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永华从记事起,端午节就深深地烙在我心底了那时日子过得虽然苦些,但是对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却非常重视我的感觉是我们孩子们的节日,似乎和大人们没有什么关系节日的隆重,并不是吃粽子,也不知道屈原何须人也每当端午节来临,最忙的是母亲,搓“百线”,做“鸡荷包”,鸡荷包上还要挂蒜,耳朵上还要别艾叶,额头上抹雄黄,喝雄黄酒……总之,有很多讲究,一样都不能少,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说说怎样过端午节?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说说怎样过端午节(我也说说端午节)

说说怎样过端午节

文/张永华

从记事起,端午节就深深地烙在我心底了。那时日子过得虽然苦些,但是对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却非常重视。我的感觉是我们孩子们的节日,似乎和大人们没有什么关系。节日的隆重,并不是吃粽子,也不知道屈原何须人也。每当端午节来临,最忙的是母亲,搓“百线”,做“鸡荷包”,鸡荷包上还要挂蒜,耳朵上还要别艾叶,额头上抹雄黄,喝雄黄酒……总之,有很多讲究,一样都不能少。

后来在老师的课堂上才知道屈原,吃粽子的意义等等。当然,在我们幼小的心灵里,除了吃好吃的,就是玩。端午节麦子快要熟了,我们常常蹲到麦田里,闻着麦香,听着戴胜鸟和布谷鸟的鸣唱,看着麦浪汹涌。联想着吃白面馍馍的幸福。内心有多么的宁静而又兴奋。

再后来才知道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特别是龙舟节,我们没有见识过,只是在影视屏幕上看到过,多么振奋人心。团结,拼搏,奋力超越,只有这时才体现的淋漓尽致。这其实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

我曾经猜想,端午节是屈原投江后才有的,还是上古时代就有了。读了好多书才知道,端午节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中央,处在全年最“中正”之位,正如《易经·乾卦》第五爻:“飞龙在天”。端午是“飞龙在天”吉祥日,龙及龙舟文化始终贯穿在端午节的传承历史中。

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罗江自尽,后人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我们现在的主流意识在端午节只是纪念屈原。所以,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

端午节又快到了,我们苍老的容颜里还有一颗童稚的心,仍然在期待香甜的粽子和清凉可口凉糕。社会在发展,我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我想端午节的仪式还是应该完整的传承下去,保留在我们的生活中。

据有关资料介绍,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