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子穿花衣多美丽(年年春天来这里)(1)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你问燕子它为啥来……”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北方童谣,每逢春天,燕子们就会回到北方筑巢生活。在小学时候老师们都会教给小朋友一个常识:燕子低飞预示着下雨。从古至今,燕子和人类的生活一直息息相关。北方的小伙伴仔细想一想:你有多久没见过燕子了?那些“年年春天都来这里”的小燕子们,都去哪里了?燕子到底是一种怎样的鸟?今天小编就带你走进燕子的世界。

小燕子穿花衣多美丽(年年春天来这里)(2)


燕子是什么?燕子南飞是害怕北方的寒冷吗?

我们平常说的燕子(Hirundo rustica ),广义上是指雀形目下燕科所有鸟儿的总称,我们平常说的“小燕子穿花衣”中的燕子,特指的是家燕美食中的“燕窝”可并不是指的燕子窝哦,而是部分雨燕和金丝燕的唾液。

燕科一共记录有70-80种燕子,我们认为的“堂前燕”“燕子低飞”“农业帮手”里的燕子,更多的指的是家燕和金腰燕,因为只有这两种燕子和人类关系最紧密,会在人的屋檐下筑巢。而其他的燕子,是不会在有人出没的地方筑巢的。

小燕子穿花衣多美丽(年年春天来这里)(3)

家燕会在人们居住的地方的屋檐下筑巢,例如农村的房檐下、高楼的檐下、甚至会飞进“寻常百姓家”,干脆就当个钉子户住下来不走了。在以前的农村和城市,很多人家的屋檐下和窗户下,燕子巢和马蜂窝一样常见。

小燕子穿花衣多美丽(年年春天来这里)(4)

燕子是非常典型的迁徙鸟类,北方的燕子在寒流来之前,会集体飞往南方过冬,人们认为燕子怕冷去南方避寒了。其实燕子迁徙可不是因为怕冷。

燕子的主要食物是空中的蚊蝇,所以我们会看到从早到晚燕子都在不停地飞,一只燕子一个夏天可以吃掉超过20万只害虫!可是燕子却也是非常挑食的鸟类,它们只对空中的飞虫有兴趣,对种子和树上的小虫反而一点食欲都没有。当北方的寒流来到时,燕子不能像山雀一样的北方鸟,靠树叶和树缝中的虫卵为生,为了保证充足的食物来源,所以燕子才会被迫迁徙。

小燕子穿花衣多美丽(年年春天来这里)(5)

所以燕子南迁,并不是喜热怕冷,而是暂时避开寒流带来的食物紧缺期。那么燕子南飞,飞去哪了呢?是赤道还是南亚地区?

我们平常北方常见的家燕和金腰燕南飞,过冬地点主要在中国南方、中南半岛和印尼一带,新疆的燕子例如毛脚燕,南迁,则会飞得更远,近至南亚远到非洲。这两条线路,是完全不相同的飞行路径。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我们以为所有的燕子都会去南方过冬吗?那就错了,在北方有一种燕子叫岩燕,这种燕子就是能在北方过冬的一种燕子。北方长大的小伙伴如果在生活中注意,在冬天不只有麻雀在天上飞,还会看到岩燕。

小燕子穿花衣多美丽(年年春天来这里)(6)

燕子不论飞到哪,都会在第二年春天回暖的时候,准时回到北方的“家”,继续和人类生活在一起,正所谓“燕子归来寻旧垒”,它们甚至有意识地去寻找自己去年筑巢的位置。这也就意味着一件有意思的事:如果今年有一对燕子在你家檐下筑巢,明年春天它们可能还会回到你家窗外找那个燕巢。仔细看看,它也许还记得你呢。

燕子对旧巢有思念和留恋的情感,所以在我国古文化中,燕子一直和“思乡”“思念”“美好”等思绪联系到一起。

小燕子穿花衣多美丽(年年春天来这里)(7)


为什么“年年春天来这里”的燕子,越来越少见了?

各位80后70后读者一定有印象,每当到了春夏雨季,在北方的路边总会看到燕子成群结队低飞的情景。

燕子低飞是为了捕食阴天在低空活动的小昆虫和蚊蝇,所以有“燕子低飞预示着下雨”的说法。但是回忆一下:身在北方的你,有多久没看到燕子低飞了?有长时间没看到楼道、屋檐下的燕子窝了?这些春天的小精灵,都去哪了呢?

小燕子穿花衣多美丽(年年春天来这里)(8)

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北方的燕子的确是有减少的趋势。燕子减少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农药的普及造成食物减少。农药和驱虫药物的使用普及,让农业害虫减少,也让城市中的蚊蝇减少了。缺少了主要食物来源的燕子,数量自然就减少了。
  2. 筑巢难题。燕子的筑巢难题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筑巢场地减少,一个是筑巢工具减少。现在城市中的高楼的玻璃外墙、屋檐形状(甚至没有屋檐)都不再适合燕子筑巢了,对于喜欢在(古)建筑缝隙中筑巢的雨燕,物业也为了保护建筑而加了防鸟网。另外现在环境虽然整洁了,但是绿化却少了,燕子连基本的筑巢用的树枝干草泥巴也不那么好寻找了。而且好不容易筑好一个巢,物业为了美观还会把鸟窝直接毁掉,真的是“鸟生艰难”。
  3. 光污染/噪音污染。城市中嘈杂的环境,和反光强烈的玻璃幕墙也不适合燕子生活了。虽然具体没有统计,但学者们普遍都认为:城市的光污染对鸟类的生活是非常不利的,有些鸟儿注定因为视觉受刺激而发生意外。

小燕子穿花衣多美丽(年年春天来这里)(9)

正是因为上述原因,现在我国的燕子数量较上世纪90年代已经减少了一半,而剩余的部分,也因为大城市人文环境、气候环境、筑巢环境变得不再友好,而转向了三四线城市的乡村。

城市越发达,工业化越强,燕子数量也就越少。


燕子在我国文化中的历史地位相当高

燕子在我国,从古至今就有非常高的民间地位,这可不仅仅因为燕子是捕捉害虫的益鸟。古代燕子被称为“玄鸟”“紫燕”,人们不仅不会反对燕子进家筑巢和人类一起生活,反而非常欢迎燕子进家,寓意“紫气东来”,“人丁兴旺”。

燕子在人们眼里代表春天,代表希望。

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丰丰韵韵——乔吉《天净沙·即事》;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欧阳修《采桑子》。

小燕子穿花衣多美丽(年年春天来这里)(10)

燕子还寓意美好的爱情: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多么浪漫的一句诗,表达了对恋人的思念,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一巢双燕,双宿双飞,也是现代年轻人对爱情目标的追求。

燕子往往是乡愁的代表,也是漂泊的感慨。春天燕回巢,燕子秋去春回,不忘旧巢,唐朝诗人刘禹锡在《乌衣巷》里有此描述: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借诗感慨昔日贵族门前的燕子,在家族败落后依旧回到檐下。燕子在文人笔下,见证了岁月的变迁,见证了百姓的苦难和欢乐。

望长安,前程渺渺鬓斑斑,南来北往随征燕,行路艰难。

小燕子穿花衣多美丽(年年春天来这里)(11)

燕子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可谓执世界之牛耳,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燕子寄托着人们的情愁,寄托着思念,寄托着希冀,也寄托着离情。燕子的文化,早已变成了血液融入了炎黄子孙的骨肉。

但是要注意的一个误区是:我们的纸鸢(也就是风筝)的原型,虽然也有剪刀一样的尾巴,可最初的纸鸢并不是燕子哦,唐诗中的纸鸢,虽然是燕子形状没有错,但其实最初并非指燕子,不过是借鉴了燕子的外形。

小燕子穿花衣多美丽(年年春天来这里)(12)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眼看清明节已过,春天已经正式来到,如果碰到有燕子在您家檐下筑巢,不要驱赶它哦,在它的眼里:人类是非常信得过的伙伴。不要辜负这番信任。@今日头条青云计划

更多鸟类知识,记得点击关注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