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108将中,施耐庵特别偏爱武松。
他把“精彩的景阳冈打虎”给了武松,暧昧的“潘金莲传情”给了武松,戏剧的“血溅鸳鸯楼”也给了武松。
金圣叹在评《水浒传》时说道:
一百八人中,定考武松上上。时迁、宋江是一流人,定考下下。
虽说都是一流人物,但是武松排在上上位,宋江排在下下位。金圣叹甚至认为鲁达是人中绝顶,武松却是天神。
看来,在他眼里,鲁达但比武松,还是差点意思。
施耐庵偏爱武松,金圣叹推崇武松。
这两位一是《水浒传》小说作者,一是《水浒传》最佳评论员,可见武松的魅力获得了官方权威认定,实至名归。
但是,武松的高评价和好口碑,除了正直和仁义,还有一个特别容易被忽略,却又特别重要的点,就是情商高,通俗地说,就是有脑子。
“武力、仁义、正直、俠气”这些特点,在“情商高”的加护之下,却有一种质的飞跃。
比如林冲和杨志,论武功,那算是同一梯队的,但要是综合看,武松给人的感觉要厉害的多。再比如鲁达的性急、李逵的憨气、宋江的心术,武松身上全没有,他有的却是不受约束的豪气和做事背后的章法!
你看,武松有着偶像剧男主角的不凡气质。
非要说武松身上有什么缺点的话,那就是自恋。
比如打虎归来的武松,在遇人自我介绍的时候,总是自称“我是打虎英雄武松”,(这有点类似于马云说我是中国首富马云一样)。
不过,这个在当时那个英雄惜名的江湖里看,倒也是见怪不怪。
在《水浒传》中,武松替哥哥武大报仇的章节,最引人乐道,我们就拿这个故事,来看看武松怎样让人眼前一亮。
声东击西
武松出公差回来,进屋却看到了灵堂,他当时的反应,书中用了两个字:“惊了”。武松甚至以为自己眼睛花了,随即呼喊嫂嫂,金莲从楼上假哭着下来。
《水浒传》中写道:
“嫂嫂且住,休哭!”
随后,武松一口气问了三个问题:
我哥哥几时死了?得甚么症候?吃谁的药?
金莲也没想到,武松上来直中要害,一时乱了阵脚,说不出个让人信服的所以然来,武松的怀疑,随之便加深了一步。
然而,第二天一早,武松上来便把昨天问过的问题,又问了一遍,不同的是,末尾他又加了两个问题:
一个是谁买的棺材,另一个是谁敛的尸。
书中这样写道:
武松道:“却是谁买棺材?”
那妇人道:“央及隔壁王干娘去买。”
武松道:“谁来扛抬出去?”
那妇人道:“是本处团头何九叔。尽是他维持出去。”
然后呢,武松会说什么?
武松说了句:
“原来恁地。且去县里画卯,却来。”
意思是说:原来是这样,我先去县政府打个卡,一会儿回来!
金莲估计也纳了闷,本来一问一答间,她正绷着神经、忐忑不安地应付着,武松突然说要去单位打个卡,令人窒息的紧张感突然悬在半空中,戛然而止。
武松这是怎么了?
注意,这个地方尤其能见识武松的不一般!
昨天晚上问过的问题,第二天一早又问了一遍,并且又加了两个问题(谁买的棺、谁敛的尸),这是何意?
因为武松要通过前面的问题,来遮掩后面问题的特殊。
头天晚上武松就问了谁用的药,想必怀疑武大有被毒杀的可能。要是这样,关键的问题就成了最后一个:
谁敛的尸?
为了避免打草惊蛇,把最后一个问题混着昨天问过的问题,这叫打掩护。
所以在知道何九叔之后,他得到了想要的答案,随后话题的戛然而止,也就可以理解了。
然后,他说去县里画卯,其实也是避免打草惊蛇。
因为他一出哥哥家,便问道随身士兵:
你认得团头何九叔吗?
在等到肯定回答后,武松道:
你引我去。
你看,武松到底是真厉害,这不是武功高就能干得出来,这就是会用脑子。
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应对方案
武松在随身士兵的指引下,找到了何九叔,然后,武松请他去吃酒。
来到酒馆就,两人坐定,何九叔像是受审一样,紧张地等着武松来问。
只见武松也不说话,自顾自喝酒,把何九叔晾在了一边。
这又是高明的一招,武松在和何九叔打心理战。
且看书中的描述:
何九叔心里已猜八九分,量酒人一面筛酒,武松更不开口,且只顾吃酒。何九叔见他不做声,倒捏两把汗,却把些话来撩他。武松也不开言,并不把话来提起。酒已数杯,只见武松揭起衣裳,飕地掣出把尖刀来,插在桌子上。量酒的都惊得呆了,那里肯近前。看何九叔面色青黄,不敢吐气。
武松真是气氛制造的高手,不但知道事情如何办是最好,而且知道话怎么说才最妙。
他的第一句话是这样的:
武松捋起双袖,握着尖刀,指何九叔道:“小子粗疏,还晓得‘冤各有头,债各有主’。你休惊怕,只要实说,对我一一说知武大死的缘故,便不干涉你?我若伤了你,不是好汉!倘若有半句儿差,我这口刀立定教你身上添三四百个透明的窟窿!闲言不道,你只直说我哥哥死的尸首,是怎地模样?”
这样的审问,根本不费功夫,何九叔立马和盘托出。
原来,何九叔知道武大死于中毒,敛尸之后,偷偷捡了两块骨头,以防武松找来,给自己提前留了后路,就连西门庆买通他的10两银子,他都一分没用,连着骨头交了武松。
而且,何九叔还提供了一个线索:
武松道:“奸夫还是何人?”
何九叔道:“却不知是谁。小人闲听得说来,有个卖梨儿的郓哥,那小厮曾和大郎去茶坊里捉奸。这条街上,谁人不知。都头要知备细,可问郓哥。”
随后,武松同何九叔来到郓哥家,郓哥知道来意,害怕若是说出真相,自己如果受到牵连,自己六十岁的老爹无人赡养。
看武松如何表现:
“好兄弟。”便去身边取五两来银子道:“郓哥,你把去与老爹做盘缠,跟我来说话。”
然后便带着郓哥和何九叔去吃饭(你看,这里不再喝酒了)。
而且,武松和郓哥刚刚一聊,便知道这小孩儿特别喜好银子。
武松便告诉他,等事情结束,再给他十四五两银子。
但是武松说道给银子的原因,不是让郓哥把实情全部相告,而是说看他很有孝心所以才给银子。
等这一切妥当之后,武松才说:
你可备细说与我:你怎地和我哥哥去茶坊里捉奸?
然后,可想而知,郓哥此时便毫无保留把经过全又讲了一遍,并且愿意为此作证。
上午不大一会儿就把两个最为重要的人证连同物证给搜罗齐整了。
你看,武松真的是会办事,这就是情商高!
其实,这其间,还有一个细丝入微的情节,让人不禁拍案叫绝。
在找到何九叔的时候,武松上来就是威胁,用的是刀子和性命,场景是喝酒桌上。
在找到郓哥的时候,武松上来却是动情,用的是银子和亲情,场景是吃饭桌上。
这两个一对比,就有意思了。
而且,武松在见到郓哥,说的第一句话,却是:
好兄弟!
说到底,只因为何九叔是个成人,郓哥却还是个孩子。
你品,你细品!
做人要讲情面,做事要有规矩
你看,武松的取证环节,顺风顺水、一蹴而就、有张有弛,干净利索!
然后呢,证据也有了,事实清楚了,武松会怎么办?
他是不是掉头要去宰杀金莲与西门庆?
然而却不是,他带着何九叔和郓哥,径直去了县衙。
他要去报官。
看到这里,你会诧异,武松这等英雄,怎么成了遇事去报官的主儿?
他不应该是路遇不平一声吼,手起刀落转身走吗?
对,在梁山好汉中,这才是惯常的做派,比如鲁达和李逵。
但要是武松,就不同了,因为他会动脑子想,他面前这个事的特别之处:
一、他是替哥哥报仇,不是替自己,所以他要给大郎讨来一个说法,不仅是要凶手偿命,还要一个公道,这个公道需要县里给他盖戳:官方认定,方可盖棺定论。
二、景阳冈打虎归来,武松受阳谷县令抬爱,得了个“都头”的工作(相当于现在的县刑警大队长),此时要是自己动手杀人的话,就太不给县令面子,这是不义行为,武松不会去做。再加上此时他身为公务人员,自己行私刑也的确说不过去。
所以,他来到了县衙。
可以说,武松真是个讲究人,讲究到细节,这仍然是情商高。
然而,武松讲究,县令不讲究,竟然被西门庆买通,不予受理。
你看,武松本来是强者,只一瞬间就变成了弱者。
但是,武松不怕,因为他还有个江湖。
所以,武松并没有生气,也没有争执,他就说了一句话:
武松道:“既然相公不准所告,且却又理会。”收了银子和骨殖,再付与何九叔收了。下厅来到自己房内,叫士兵安排饭食与何九叔同郓哥吃,“留在房里相等一等,我去便来也。”
武松的最后一句话:“留在房里相等一等,我去便来也。”
他去去之后便来,去哪里呢?
鸳鸯楼!
他要自己动手了!
后话:
你看,武松脑子里一直有他的主意,要做的事情都在他脑子里,就连最后县令包庇西门庆,他仍然没有一丝窘迫和愤怒,而是冷静的转身离开。
但是他杀了潘金莲和西门庆,却留下了王婆未杀。
因为他还是要给县衙留下一个口子,给他们重新结案来用,给自己的哥哥讨个说法来用。
他的主意真是大,他的脑子真够用,他的情商真是高!
正是如此,武松才会自带光环,让金圣叹都赞叹他是“天神”!
再看一下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只听这名号,何等威风,然而,施耐庵几句话一写,却发现不是这样。
比如其中一段,林冲被陆虞侯骗去喝酒,高衙内趁机调戏林娘子,林冲后来发现上当,随即去找陆虞侯。
文中是这样说的:
林冲拿了一把解腕尖刀,径奔到樊楼前去寻陆虞侯,也不见了。却回来他门前,等了一晚,不见回家。林冲自归。.......林冲一连等了三日,并不见面。.......第四日饭时候,鲁智深径寻到林冲家相探。.......自此,每日与智深上街吃酒,把这件事都放慢了。
武松从开始动身去找何九叔、到最后斩杀西门庆用了不到12个小时,林冲寻个陆虞侯,寻了三天而不见人,第四天却扔下不管,与鲁智深吃酒去了。
不用多说,就这一段,他与武松,便高下立见!
关注@麦小野,我们一起聊聊水浒趣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