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邓振铃先生,除了脸上多了几处老人斑,体形瘦了些,老人依然精神矍铄,每天仍可独自走七个楼层的楼梯回家。
9月,是邓老的生辰日所在月份,再过几天,他将迎来自己的82岁生辰。对于他来说,9月也是他艺术创作生涯的一个高光时刻。20年前,2001年中秋节前,从下笔到成画,历时一年零八个月,邓老完成了长达23米风俗画长卷——《故园忆旧图》的创作。以上世纪30-50年代的中山为背景的长卷作品,细腻地再现了其时中山的风俗民情,被誉为中山的“清明上河图”。因这一画作,邓老的事迹见之于当时的各大媒体报道中。
邓振铃。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20年过去,步入耄耋之年,邓老走访写生的脚步仍未停下,手中的画笔仍在飞舞,这些年来,由他创作的“老中山”主题画作迭出,城市面貌、民俗传统、山川风景、餐饮美食……包罗万有。
“希望自己多活几年,为子孙后代多留下一些旧时的记忆。”他说,以画笔撰写回忆录,记录和唤醒这座城市文化印记,是他的心愿,也是与故乡的一个约定。
九曲河上的童年时光
邓振铃如今住在中山市东区闹市中的一个老式小区里,这是20世纪90年代中山城市往东拓展时建设的最早一批商品房。
“以前这里附近都是农田,没有现在这么热闹。”1993年,当邓振铃“一担水泥一担沙”地自己完成新房装修,搬进新居时,小区仍属于石岐老城外的近郊。如今,从邓振铃家中阳台望去,远近高低、密密麻麻地分布着写字楼、商业中心和现代小区等高层建筑。
《故园忆旧图》(局部)。 通讯员/受访者 邓振铃 供图
邓振铃家中的祖屋并不在中山东区,而是位于如今石岐区的太平路上,1939年,邓振铃就出生于此。随着城市的发展,邓振铃已难从如今的太平路找到旧时故乡的踪迹。但他清晰地记得,他们一家依九曲河而居。
九曲河曾贯穿石岐,是岐江河的一条小支流。如今,九曲河早已不见踪影。随着城市的发展,九曲河已成为地下暗渠。
“一河两岸三胜景,四位泳儿战绩惊;五舟逐浪旌旗展,路上欢庆锣鼓鸣;七手八脚翁渔乐,九曲河畔缘故情。”这首民间诗,是老一辈中山人对九曲河的生动写照,也是邓振铃儿时记忆浓缩。
邓振铃祖屋就建在九曲河边上,打开家中后门,就是热闹的九曲河面。每逢春夏季节,从学堂放学回来,邓振铃就脱了上衣,和邻里玩伴纵身跳入屋后的九曲河中戏水。载着果蔬和小商品的小舢板从孩子们的身边缓缓驶过,偶尔传来水上小贩推销商品的吆喝声。这样场景让邓振铃记忆犹新,在他创作的《故园忆旧图》中,就有关于九曲河的生活景象描绘。
爱上画“公仔”
说起邓振铃的绘画生涯,不得不提及他的父亲。“我与绘画有缘,受父亲的影响,我自小就喜欢画‘公仔’(画小人)。”邓振铃的父亲是中山当时模范戏院的美工,主要负责手工绘制电影海报等工作。邓振铃喜欢热闹,也喜欢帮父亲工作,只有一有空,他就到戏院帮父亲研磨绘制海报的颜料。磨完颜料,他就从街上裁下街招宣传纸张,作为画纸,学着父亲的手法进行创作,每次都要画纸画得满满地才罢休。
戏院是邓振铃艺术生涯的起点,也是他走出中山看世界的开端。20世纪50年代以前,中山还未设立电影管理机构,各戏院经营者需各自与片商联系进行放映,大多从澳门、广州等地取片。在邓振铃的记忆中,父亲每个一段时间就需到广州取片。那时,从石岐到广州没有直达的陆路,需经过多个渡口,不足100公里的路程,需花费5-6个小时。
《故园忆旧图》(局部)。 通讯员/受访者 邓振铃 供图
相比陆路,水路是老石岐们更愿意接受的出行方式,虽然用时更长,但出行体验更为顺畅。8岁那年,邓振铃第一次随父亲到广州取片,走的就是水路。他们乘坐当时珠江航道上特有的客货两用大型拖船——“花尾渡”,晚上20时左右在岐江河天字码头出发,第二天早上6时多到达广州。
“花尾渡”船体用木料制成,自身没有动力,主要靠火轮船,也即中山人称的 “拖头”“电扒仔”,用一条长缆拖着走。邓振铃还记得,他和父亲第一次乘坐的“花尾渡”一共两层,每一层分别在舱内左右两旁设卧铺两层,每个铺位用模板隔开,每个铺位都有一个小小的窗户。“花尾渡”的形象也在《故园忆旧图》中有体现。
华灯初上,“花尾渡”从热闹的岐江河天字码头出发,沿着水道一路往北缓缓行进。通过小小的窗户,邓振铃第一次看到了小榄、顺德、广州等地区的面貌,窗外繁华的世界增长了他的见识,也激起了他向外探索的欲望。
从“门外汉”到“专业户”
虽然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但邓振铃青少年时期基本都在石岐度过。
1956年,17岁的邓振铃正式参加工作,他同时担任当时中山县人民、模范两家电影院的美工,与父亲同在宣传组工作。邓振铃喜欢画画,更喜欢看别人画。在刚参加工作期间,他经常到刘依农先生设在西山寺的“沙龙”画室学艺,还拜擅长画龙柱、宫殿的中山画师黄千山为师。
邓振铃自认当时自己美术基础不高,但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各地美术展览较多,每次都要从各单位抽集人员筹展,邓振铃当年初生牛犊不怕虎,“什么画都敢画”,几乎成了展览的“专业户”。
在参加展览过程中,邓振铃认识了曾留学日本美专的中山市第一中学教师黄敏之,在后者的指导下,邓振铃学习了西洋画的透视、色彩、构图等基础知识,绘画水平迅速提高。他也由此学会了用“散点透视”多维的角度和开阔的视野对生活进行观察,从容地描绘对象。多年过去,邓振铃对黄敏之仍十分尊崇,在黄敏之的教导下,他更加坚定了当一名“公仔佬”的决心。
《故园忆旧图》(局部)。 通讯员/受访者 邓振铃 供图
1959年,邓振铃应征入伍。由于有美术特长,入伍后就一直从事文化工作,从放映员、图书管理员、放映组组长到文化干事。在部队中文化工作中“打转转”多年后,1975年,邓振铃转业到妻子的家乡——河南省开封市。
开封市是中国六大古都之一,也是《清明上河图》的原创地,人文底蕴厚重,书画人才辈出。转业后在开封工作的15年间,邓振铃曾在当地的轴承厂、学校工作,但手中的画笔始终没有放下,他走访结识了当地的书画家,他的作品也常常出现在开封市的各类画展上。
1985年,开封市朱仙镇木版年画社恢复成立,他参与其中,重归美术领域,担任画社的古版研究室主任、编辑部主任和副社长等职务。如今,邓振铃在中山的家中,仍收藏着当年在开封创作的朱仙镇木版年画。
回想起在开封的那段时期,邓振铃依然印象深刻。开封厚重的宋韵文化氛围,滋养了邓振铃的文化气质。在开封期间,邓振铃还研读了《清明上河图》,学习了这幅名画的人物形象和画面组织方式,这为他后来回到中山后创作《故园忆旧图》等长卷作品提供了灵感。
“画家是不会退休的,除非永远闭上了眼睛”
邓振铃家住七楼,这是所在楼房的最高层。登高望远,是邓振铃自小爱好之一。离他们家老祖屋不远处,是中山的地标——烟墩山。
烟墩山是中山老城区的高点,在古代,烟墩山是海防线上的烽火台,山上有一座始建于明代的古塔,经过多轮重修,如今仍矗立在山上。在陆路交通还不发达的年代,中山的游子归侨回乡,多走水路,在当时没有明显的城市标志情况下,人们在船上远远地看见烟墩山上的这座塔,就知道已回到家乡。
烟墩山则是邓振铃小时候的另一个乐园,找上三两玩伴,飞奔到山顶,城区全貌尽收眼底。吸引邓振铃的不仅仅是壮光的城市景观,还有烟墩山上的“报时炮”。
民国初期,烟墩山文塔旁曾有一尊土炮,每当正午12时,石岐商会就派人前来发炮报时。这门土炮到20世纪50年代才被撤走,但“十二点钟有炮打”记忆一直存留在邓振铃的脑海里。当他创作《故园忆旧图》时,烟墩山上放炮报时的情景也得到了还原。
《故园忆旧图》(局部)。 通讯员/受访者 邓振铃 供图
1989年,邓振铃从河南开封调回中山工作。1999年,邓振铃正式退休。赋闲在家,邓振铃一时感到没有了生活的节奏,而在闲暇中,随着年龄的增长,怀旧的情绪日益浓烈,除了作画,无处宣泄。
退休不久,邓振铃有了更多时间走访亲朋。在一次拜访中,中山本土美术家李锡武先生对邓振铃说:“画家是不会退休的,除非永远闭上了眼睛”,这句话深深震动了邓振铃,也让他找到了退休生活和创作的方向。
2000年前后,在中山县建县850周年来临前,邓振铃在与朋友“闲话古今,感怀旧事”时,唏嘘之间,突发创作中山“清明上河图”的想法,为后代记下旧时乡情。
在朋友们的鼓动下,邓振铃最终将想法化作了行动。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他访老人、游旧地、翻故纸、爬屋顶、钻小巷,夜梦儿歌乡音绕耳,日摄山光水色入怀,用了大量时间寻访旧时的城市印记。为创作这一画作,邓振铃的退休生活过得比退休前还忙。
在家中的楼顶天台,邓振铃还给自己建了一个工作室,并取名为“拙趣园”,这里是邓振铃创作《故园忆旧图》的地方。邓老潜心创作,不管冬寒夏暑,废寝忘食,有时候一天创作时间竟超过20小时。冷风摇墨,咸汗泼彩,终成佳作。
《故园忆旧图》采用传统的手卷形式,以 “散点透视”法组织画面,鸟瞰式全景构图。从东到西,长卷展现了伶仃洋、翠亨村、五桂山、学宫、岐豪路、沙岗墟、月山公园、中山县立一中、县政府、仁山广场、华侨医院、西山寺、烟墩山、西门口、九曲河、步行街、咸鱼街、天字码头、张溪、三角围等民俗图景,如今已难觅踪迹的中山老景物,都在画卷上“复活”。
2001年,《故园忆旧图》在中山市举办的“昨天·今天·明天”历史图片展上展出,是展览中“昨天”板块的主要作品。作品展出后,成为市民和媒体关注的焦点,中山的“清明上河图”由此为人熟知。
从《故园忆旧图》到《岁晚趋圩图》
邓振铃创作《故园忆旧图》时已62岁。完成《故园忆旧图》后,邓振铃乡情迸发,创作欲望不断增长,在随后的十年里,他先后推出《中山老行业》《香山(中山)中医药拾遗》《铁城画旧》《古香林胜景》《非物质文化遗产》《岐江回望》等系列“老中山”画作。最近,他正在创作以十二生肖与中山民俗为主题的作品。
这些画作仿佛是对《故园忆旧图》的分解和放大。《中山老行业》中,石岐城中的柴炭栏、岐江河边的果菜栏、咸鱼街、河边码头艇仔粥、饼家云集的牛角巷在笔画之间重生:“货如轮转,客似云来”“上等梅香糟白靓咸鱼,送饭(下饭)一流实肉马鲛郎”“文房四宝,音体器材”……临街商铺、河边码头、百货商场、大街小巷中,既有吆喝叫卖的商贩,也有赤膊劳作的码头运工和挑选商品的市民,一个充满人气和生活气息的老石岐城跃然纸上。
2011年,《故园忆旧图》创作10年后,邓振铃另一幅重要的民俗长卷《岁晚趋圩图》完成。这是一幅以上世纪40年代的石岐沙岗墟为题材的作品。当年,每逢三、六、九日为沙岗墟圩日,来自中山各镇街以及佛山、广州、江门、澳门等邻近城市和地区的各方人士前来趁圩。邓振铃老家离沙岗墟并不远,儿时总喜欢在圩日趁热闹,该画展示的就是邓振铃记忆中的圩日盛况。
2013年,邓振铃再度创作长卷作品,反映当年石岐大庙下夜市繁华景象的《大庙下晚市梦华》。这个离岐江边不远的夜市早已消失,通过画作,邓振铃再现这个老石岐的饮食高地。
《故园忆旧图》(局部)。 通讯员/受访者 邓振铃。 供图
随着作品的增多,邓振铃近年来在亲朋的帮助下,将作品进行数字化,转化为数字照片,储存于电脑中。如今,在他家中的电脑里,收藏了总体积超过40GB的个人作品。虽然邓振铃至今仍未学会如何在电脑上转录和拷贝这些画作,但他知道,这些储存在电脑里的作品更能抵抗时间的侵蚀,通过这些作品,留住属于他那一代人的记忆,留住值得所有中山人记住的历史。
画作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是邓振铃对自己的作画生涯的一句总结。他常说,生活如歌。在他的画作中,每一个人物造型都是歌里的音符,每组人物相互影映,各组人物相互呼应,形成了一段段优美的旋律,似高山流水音远飘渺,似巨浪拍岸排山倒海,时而平静如镜,时而风狂水恶,构成一曲动人的交响乐。
时代在发展,城市在变化。邓振铃记忆中的老中山已是高楼林立,商业繁荣的现代都市。“要画好这个音符,是无止境的艺术追求,我永远是未毕业的‘小学生’。”看着不断变化的城市,随着年龄的增长,邓振铃已感到有些乏力,他感叹如今已难再有20年前昼夜不分奋笔创作的精力。“有我这种经历的人,未必能画;能画的人,又不想画;我希望能以美术来写我的回忆录,给大家展示当年的岐江、中山。这是我的心愿,也算是给中山的子孙后代们一个交代。能做多少算多少。”
2020年8月,泰山出版社历时四年推出《中国风俗图志》系列丛书,第一辑共11卷,分别为“北京卷”“武行卷”“关中卷”“杭州卷”“苏州卷”“常州卷”“石家庄卷”“吉林卷”“中山卷”“川西卷”和“鲁西南卷”。其中,“中山卷”由邓振铃先生绘图并撰写图注文章。
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刘晓峰在丛书总序里这样写到:今天的中国,依然行驶在一条迅疾发展的高速路上,城市的扩张、生活空间的巨变,使许多旧日风俗变化甚至消失得无处追寻。风俗承载着我们成长的记忆,但遗憾的是,这些记忆在一天天地消失。时移世迁,令人无限叹惋。有幸的是,我们生活中,有这样一群学者,他们一笔一画地记录下了故乡点点滴滴的风俗;有这样一群画家,他们用画笔追寻乡土记忆,留下精彩纷呈的风俗图画。
中山有邓振铃,是幸运的。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雷海泉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叶志文(除署名外)
【作者】 雷海泉;叶志文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