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

卖火柴的小女孩示意图(卖火柴的小女孩儿)(1)

关于本书

童话不但给儿童带来欢歌笑语与认知启蒙,其实童话在很大程度上,也为成人也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也许我们应该在某个黄昏的下午,或者某个下班的夜晚,泡一杯咖啡,打开一本童话,让它带领我们一起回望最初的那颗童心,体味纯真,享受温暖,品尝爱与孤独。现在我们带来安徒生四篇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儿》《野天鹅》《坚定的锡兵》《丑小鸭》,作为成年的我们再来读这些童话,看看它们能给我们什么样的阅读体验呢?

关于作者

汉斯·克里斯汀·安徒生,生于1805年,死于1875年,是丹麦19世纪童话作家,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代表作有《海的女儿》《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皇帝的新装》等,他的童话作品高达168篇,被译为150多种语言,在全球各地发行和出版。

本书金句

1.最后这只大蛋裂开了。“噼!噼!”新生的这个小家伙叫着向外面爬。他是又大又丑。鸭妈妈把他瞧了一眼。“这个小鸭子大得怕人,”她说。——《丑小鸭》

2.不过从蛋壳里爬出的那只小鸭太丑了,到处挨打,被排挤,被讥笑,不仅在鸭群中是这样,连在鸡群中也是这样。——《丑小鸭》

3.这位小姐伸着她的双手——因为她是一个舞蹈家。她有一条腿举得非常高,高得那个锡兵简直望不见。因此他就以为她也像自己一样,只有一条腿。“她倒可以做我的妻子呢!”他心里想。——《坚定的锡兵》

4.这时锡兵已经化成了一个锡块。第二天,当女佣人把炉灰倒出去的时候,她发现这锡兵已经成了一颗小小的锡心。可是那位舞蹈家留下来的只是那颗亮晶晶的装饰品,现在已经烧得像一块黑炭了。——《坚定的锡兵》

5.她终于抽出了一根火柴,在墙上一擦,哧!小小的火苗冒了出来。小女孩把手放在火苗上面,小小的火光多么美丽,多么温暖呀!她仿佛觉得自己坐在火炉旁,那里面火烧得多旺啊。——《卖火柴的小女孩》

核心内容

一、悲剧性创作心理的背后,是深刻的悲剧性人生体验

安徒生面对社会的嘲笑与否定时,他表现为对悲剧情节的沉浸,和对悲剧之美的眷恋,这些悲情与伤感也给人一种骄傲,这种骄傲使他耐得住伤感的情绪,使他能接受得了悲剧的事实,也使他与其他的个体区别开来。

正如他自己曾在一篇文章中如此描述:“一个时期我被那种吹毛求疵的、几乎是人身攻击的批评害得很苦,弄得我经常近乎心灰意冷,但后来幽默的时期来到了,如果我敢于这样的话,它把我从悲伤与痛苦的低沉情绪中解救出来。我既弄清了自己的弱点和缺陷,也看清了批评家们乏味的谴责和学究式的唠叨之愚蠢与荒谬。”

安徒生将悲剧作为自己的标识,以此彰显自己的优势,从而使自身与他人形成鲜明的对比,并焕发出耀眼的荣光。安徒生有一句话说得十分对,也揭示了他一生为什么要为童话付出那么多的努力,这句话是这样说的:“骄傲可以压倒一切可悲。人要么是隐蔽起自己的可悲;要么是假若他揭示了自己的可悲,他便认识了可悲而光荣了自己。”童话就是安徒生彰显自我人生价值所在。

安徒生自卑的心理历程,也是他人生的悲剧及其他对悲剧艺术的沉迷,也因此,他将童话中的一个个主人公也送上了一条充满磨难与血泪的荆棘之路。但这不是一条简单的荆棘之路,而是一条“长时期遇到极大的困难和冒着生命的危险”(《光荣的荆棘路》)的道路,需要勇者——“坚定的锡兵”——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经得起诱惑的考验,历经灾难折磨依然坚定地走下去的道路。

二、四个悲剧童话解读:《野天鹅》《丑小鸭》《坚定的锡兵》《买火柴的小女孩》

丑小鸭先是遭受了所有人的歧视,这些歧视目光让他更加自卑,自卑的阴影又让他难以否认自己的确很丑陋的事实,如此,从一只在别人的眼里丑陋的小鸭,逐步上升为在自我心中也很丑陋的小鸭。

越发孤独的丑小鸭,看到一群天鹅划天而过,表现出羡慕而奢望,渴望别人的肯定,又怕被嫌弃的复杂心情。遭受这么多折磨与歧视,自己也认可了外界的诋毁。

然而丑小鸭始终没有放弃坚持活着与渴望美好的内心,最后,他战战兢兢、自惭形秽、苟延残喘地勉强活下来,在苍茫迷失中继续隐忍孤独,顶住沉重的生存压力,独自面对命运羁绊,忍受别人异样的眼神。

自惭形秽的心理在年幼的心灵中滋生蔓延,一点点粉碎它如玻璃般脆弱的神经,因为自己沦陷自卑心理太深,竟然连自己身体变得漂亮都忽略了。

他低下头等待死亡来临时,终于完成了一次华丽的蜕变,变成了一只连天鹅都羡慕的、最漂亮的天鹅。丑小鸭的蜕变,是对世俗的报复,是对世人粗暴、武断、肤浅的衡量标准的彻底否定。我们如果理解安徒生的人生遭遇,也就理解了他对世俗成见是多么的厌恶。

回到我们的世界和生活中来,谁不是丑小鸭呢?

谁不是那些欺凌讪骂、嘲笑与歧视丑小鸭的鸭子、火鸡呢?丑小鸭的悲剧是因为世俗的偏见,这导致他在别人的指责与嘲笑的覆盖下,迷失自我,甚至接受了别人庸俗的定论。

但丑小鸭的悲剧不算悲惨,至少他最后升华和蜕变了,因为童话给了它童话般的结局,让它成为白天鹅,这样的结局给人们坚持内心的信念的信心,从而突破世俗重围。

三、安徒生的独特创新——悲剧童话

安徒生作为一个人文主义者,宣扬人道主义及其自身对悲剧的沉迷,让他开创了悲剧的一个崭新领域——童话悲剧!

童话本应该是充满想象力的、天真的、温暖的,承载着一切美好的愿望与祝福,但是当安徒生以独特的情怀对爱、美好、同情、善良讴歌的时候,却同时再现了现实的不公与死亡的凄凉,表现出一种崇高的悲剧之美。

但安徒生的童话之所以说是崭新的悲剧,其主要原因是,这些童话虽然具有强烈的悲剧性,但却将一切不完美、残缺,甚至是恶的东西,都融化在浓浓而温暖的爱意和诗情之中。

以充满厚爱之心给贫苦之人以温暖,在不幸的人生画面中融进深切的同情;以淡淡的愁绪给悲剧人生以同情,在悲忧的叙事中赋予抒情意味的赞叹;以浓浓的诗情为死亡罩上美的光环,在生命的终结处显出新的生命内涵。

在安徒生168篇童话中,《海的女儿》《红鞋》《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光荣的荆棘路》《坚定的锡兵》《野天鹅》《祖母》《柳树下的梦》《癞蛤蟆》《她是一个废物》等二十多篇童话,都呈现出一种对悲剧情结的持续痴迷,也将童话艺术与悲剧艺术完美结合,折射出安徒生坎坷不平、饱经风霜的一生,以悲剧的童话映衬现实的不幸,同时又充满了爱与同情的渴望。

悲剧之所以伟大,其中一个重要的基石就是:它真实地表现生活中最阴暗的东西,同时又不会在最后让人感到沮丧压抑。悲剧迫使行动中的人抗击无情的命运,在失败与苦难中,展示作为人的意志和尊严。因此,悲剧意识,只有当它通过悲剧冲突得以表现,并与渗透其中的悲剧精神相结合时,才能成为悲剧创作的前提;否则,我们会背离悲剧的终极目的并抹杀悲剧的真正价值。

撰稿:壶子虚

讲述:李斌

绘图:洛思思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