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娴散文集阅读 燕子小文读张小娴的书(1)

文|燕子 编辑|燕子 图片|网络

你知道我最喜欢什么时刻吗?就是去图书馆还书借书,那感觉,好像自己瞬间高大上,像模像样的文化人似的,这种感觉真的很受用哎。还有最喜欢刚借到书的时候,那感觉就好像排了好长时间的队,终于买到自己馋了好久的美食,恨不得一口吞下,这刚借到的书,也若这般迫不及待,趁着新鲜劲,安静如猫,一气呵成。

今天借了一本毕淑敏的《幸福的七种颜色》、张小娴的《谢谢你离开我》《爱上了你》。都是散文,首读的是张小娴的《谢谢你离开我》。家电源洗衣服时“砰“的一声,停电,赶紧联系物业找师傅来修,这等的空间先静心读会书。文,一篇篇很短,每篇燕子都忍不住有话说,分享:

四肢在恋爱。说实话,第一次听这样的说法,读完,思量,还真有那么回事。文中说,恋爱的时候,我们的四肢也在恋爱。爱情的感觉,由胸膛蔓延到两条胳膊和两条腿。你有过这种体验吗?手找到了幸福,脚找到了安宁。也是哈,难怪我恋爱的时候喜欢大手握小手,喜欢走路缀着胳膊,喜欢让背着,喜欢揽着肩,喜欢摸头杀,喜欢的多着呢。喜欢踏春、踏夏、踏秋、更喜欢踏冬,尤其是冬天里的第一场雪,虽然有点冷,但心暖;喜欢秋天的落叶,踏上去脆脆的;喜欢夏天的草坪,躺上去软软的;喜欢春天的田野,闻一闻很新鲜。四肢和主人一起恋爱了,可当主人失恋的时候,四肢也变得有气无力,精神气全无,的确如此。

你爱我吗?文中说,这句话不能说得太早,也不能说得太迟。说得太早,会影响全局,说得太迟,已经没有用了。文字分了几个阶段:一、热恋的时候问,从此以后,你们的关系就是你爱他多一些;他不爱你了问,显得很卑微;遇到挫折问,显得有点自私,道德绑架似的;有了他的孩子问,太迟了。那么什么时候问呢?其实又何必去问呢?爱与不爱心知道,莫因爱对方低微到尘埃里而委屈着自己,即使这样的爱,对方也不会珍惜。现在想想,曾经的自己也有不被爱,不被疼惜,不被在乎的情感经历,还傻不愣怔地一次次伤害自己想要证明什么,想要得到哪怕一点点的在乎和疼爱,答案很明确,只是拒绝承认,还幻想奇迹发生。若现在的我,直接转身舍弃甚至还要踹上一脚后,扬长而去,人总是在被伤害中成熟长大。

爱情若烟花。文中说,爱情不是必需品,它就像夜空绚烂的烟花。当一个人看过了足够多的烟花,他就会看出烟花的绚烂只是一时,绚烂过后留下的就是落寞的天空,他会从此不再想看烟花,但他的天空毕竟被烟花点亮过,他邂逅过烟花,这烟花恰如初恋,足以让你回味余生。

文中还提到一个人的爱情。什么是一个人的爱情呢?就是你可以一直爱着一个人而永远不让他知道,把这个秘密埋藏在心底。一个人的爱情也挺好,不过有些孤单,太过伤感,即使那个被爱的人经过你身边,你雀跃无比,人家还冷漠淡然。爱情还是两情相悦才够圆满,那怕最后是离散,毕竟爱过无悔,人生也若烟花般曾经绚烂。

中年人的爱情更适合一个人的爱情这种模式,默默地放在心中吧,悄悄地喜欢,也不要去打扰对方平静的生活,心中拥有一份依托,平淡的生活或许也稍添些喜悦的色彩。

我和你的地域。这就是所说的门当户对以及人生价值观吧。经历之后才晓得,单凭最初的喜欢,感觉,甚至一见钟情,再见倾心所支撑的婚姻家庭也是很单薄。过日子需要吃喝拉撒睡,油盐酱醋茶,在一起久了,最初的新鲜感散去之后,彼此的历史、成长背景、家庭教育、读过的书,爱过的人、经历的事、过去的伤痕、成长过程中的创伤、爱好和志趣,各自拥有各自的地域,就若两个城池,他们是否能融合在一起?时间会告诉你。

青春年少时的恋爱相信有爱饮水饱,只要两个人在一起,就会幸福一辈子。我也曾憧憬过爱情的童话:有那么一个人,左手给我剥橘子,右手给我削苹果。等你经历过所谓的爱情、婚姻、家庭之后,会豁然明白这句老话: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传统的门当户对有多么重要。诸多的不和谐会把最初的爱消失殆尽,负荷而行,累垮了身心。

感情、感动、感觉。感性若我,首先我要有感觉,即眼缘,然后才是让我感动的人,感动的同时更要懂感情。王小娴的观点是感觉不靠谱,靠不住,难以永恒,当感觉没了,什么都没了。她会选择令她感动的人。或许性格使然,如果没有感觉,再感动我的人宁可孤单也不会选择,因为他真的不是你心中的想要,现实生活中依然。

一个人的掌声。文中说:我不为别人的掌声而活,我在乎的永远是一个人的掌声。纵使赢得全世界的掌声,却得不到心爱人的掌声,也是会失望的。女人需要欣赏,只有懂得欣赏你的人,才会知你冷暖,懂你悲欢,看到你独一无二的美好。女人的心,会为那个欣赏他的人而保留,因为他会给她掌声,为她喝彩。

这本书我非常喜欢,很入心,也很触感,继续阅读:一厢情愿的时候、有情但薄幸、有个人把它当作一回事、把自己挂在一个人身上----每一篇都如心情小语,又似闺蜜聊天,彼此交流小心事,小确幸。

喜读书的小女人,这时的我,也忽然感觉自己越来越温柔可爱。

燕子2021年9月6日

张小娴散文集阅读 燕子小文读张小娴的书(2)

壹点号燕子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