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蚌相争(yù bàng xiāng zhēng)

【出处】

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二》——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意思】

鹬:长嘴水鸟;蚌:有贝壳的软体动物。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近义词】两败俱伤、螳螂扑蝉

【反义词】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跟鹬蚌相争同一类的成语(今日学习成语鹬蚌相争)(1)

【故事】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这个故事估计大家都略有耳闻,其实就是利用一个神话故事来告诫人们要学会退让,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

在战国时期,数秦国最强,时常去侵略弱国,但是弱国之间也经常相互争夺,发起战争。

有一次,赵国准备攻打燕国。当时,有一名叫苏代的游说之士,燕国委托苏代前往赵国,劝阻赵国出兵。

跟鹬蚌相争同一类的成语(今日学习成语鹬蚌相争)(2)

苏代

苏代来到赵国见到赵惠文王,赵惠文王问他来赵国何事。

苏代说:“此次前来,想为大王讲个故事。”

赵惠文王一愣……讲故事?他要来讲什么故事?

赵惠文王非常好奇,想听听苏代能讲什么故事,于是准许了苏代讲此故事。

苏代说,他来赵国的路上,路过一水浅之处时……看见一只蚌正张开双壳在河边晒太阳,突然飞来了一只鹬想要吃蚌的肉,鹬正在吃着肉,蚌的壳马上合了起来,夹得鹬大叫起来。

跟鹬蚌相争同一类的成语(今日学习成语鹬蚌相争)(3)

赵惠文王

这时,鹬对蚌说:“不要紧,只要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会被晒死,等你死了我再吃你的肉。”

蚌也说:“不要紧,只要你今天的嘴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你就会活不成。”

它们谁也不让谁,争得喋喋不休,正在这时……有一位渔民走了过来,毫不费劲地把它们捡了起来,提回家做下酒菜去了。

讲完后,苏代严肃地对赵文惠王说:“听说贵国要攻打燕国,如果真的出兵的话,两国相争,恐怖秦国要当这渔人了。”

赵文惠王听完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于是不再进攻燕国了。

跟鹬蚌相争同一类的成语(今日学习成语鹬蚌相争)(4)

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权衡得失,不能只想着自己有利的一面,也要想到会损害自己的另一面,凡事不能硬碰硬,要学会谦让,如果两人相互争取不停,只会让别人钻了得利空子。

每天学习一个成语,通读历史文化故事。

图片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