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详细拆解了普通话水平测试第一部分单音节词的备考攻略,本期主要介绍第二部分多音节词语的备考攻略,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该去哪里找:普通话水平测试备考攻略?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该去哪里找:普通话水平测试备考攻略

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该去哪里找:普通话水平测试备考攻略

上期详细拆解了普通话水平测试第一部分单音节词的备考攻略,本期主要介绍第二部分多音节词语的备考攻略。

第二部分:读多音节词语

与第一部分相比,有三个变化:

第一,时间短了。

同样是100个音节,限时2.5分钟。与第一部分相比少了一分钟,但无需担心,因为是词语,不是单字,所以停顿少了,时间自然就少了。两分半,时间很充分,不必慌张。

第二,考查内容增加了。

本题除了测查声母、韵母和声调的标准程度以外,还测查变调、轻声、儿化读音的标准程度。但此部分词语的选取标准跟第一部分一致。70%选自《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普通话词语表》“表一”,30%选自“表二”。因此,仍需熟读《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普通话词语表》,重点掌握易读错的词。

第三,分值增加了。

本题共20分。评分的标准是:语音错误,每个音节扣0.2分;语音缺陷,每个音节扣0.1分。可以说,分值翻倍。因此,读音更要准确。

那么,应如何应对?

针对以上的问题,在读多音节字词的时候,除了注意和第一题相同的问题:如读准音节的声韵调,减少语音错误和缺陷;调整语速、把握时间;正确处理不认识的字词,注意分辨多音字以及及时改读以外,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注意词语连读。

或许为保险起见,你会想:不如读慢点,像第一部分一样,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准。这样想大错特错,不能将词语拆散“字化”,一个一个地读出来。是词与词之间停顿,不是字与字之间停顿。

其次,注意词语的轻重音格式。

双音节词语大多是中重音格式,就是后面一个字读得比前面一个字重些。这个问题看似不大,但很多人重音格式是错的,前字重后字轻。这样读出来,不够标准,有时后字过轻,容易判断成轻声。因此,多数情况下是前重后轻。

再次,读准双音节词语后字声调的调值。

特别注意音节后字为第三声上声字时一定要读为降升调214度。因此,要注意词与词之间的停顿,发音过程要完整,第三声上声降下去后要上升到4度的位置。

最后,注意变调、轻声、儿化问题。

(1)正确处理变调。特别注意上声的变调和“一、不”的变调。

上声变调的规律有两条: 在非上声(阴平、阳平、去声)音节之前,上声音节由214变为211。例如:老乡、朗读、稿件;两个上声音节连读,前一个上声音节由214变为35,可以说"上上相连变阳平"。如:粉笔、手指。

“一”、“不”的变调规律是:去声前面变阳平,如: 一定、不要;“一”连非去声变去声,如:一天、一年、一起。

其实这些规律不需要刻意记忆,长久以来,说普通话已经形成基本语感。跟着感觉读,大致都是对的。

(2)注意读准轻声。

有的词能轻易看出读轻声,比如带“着、了、过”或“的、地、得”等,这些词不成问题。

轻声最难的是普通话习惯读轻声,而从词形上看不出来的那些词,比如:

头发 太阳 月亮 芝麻 打扮 痛快 豆腐

包袱 清楚 棉花 庄稼 粮食 萝卜 葡萄

消息 休息 亲戚 答应 规矩 苍蝇 聪明

巴结 眉毛 云彩 舒服 明白 模糊 篱笆

眼睛 耳朵 时候 打算 客气 脑袋 女婿

热闹 大方 意思 朋友 利落 石榴 风筝

这些词中恐怕总有几个,你平常是不读轻声的。

对于这些拿不准的词也有办法,《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中有《普通话必读轻声词表》就把这些词都一一整理出来了。只需把这个词表通读几遍,形成印象和语感,读到时能分辨出是轻声即可。

(3)注意读准儿化韵。

儿化音节用汉字写出时有“儿”这个标记,所以在测试中很好区分。只需要将试卷上标出“儿”的读为儿化,其余的都可以不读儿化。

儿化韵的发音要注意,比如“鸟儿”写出来是两个字,但不能读成两个字“鸟”和“儿”。儿化音是一个音节,和前面一个字的音连在一起,在前一个字的韵母后加上一个卷舌动作的尾音,读起来,应该是“niǎor”。

普通话基本每个韵母都有儿化音,所以可以利用《普通话水平测试儿化词语表》进行练习,找出自身儿化音的问题。

总之,以上是第二部分多音节词语的备考攻略。下期,拆解第三部分朗读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