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小汽车简介(一个传统车企的第一款电动小车)(1)

点击上方“座驾car” 可以订阅!

不可扭转

随着新能源汽车成为不可扭转的趋势,创业车企纷纷涌现,并用“高性能电动车”诱惑着车迷。那么一个传统车企的第一款电动小车会是什么样?欧拉iQ将带给我们答案。

Text/Image:尚红昕

动力小汽车简介(一个传统车企的第一款电动小车)(2)

看见欧拉这两个字,理工科的人可能最先联想到的是欧拉定理、欧拉函数,的确,瑞士人莱昂哈德•欧拉是在自然科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如果说欧拉还是个汽车品牌,知道的人可能就不多了,毕竟它面世还不到半年:作为长城汽车旗下的电动车品牌,欧拉在今年四月底的北京车展上发布了两款概念车(其实再往前捯捯,2008年长城就发布过一款名为欧拉的概念车),到八月底长城才正式发布了这个品牌和第一款量产车iQ,可是这条消息的热度好像还没有长城与宝马合资成立新能源汽车公司光束汽车高。不过光束也好由光束生产的电动MINI车型也好,热度再高也都是至少三年以后的事,我们还是来关注已经上市的欧拉iQ吧。

动力小汽车简介(一个传统车企的第一款电动小车)(3)

对于电动车,消费者最关注的恐怕就是续航里程,所以先把这件事介绍一下。根据厂方数据,iQ配的电池是46.57千瓦•时三元锂电池,综合工况续航里程360公里,60公里/小时匀速续航里程440公里,实际表现呢?

动力小汽车简介(一个传统车企的第一款电动小车)(4)

试驾当天因为长时间停车拍照等原因工况实在不够“日常”,所以我特意记录了试驾会结束那天从青城豪生酒店到都双流机场的数据:出发时行车电脑显示续航353公里,经济模式,大部分高速,偶尔堵车,司机加我共二人,简单的行李,全程开空调,司机驾驶风格中等,到机场后显示续航267公里,“消耗”86公里,实际行驶里程65公里。考虑到空调和人数等原因,这个“误差”我还是能接受的,各位读者的看法如何呢?

动力小汽车简介(一个传统车企的第一款电动小车)(5)

动力小汽车简介(一个传统车企的第一款电动小车)(6)

好了,现在回归新车试驾报告的常规套路,说说设计。长城是个主打SUV的车企,所以第一款电动车是SUV也就很自然了,不过大角度倾斜的后风挡让它更像一辆加高的轿跑车,或者干脆说它就是时下最流行的轿跑型SUV。iQ的长、高和轴距分别为4445、1567和2615毫米,基本符合小型SUV的标准,只是1735毫米的宽度明显小于同级其他车型。不过这种劣势在外观上并不明显,这就要感谢车头的设计。没有了内燃机进气格栅就失去了功能上的意义,奔驰和宝马未来的电动车(EQC和iX3)为了保持品牌标识在车头设计了与内燃机车型格栅相似的饰板,iQ则更激进,前脸由一整块护板组成,加上全宽度横条饰纹,另外前灯组也是细长的横向设计,显著拉伸了视觉宽度。前翼子板前方的凹槽也是封闭的,只起了装饰作用,不能像很多高性能车那样为前轮输送冷空气。

动力小汽车简介(一个传统车企的第一款电动小车)(7)

iQ的总体设计风格很简洁,颇有科幻片的味道(前脸有没有让谁联想到《机器战警》里的头盔),但也不乏饶有趣味的点睛之笔。例如车头的Logo,椭圆形内一大一小两个圆点灵感来自感叹号,意味着惊喜,现在它所在的护板背后是充电口,未来如果加上半自动驾驶所需的探头或摄像头,也不会有视觉上的突兀感。还有车尾,衬托着品牌英文ORA(不同于前文提到的瑞士人欧拉的原名Euler,三个字母分别代表了Open开放、Reliable可靠和Alternative非传统,最后这个词如今在汽车界更多时候意为新能源)、连接着两侧LED尾灯的黑色饰条与车头形成了很好的呼应。也许有人担心溜背造型会影响储物空间,其实大可不必,即使把尾门鼓出来,你有多少时候会把东西装到占满行李厢?真有必要会占满时也会影响后方视野。

动力小汽车简介(一个传统车企的第一款电动小车)(8)

动力小汽车简介(一个传统车企的第一款电动小车)(9)

说到空间,前面提到的较窄的车身宽度确实让人坐在车内时感觉肩部和肘部空间有些局促,但和外形一样,视觉感受没那么窄,这次的功臣是通透的仪表台和一体时空调出风口挡板。仪表台上“干净”意味着中控屏幕位置较低,驾驶过程中操作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好在大多数只需要“看”的信息都能通过多功能方向盘的操作显示在仪表盘中间的液晶屏上,中控屏上的菜单很简单,图标也够大,操作时不会过分分散注意力,而空调和音响开关及音量这两套最常用的功能还提供了实体控制。就做工品质而言,iQ的内饰超出了我的预期,尽管仪表台上部的塑料手感比较硬,但配合模压的缝线效果(方向盘上也有),看着还很养眼。另外,空调出风口周围的仿碳纤维花纹、仪表台乘客一侧的灰色饰条也头提升了品质感。座椅的形状和软硬也都让人满意。总之在车内几乎找不到可以用“粗糙”来形容的地方。

动力小汽车简介(一个传统车企的第一款电动小车)(10)

三元锂电池提供能量的对象是由博格华纳提供的120千瓦(161马力)、280牛•米电动机,配单速变速器,换挡杆不同于常规的自动变速器,但和丰田普锐斯的很像,所以我们没有感到不习惯。

iQ

动力小汽车简介(一个传统车企的第一款电动小车)(11)

iQ

iQ的卡片式钥匙具备NFC即近场通讯功能,“点火”时要把它放在中控底座的NFC感应区,喜欢把钥匙放在衣兜里的人要改改习惯。

如果说iQ的驾驶室设计不像外形那样有很强的“新能源”车的感觉,驾驶起来就是纯粹的电动车特征了。三元锂电池提供能量的对象是由博格华纳提供的120千瓦(161马力)、280牛•米电动机,配单速变速器,换挡杆不同于常规的自动变速器,但和丰田普锐斯的很像,所以我们没有感到不习惯。按下启动按钮,几乎听不到电动机运转的声音。iQ提供了经济、标准和运动三种驾驶模式,改变的只有加速踏板的响应,经济模式下有点“肉”,标准模式下属于常规动力小型SUV的应有表现,运动模式下就有了真正的推背感,那种鲜明的“一点就有”的前冲甚至到了我认为家用通勤车不该有的程度。制动能量回收是混动车和电动车必备的配置,iQ的三种配置级别中有两种还提供了三级可调,最弱的一级很像在内燃机车型松开油门后的滑行,中间一级像接近红灯前的轻带刹车,最强的一级就像转弯前的中度刹车了。经过十几公里的适应,在使用经济模式、强力制动能量回收的情况下很容易实现单踏板操作。

动力小汽车简介(一个传统车企的第一款电动小车)(12)

iQ的离地间隙为135毫米,属于轿车的水平,加上电池采取了平板结构置于地板中,让车身的重心很低,所以尽管坐姿高于轿车,驾车时不像感觉在驾驶一辆SUV。前轮对方向盘的响应很直接,这又要感谢电动车的一个特性:电动机比发动机轻得多。这时把驾驶模式调到运动,无论是山路上的连续过弯还是高速公路上的变线超车,操控性能都优于同级别的SUV甚至轿车。

动力小汽车简介(一个传统车企的第一款电动小车)(13)

动力小汽车简介(一个传统车企的第一款电动小车)(14)

动力小汽车简介(一个传统车企的第一款电动小车)(15)

最后说说经济性问题。iQ三种配置级别补贴后的价格为8.98万、9.68万和10.58万元,和同级别常规动力SUV相当;充电价格取个高点,1.5元/千瓦•时,47千瓦•时的电池百分之百充满大约需要70元,续航里程打个折扣算300公里,百公里成本不到24元,如果用更便宜的家用电源慢充,还不到10元。而内燃机车型百公里油耗7升已经算很低,92号汽油的价格在每升7.5元左右,孰优孰劣就很容易算清了。再说充电便利性,每天60公里的往返通勤即使在北京也算很长的距离了,iQ完全可以做到一周一充。慢充最多需要8小时,刚好过夜,快充25分钟即可从30%充到80%,跑长途中间歇歇吃口饭的时间也够了。怎么样?能下决心了吧?

动力小汽车简介(一个传统车企的第一款电动小车)(16)

layout: LPY.

座驾car

一定给你一点儿好看!

微信公众号ID : TRENDS-CA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