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我国,涮羊肉一直以来都是备受推崇的国民级美食,其历史也颇为悠久。说起涮羊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元代,该美食是契丹人所发明的一种日常食品,相关考古信息显示,在我国内蒙地区考古挖掘出的壁画等文物当中,就描绘有当时百姓吃此食物的场景,在这一历史时期,羊肉基本上被切为薄片食用,佐以各种调味料进行腌制然后用开水进行涮烫,但是在当时,涮羊肉并不配以蘸料。

少数民族奇怪羊肉做法(契丹人发明的美食)(1)

历史资料显示,早在我国南北朝时期,涮锅就已经出现在广大民众的餐桌上,但是在当时,涮锅的主要原材料为素食,如蔬菜等,而涮羊肉的出现和发扬壮大,则主要为契丹时期。尤其是在契丹人在当时的燕京站稳脚跟后,更是将这一饮食进一步加以推广,而时至今日,一提到这一美食,民众也会首先想到老北京涮羊肉。

少数民族奇怪羊肉做法(契丹人发明的美食)(2)

一、涮羊肉和忽必烈的故事

在元代,涮羊肉的起源和发展好元世祖忽必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据历史记载,在一次行军过程当中,已经将近一天没有进食的忽必烈一行人本想安营扎寨,然后埋锅造饭,但是突然之间前方来报,有敌军就在不远处。事态紧急,而此时大块的羊肉已经被准备好,炖羊肉的水也已经烧开,但是要想将其彻底煮熟肯定已然来不及,紧要关头,忽必烈拿出短刀将羊肉切成一片片薄片,然后放入到沸水当中,很快,肉片便被煮熟,粘上盐巴居然别有一番滋味。于是,战士们及时补充了能量,这场战役也大获全胜。

少数民族奇怪羊肉做法(契丹人发明的美食)(3)

据相关史料记载,在当时,涮羊肉本是行军打仗过程当中的一种重要食品。这主要是由于将士在行军和战斗过程当中,需要随时补充大量的能量,也只有充足的能量才能令将士们保持良好的体力,进而在战斗当中占据优势。而羊肉正是这样一个好的食材选择。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羊肉的烹制方法也颇为重要,若是炖煮,必然耗费过长的时间,而若是切成薄片用沸水涮,则会在较短时间内就将其煮熟,不但容易被消化,而且还较为美味。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道军中食品也被人不断地加工改良,进而成为普罗大众餐桌上面一道受人欢迎的传统美食。

少数民族奇怪羊肉做法(契丹人发明的美食)(4)

二、涮羊肉在契丹时期被人推崇的原因

从饮食文化角度来看,之所以在元代时期,契丹人发明的涮羊肉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被广泛推广,最为主要的原因之一是羊肉这一肉类不但是契丹人的主要肉类食物,与此同时,也是汉族人的主要肉类食物。其次,在当时,契丹人和汉人的商贸交易也日益频繁,也让这道美食不断发扬光大。

少数民族奇怪羊肉做法(契丹人发明的美食)(5)

从元代开始,涮羊肉得到越来越多民众的追捧,不但广大民间群众对其趋之若鹜,连宫廷皇族也成为其忠实粉丝。到宋朝,林洪在《山家清供》这一文献当中对涮羊肉进行了记载,这也是有关涮羊肉最早的文字记载。按其所说,涮羊肉在烹制过程当中首先需要进行腌制入味,然后进行涮煮,但是无需配以蘸料,这和如今的涮羊肉还有所差别。到清代,涮羊肉被进一步升级,据说乾隆皇帝尤其对其钟爱有加,甚至一年要吃上百顿,当然涮锅的食材也更加丰富,如各类素材及鸡鸭鱼肉等等,《鸠仗—古代老年证》等文献此有详细记载。

山家清供:浪涌晴江雪,风翻晚照霞。

少数民族奇怪羊肉做法(契丹人发明的美食)(6)

结语

关于古代涮羊肉的起源和发展,有着多种说法,以上为较为主流的一种,根据历史资料记载可知,古人对于羊肉的喜爱由来已久,并且在元代被进一步发扬光大,而在此美食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当中,古代人民也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并且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不论是调料、餐饮礼仪还是餐具的设计,都在不断完善和发展,在清代,涮羊肉已经成为满汉全席当中的主要角色,在招待老人的千叟宴当中,火锅的需求量也达到千个,现如今,涮羊肉也发展出更多的流派,花样翻新,更为亲民和美味,并且成为了地道的国民美食。

参考文献:

《山家清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