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第一代平面设计大师(香港平面设计之父)(1)

引言:很多人说:“香港平面设计之父”是靳埭强,但是你真正弄清楚了吗?港式设计的基因,其实都来自一位深爱香港的外国老头。

他是石汉瑞

1957年他在纽约开始从事设计工作,1960年转到香港发展,从担任亚洲杂志设计总监到1964年成立了国语设计公司(现石汉瑞设计公司),转眼间便陪同香港走过了半个世纪。

日本第一代平面设计大师(香港平面设计之父)(2)

石汉瑞(Henry Steiner)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香港广告仍受包豪斯前的欧美广告画、东洋浮世绘影响。到了六十年代,香港广告处于萌芽时期,对香港设计历史有深远影响的赴美攻读艺术的王无邪,留学德国的钟培正,才刚刚开设了夜间设计课程,这个时候,靳埭强才开始他的设计求生涯。

石汉瑞在求学阶段,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接受熏陶学生时期痴迷中国文化。他以“跨文化设计”的理念,结合中西文化的特色,在与政府、企业等各方面合作的过程中,创造了无数有型价值,实实在在得推动香港平面设计发展。

上世纪六十年代,日本设计大师辈出,但当时的香港设计却是一片空白。

“那个时候,香港人对于什么是现代设计,还不是非常清楚。”设计理论和设计史专家王受之在2008年博客撰文时如此感慨道。

日本第一代平面设计大师(香港平面设计之父)(3)

1980年代以来,石汉瑞就有了“香港设计之父”之称谓,虽然有些华裔设计师不卖帐。在这个时期之前,无论是靳埭强、陈幼坚、还是王序等设计大师,都深受石汉瑞的影响。

香港设计的开荒者

50多年间,渣打银行钱币、汇丰银行、香港赛马会等经典案例,从石汉瑞手中诞生。虽然不会说中文,但他设计很多耳熟能详的“老香港”回忆。为企业用简单直接方式,最大程度降低的视觉认知成本。

太平饼干

日本第一代平面设计大师(香港平面设计之父)(4)

和记黄埔

日本第一代平面设计大师(香港平面设计之父)(5)

淘化大同

日本第一代平面设计大师(香港平面设计之父)(6)

香港专业摄影师公会

日本第一代平面设计大师(香港平面设计之父)(7)

渣打银行纸币设计

日本第一代平面设计大师(香港平面设计之父)(8)

日本第一代平面设计大师(香港平面设计之父)(9)

日本第一代平面设计大师(香港平面设计之父)(10)

日本第一代平面设计大师(香港平面设计之父)(11)

日本第一代平面设计大师(香港平面设计之父)(12)

日本第一代平面设计大师(香港平面设计之父)(13)

汇丰银行

日本第一代平面设计大师(香港平面设计之父)(14)

日本第一代平面设计大师(香港平面设计之父)(15)

日本第一代平面设计大师(香港平面设计之父)(16)

香港赛马会标志

日本第一代平面设计大师(香港平面设计之父)(17)

日本第一代平面设计大师(香港平面设计之父)(18)

日本第一代平面设计大师(香港平面设计之父)(19)

经典设计源于传承

石汉瑞在受访时曾直言:对他设计理念影响最大是在耶鲁的老师是于包豪斯1925年毕业留校的鼎鼎有名的设计大师赫伯特·拜耶(Herbert Beyer)以及保罗·兰德(Paul Rand)。

因此,从辈分上说,他算得上是包豪斯第三代,以包豪斯传人的身份,在香港硬是打开了一片天。

日本第一代平面设计大师(香港平面设计之父)(20)

Paul Rand,美国图形设计类教父级人物,第二代包豪斯理念设计师,ABC、UPS、IBM等经典标志设计者。

石汉瑞秉承包豪斯“less is more”的设计理念,从汇丰银行,香港赛马会,再到韩国双龙集团、中信泰富等经典的标志设计,看到其清晰的设计脉络。

韩国双龙集团

日本第一代平面设计大师(香港平面设计之父)(21)

日本第一代平面设计大师(香港平面设计之父)(22)

中信泰富

日本第一代平面设计大师(香港平面设计之父)(23)

日本第一代平面设计大师(香港平面设计之父)(24)

香港置地集团

日本第一代平面设计大师(香港平面设计之父)(25)

上海世贸商城

日本第一代平面设计大师(香港平面设计之父)(26)

日本第一代平面设计大师(香港平面设计之父)(27)

新加坡Millenia

日本第一代平面设计大师(香港平面设计之父)(28)

日本第一代平面设计大师(香港平面设计之父)(29)

跨文化设计融合

石汉瑞70年代业余在香港大学任教,将平面设计的精髓倾囊相授。曾置身多个不同文化背景的石汉瑞,不懂中文的他,在学生时期对于中国传统的平面,特别是符号、标志等特别感兴趣。

在设计上,石汉瑞常以独特的方式去结合中西文化,突出表现跨文化的对比和揉合。他与设计师Ken Hass合著的《跨文化设计》,对设计有非常深入的阐述和实例示范说明,成为平面设计的重要文献。

日本第一代平面设计大师(香港平面设计之父)(30)

羊年贺卡

日本第一代平面设计大师(香港平面设计之父)(31)

鼠年贺卡

日本第一代平面设计大师(香港平面设计之父)(32)

MAC管理咨询集团

日本第一代平面设计大师(香港平面设计之父)(33)

香港啤酒厂

日本第一代平面设计大师(香港平面设计之父)(34)

汇丰银行

日本第一代平面设计大师(香港平面设计之父)(35)

日本第一代平面设计大师(香港平面设计之父)(36)

不认识中文,一个纽约来的老外,在平面设计上,努力研究中西融合的方式,无疑是吃力的,图形的借鉴比较容易,真正难的是文字和版面方面的借鉴,当时的香港设计师一般不太注重文字和版面的细节特征,往往跟外国设计的走势,集中于图案借鉴。

石汉瑞一直是很执着地、身体力行地在追寻中国传统和西方文化在平面设计上的结合可能性。其中渣打银行设计的新港币发行,摈弃了原来港币仅用英国女皇头像的惯例,而使用了中国的吉祥动物做图案,象征着他的探索越来越成熟。

日本第一代平面设计大师(香港平面设计之父)(37)

香港平面设计已从56年前的一片空白,到如今在国际上独树一帜,人才及大师辈出着实让人唏嘘。

靳埭强曾在一次采访中说:“香港风格不是全由他创,石汉瑞于六十年代登陆香港,喜爱这里的一事一物,融入设计,此类风格(中西方融合的设计风格)的作品颇多。加上当时本土青年设计师也循这一方向走,香港风格就形成了。”

“成为大师得有两大特征:一是激情,二是持久”

日本第一代平面设计大师(香港平面设计之父)(38)

-做更好的标志,找LOGO大师!-

合作logodashi300 / QQ:11986177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