着金汤匙出身的官二代,祖上是赫赫有名的北周关陇贵族,隋炀帝杨广的亲表兄。

李渊七岁时,其父亲李昞去世,李渊袭封为唐国公。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即隋文帝。隋朝建立后,任命李渊为千牛备身(皇帝的禁卫武官)。由于独孤皇后、隋文帝的亲近器重,李渊在此期间历任谯(今安徽亳县)、岐(今陕西凤翔)、陇(今陕西陇县)三州刺史。

李渊在隋炀帝即位之初先后做了荥阳(今河南荥阳)、楼烦(今山西静乐)两个郡的太守,后来又被征入朝任殿内少监

617年,李渊正式任太原留守、晋阳宫监,成为这一地区最高军政长官

李渊本来也不想成“谋反逆臣”,可是不想归不想,但隋末天下大乱,加上表弟隋炀帝的猜忌,大隋的忠臣不好做。在多种因素下,李渊决定自立为王,并于公元617年正式起兵。

李渊刚起兵时并没有马上开创大唐,而是拥立隋炀帝的孙子杨侑为帝,李渊自任大丞相一职,“挟天子以令诸侯”。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大隋已经名存实亡,隋恭帝杨侑被迫禅位于李渊,强盛的大唐帝国由此开始。

李渊称帝时,群雄纷争。唐朝疆土只限于关中和河东一带,尚未完全统治全国。面对这一形势,李唐的战略方针是,首先巩固关中根据地,然后进军关东,逐步统一全国。因此,李渊频频派遣李世民、李建成及李元吉等人出征,逐步消灭各地割据势力

618年平定西秦霸王薛举父子,619年杀凉州军阀李轨,同年楚王朱粲降,620年败刘武周,621年击破王世充、窦建德,622年灭刘黑闼,624年河北起义军首领高开道为其部将张金树所杀,张金树以地降唐同年平定江南辅公祏。至此,唐廷基本上削平了隋末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基本实现了全国的统一

虽然李渊是大唐的开国之君,但他恐怕也是历史上最惨的高祖了。626年,因储君之位爆发了著名的“玄武门之变”,太子建成和齐王元吉被满门诛杀,老二李世民胜出。唐高祖李渊只得知趣的禅位于李世民,提前退休当太上皇去了。不光如此,后世史书将李渊的功绩几乎全挪到了李世民身上,李渊被描绘成一个最没存在感的开国之君。

635年,高祖李渊病逝,享年七十岁

20世纪初最强大的国家(当时世界上强盛的国家)(4)

唐高祖 李渊

二、唐太宗——李世民

大唐第二位帝王,高祖李渊嫡次子,“玄武门之变”的胜利者,周边小国口中的“天可汗”,公元626年-649年在位。

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往雁门关解救隋炀帝。首倡晋阳起兵,拜右领军大都督,受封敦煌郡公,领兵攻破长安,拜尚书令、光禄大夫,受封秦国公、赵国公。唐朝建立后,领兵平定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刘黑闼等割据势力,为唐朝的建立与统一立下赫赫战功,拜天策上将,封秦王

626年,六月四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率长孙无忌、尉迟敬德、房玄龄、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侯君集、程咬金、秦叔宝、段志玄、屈突通、张士贵等在玄武门杀了李建成、李元吉,还迫使高祖李渊提前退位。

继位之初,大唐面临着四面楚歌的局面。内有建成死党的屡次反叛(如罗艺)、外有突厥的虎视眈眈。

经过李世民二十多年的努力,先后平定突厥、薜延陀、回纥、龟兹、高昌等周边小国,使得四海臣服,李世民也因此被称之为“天可汗”;在经济方面,大唐也逐渐恢复,开启了著名的贞观之治,为后世的繁荣打下了基础。

649年,李世民病逝于终南山上翠微宫,死后葬于陕西咸阳唐昭陵。值得一提的是,因为李世民曾担任正二品的尚书令一职,大唐后世为了尊崇太宗李世民,朝廷最高官职只有正三品。

20世纪初最强大的国家(当时世界上强盛的国家)(5)

唐太宗 李世民

三、唐高宗——李治

大唐第三位皇帝,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公元649-683年在位。

李治的胜出是老大和老二打架、老三得利的典型案例,由于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的夺嫡行为,导致后期这两人均被废黜,而一直“默默无闻”的晋王李治成功晋级太子位。

唐高宗在即位之初,继续执行太宗制订的各项政治经济制度,李勣、长孙无忌、褚遂良共同辅政。由于他勤于政事,故而“百姓阜安,有贞观之遗风,史称“永徽之治”。高宗还在废立皇后问题上坚持自己的主张,排除了元老派的干扰。

在相关的史书中,李治被描绘成一个懦弱无能的帝王,其实未必是这样。早期李治韬光养晦,一举扳倒舅舅长孙无忌就是很好的证明。

660年以后,高宗经常头晕目眩,影响处理政务。武皇后乘机开始参与国家大事。高宗的健康状况不佳,政权由高宗向武则天手中转移的趋势逐步形成。唐高宗在位期间先后灭西突厥(657年)、灭百济(660年)、灭高句丽(668年)。高宗时期唐朝版图为最大,东起朝鲜半岛,西扩咸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中部,维持了三十二年

李治一生最大的错误就是将父皇李世民的才人武则天重新召进后宫,并逐步坐视了她的壮大。公元660年开始,李治的家族遗传病越来与严重,使得武则天渐渐参与到朝政中,并一步一步的架空了高宗李治。

683年,高宗李治病逝,死后葬于唐乾陵,也是唐朝唯一没有被后世盗掘的帝王陵。

20世纪初最强大的国家(当时世界上强盛的国家)(6)

唐高宗 李治

四、唐中宗——李显

大唐第四位皇帝,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第三子,公元683-684年及705-710年两次在位。

章怀太子李贤被逼自尽后,李显被立为皇太子。高宗李治病逝后,李显继位为帝

由于李显庸弱无能,即皇帝位后,尊武则天为皇太后。裴炎受遗诏辅政,政事皆取决于武则天。李显重用韦后亲戚,试图组成自己的集团。李显把韦后的父亲韦玄贞由普州参军提拔为豫州刺史,并想要擢升为侍中(宰相职),裴炎立马表示不可。李显大怒说:“我以天下给韦玄贞,也无不可,难道还吝惜一侍中吗?”裴炎听后报告了武则天,武则天对中宗的举动大为恼火。二月,继位才55天的李显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事后,中宗的弟弟李旦做了傀儡皇帝,也就是睿宗

他被囚禁后不久,李旦上表逊位,母后武则天登上了皇帝宝座,成为一代女皇,李唐宗室子弟被杀戮者不可胜数。中宗闻听后也是心惊胆战。这期间,扬州发生了徐敬业等人的兵变。不久,宗室琅玡王李冲、越王李贞等人也相继起兵。他们都打出了反对武则天、匡复庐陵王的旗号。

武则天称帝后,经过名臣狄仁杰的劝诫,重新立李显为太子。

705年,宰相张柬之、崔玄暐等人发动神龙政变,诛杀武则天的面首张易之、张昌宗,逼迫武则天禅位于李显,李显二次登上皇位。复位成功的李显重用外戚韦氏,并注重搞好与武家人的关系。可是权利欲熏心的韦皇后企图效仿武则天临朝听政,伙同女儿安乐公主将李显毒死。

总结来说李显的一生是十分可悲的,早年战战兢兢,好不容易熬到二次复位,本想借助皇后家人支持自己,可最后竟然死在了自己最信任的人手中。

李显在位期间,恢复唐朝旧制,免除租赋,设十道巡察使,置修文馆学士,击败后突厥,使得唐朝再次开始长期控制漠南。发展与吐蕃的经济、文化交往,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

20世纪初最强大的国家(当时世界上强盛的国家)(7)

唐中宗 李显

五、唐睿宗——李旦

大唐第五位皇帝,中宗李显同母弟,公元684-690年及710-712年两度在位。

李旦的人生几乎和哥哥李显一样,虽然两度在位但不过是别人手中的提线木偶。中宗李显第一次被废后,李旦被母后架到了皇位上,成了大唐名义上的皇帝。

684),武则天废皇帝李显为庐陵王,改立李旦为皇帝,并临朝称制,裁决一切政事。她以李旦的名义改年号为文明,册封正妃刘氏为皇后、长子李成器为皇太子。而后,李旦便被软禁在皇宫中,不得预闻政事,开始了傀儡皇帝的生活。他不但不能随意出入宫廷,甚至在皇宫中也不能自由行动。当时,英国公徐敬业在扬州起兵反对武则天。宰相裴炎趁机请武则天还政于李旦,结果被武则天以谋反罪名斩首。武则天派三十万大军镇压扬州叛乱,徐敬业兵败被杀

686年正月,武则天下诏,表示要还政于皇帝。李旦知道这是母后在试探于他,便数次上表,极力推辞,请求母后继续临朝。武则天遂顺水推舟,“接受”了李旦的请求,依旧临朝称制,把持朝政

当时,琅琊王李冲、越王李贞起兵反对武则天,结果都兵败身死。韩王李元嘉、鲁王李灵夔、霍王李元轨、纪王李慎、江都王李绪、黄国公李撰、东莞郡公李融、常乐公主等,或被逼自杀,或斩首市曹,或死于流放途中。李唐宗室几乎被杀戮殆尽

698年,武则天在狄仁杰、王方庆等大臣的劝说下,决定将政权归还给李氏。她命人前往房州,将庐陵王李显接回洛阳。李旦数次称病不朝,请求将储君之位让于李显。是年九月,武则天复立李显为皇太子

705年,宰相张柬之、崔玄暐等人发动神龙政变,诛杀武则天的面首张易之、张昌宗,逼迫武则天禅位于李显。当时,李旦统率南衙禁军,捕获韦承庆、崔神庆等张氏党羽,因功被拜为太尉、同凤阁鸾台三品,以宰相身份参预国政,并加号安国相王。不久,李旦辞去太尉及知政事之职。唐中宗又欲立李旦为皇太弟,但却被其拒绝

710年六月,唐中宗驾崩,传说是被韦皇后毒杀,儿子李隆基和妹妹太平公主共同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皇后和安乐公主,迎立李旦二次复位。此后倚重儿子和妹妹治理朝政,掌握大唐实权两年。

但后期儿子和妹妹势同水火,唐睿宗李旦无力平衡这种局势,只得提前禅位于太子李隆基。

716年,睿宗李旦病逝,死后葬于陕西渭南唐桥陵。

20世纪初最强大的国家(当时世界上强盛的国家)(8)

唐睿宗 李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