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刹车系统很必要么(主动刹车系统真的能刹住)(1)

非常测试之141

主动刹车是驾驶辅助系统之一,经常出现在L2级自动驾驶的功能清单上。顾名思义,该系统能够检测车辆行驶状态,当预判车辆发生碰撞时,能主动将车刹停,或者降低车速。这里说的“碰撞”并非指所有的碰撞,而是有限定范围的两种常见情景:一是追尾前车,即被撞物品是一辆汽车;二是碰撞行人,可以是推着自行车的行人,也可以是奔跑的儿童。除上述两种情景之外的碰撞,该系统能否激活,至今没有车企给出明确的承诺。不过,有数据显示,超过75%的碰撞事故是追尾前车或碰撞行人。换言之,假如自动驾驶能够在这两种情景下生效,并发挥作用,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已经能够大幅提升行车安全。那么,它是否如车企宣传的那么高效?记者专门进行了测试。 文/图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伟力

40km/h状况下可以完全刹车

本次测试是在广汽研究院专业试车场进行,测试车辆是广汽传祺GS4 COUPE。GS4 COUPE有两款型号,售价为13.68万~14.68万元,配有主动刹车系统。记者还在长安UNI-T和吉利ICON上,看到这一配置的身影,这两款车型的起售价为11.39万元。可见这一以往只出现在豪华车上的安全配置,已经普及到10万元级别的车型上;而中国品牌对于该技术普及做出的贡献,显然要多于合资品牌。

该系统如何监测到前车或者行人?不同车型有不同的解决方案。现在流行的是“雷达 摄像头”,通过两种不同的探测方式,确保能够准确和高效地识别,并计算车辆与碰撞物之间的距离。

此次测试,驾驶员将车速控制在40km/h左右。在车辆匀速行驶时,驾驶员有意将脚离开踏板,避免由于担心而在不经意之间踩了刹车。测试先后进行了三次,每一次,GS4 COUPE都在假人面前完全刹停。刹停之后,车头保险杠和假人之间有约20cm的距离。

自动刹车功能也受环境限制

此次测试,是在较为空旷的试车场中进行,天晴,可以说没有环境和天气的干扰因素。但自从该系统搭载在量产车上,车企都会告知车主,在某些极端环境下,该功能会无法工作。这些极端环境包括极端天气、超速(该功能一般在5~80km/h速度范围内发挥最大作用)、光线(黑暗隧道中可能不起作用)、行人或车辆的轮廓特征不是那么明显时。因主动刹车没有发挥该有的作用导致的交通事故近些年也有不少,比如特斯拉和Uber的一些撞车事件,由此也引起业内对主动刹车系统实用性的讨论。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系统将前方货车和行人识别为其他物品,而没有进行该有的制动。

在全世界范围内,各国汽车碰撞测试都将主动刹车列为测试项目,包括中国的C-NCAP。现在一辆汽车要获得五星安全碰撞成绩,需要与时俱进,要及时加装对提升安全有帮助的科技配置。记者在翻阅主要机构近两年进行的主动刹车测试时发现,并非所有主动刹车测试都能将车完全刹停,但降低碰撞时速度的减速比例也接近80%。速度在40km/h以下,完全刹停的成功概率较高,约为85%。一些功能更为完善、硬件更高、芯片处理能力更强的主动刹车系统的成功率甚至超过95%。而当速度超过80km/h,主动刹车系统激活的概率大幅降低,有些甚至无法工作。

需要指出的是,主动刹车系统效果的好与坏,与车辆所使用的硬件有直接关系。为了更好地感知周围,雷达可以由“毫米波 激光”组成,前者可以监测远方物体,后者可以准确地感知近距离的物体。摄像头可以是单目,也可以是双目,甚至可以多目。同样,处理信息的架构和芯片也有高低之分。测试主动刹车系统,需要留意的是系统激活响应的速度、刹车的力度和刹车的效果。

【车天下点评】

对于新手驾驶员来说,主动刹车系统显然很重要。在一些紧急情况下,系统能够主动介入刹停车辆,避免事故的发生。但是,该提醒驾驶员的是,该系统并不是万能的,科技实现有一定的条件,关键还是驾驶员应养成安全驾驶的习惯,提升安全行车意识。众所周知,车辆行驶速度越快,车辆具备的动能就越高,刹停就需要更长的距离。不能因为车辆搭载主动刹车系统而掉以轻心。紧急情况下,还是需要驾驶员自己踩刹车板以确保安全。在汽车领域,最安全的因素一直没有变,那就是驾驶员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