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西人,尤其是湛江人和茂名人都非常重视年例。虽然各地年例略有差异,但是都是非常讲究气氛,年例无论是游神,社戏,都是锣鼓,喇叭唢呐纷纷登台,呈现缤纷多彩的活动方式。比如我们湛江多以“游神”的方式呈现,虽有差异,但是有一点无疑,这是一个村庄最热闹的时候,其重视程度不言而喻。

你不知道的粤西年例(我眼里的粤西年例)(1)

你不知道的粤西年例(我眼里的粤西年例)(2)

印象中,小时的年例,和如今年例相差不大。杀鸡宰鸭,购买果品,饼干,糖果之类,稍微不同的是小时候,物质疲乏,要比现在略差。小时候,年例可是吃得最丰盛的节日。在那个年代,对于很多家庭来说,平时是有肉吃的,都很少,更别提有鸡鸭,虾,水果之类的了。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能吃一顿饱饭就不错了。即使当时人普遍很穷,很多都在生吃俭用,但是到了年例的日子,都舍得花钱,哪怕借钱也要操办一下,年例宰鸡杀鸭,烧猪肉,瓜果甜品也不少。每每这时候就是孩子们最高兴的时刻,就像一个个饿坏的馋猫,见到这么多美食,双眼就会放光,做完年例就迫不及待的好吃。对于孩子们来说,年例就是最好的节日,因为平时吃不到的在这个日子能吃到。

你不知道的粤西年例(我眼里的粤西年例)(3)

对于大人来说,年例也就是展现自己新一年实力的时候,即使自己再穷,也不能在别人面前输了面子,肯定要操办像个样子,该买的必须买,不需要买的也要尽量买,你说这是打肿脸充胖子吗?肯定不是,毕竟大家都一样,也没有显得自己多有优越感。但是,都明白,展现自己,只是为了自己不显得寒碜,显出自己在新的一年里日子过得丰衣足食的愿望,所以摆放鸡鸭,瓜果丰盛,不只是和神明分享,更是展现自己努力向上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心,表现出一种比较朴实的情怀。这不是攀比,也不是别人的督促的行为,而是一种习俗的朴素愿望和流传下来的精气神。年例的意义就在这里,但是现在很多似乎不太理解年例,以为年例就是为了热闹,祭奠先人,仅仅是一种习俗而已。那是还没有深入理解年例了。大家在那一天邀约朋友来家做客,是为了展现自己的实力,有着和朋友共同分享喜悦的意思。毕竟过去忙了一年,无论赚钱多少,家庭和睦,生活日子好了,就是最大的成功,这份喜悦,就应该伴随着年例,和大家共同分享,联络感情。毕竟平时大家都忙自己的事情,彼此极少联系,趁着机会,叙叙旧,唠叨家常,达到维持感情的方式吧。所以这种约定俗称的年例节日方式固定下来。其实,我想这不仅仅是粤西地区的年例,其他地方的一种民俗活动也是如此。不过广东人的年例呈现的不只是一种欢乐的场景,更是丰衣足食的愿望。虽然现在生活好了,不至于饿肚子了,但是这种朴素愿望始终不变。每到年例,即使远在外面工作,也要抽出时间回来。就像过年一样重要。

你不知道的粤西年例(我眼里的粤西年例)(4)

忙完年例,在我们这边是游神,过后就是做雷歌。粤西这边不少是粤剧。小时候,去看雷剧的人还是挺多的。大家都是兴高采烈去看。我们那里的雷剧都是请专业歌剧团表演,当时还没有手机,看雷剧,就是农村人最难得的消遣了,以前即使快散场,舞台下面还是有很多观众的。可是现在的歌剧,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人气真的不如从前了。

你不知道的粤西年例(我眼里的粤西年例)(5)

不过近两年,因为疫情影响,年例没有这种气氛了。都有这种自觉,为了不添堵下,大家都尽量减少接触,这种聚集的活动就不让办了。不过也有一些人为了年例,真的敢“顶风作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年例通常是一个村最盛大的活动。没有这些活动,年例就已经不是年例了。好多群众不理解的,毕竟前两年因为疫情年例受到影响了,现在湛江这种低风险的地区,好多感觉憋久了的群众还是有呼声要办的。于是就出现了这种“顶风作案”。其实为了年例,真的不用冒风险,毕竟风险出来代价太大。

你不知道的粤西年例(我眼里的粤西年例)(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