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唐代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中发展最为鼎盛的王朝之一,它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盛世文明。唐代相对稳定、高度发达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使其文化和对外交流表现出朝气蓬勃、兼收并蓄的景象。在这种开放、宽松的特殊社会环境下,唐代的婚姻习俗也呈现出其鲜明的特征。关于唐代的婚姻习俗,不少史学家已有论述,大多以唐代史书和其他传统文献为依据。史书记载以统治阶级和上流社会为主要对象,对普通官吏及庶民百姓的婚姻涉及甚少。

近年来全国各地出土的大量唐代墓志铭,为唐代婚俗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尤其对普通官民的婚姻习俗作了极大的补充。本文将就近年来出土的一些典型的唐人墓志来阐述唐代与众不同的婚姻习俗,并窥视唐代社会发展变化的一些特点。

唐朝女性墓志铭汇总(从唐人墓志看唐代婚姻风俗)(1)

一、研究缘由

《礼记·昏义》曰:“婚姻者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也。”婚姻是人生礼仪中的重要事项,它通过一定的仪式使男女双方结合为夫妻,并以共同生活、繁衍后代为目的,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婚姻风俗则是特定时期、特定区域内,人们在婚姻的成礼原则、举行仪式以及婚姻禁忌、婚姻关系的解除等方面形成的风尚习俗。

唐代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唐代独有的社会发展状况不仅表现在政治制度、民族政策、外交关系等方面,而且也反映在社会风俗,比如婚姻风俗上。研究唐代婚姻风俗,既有助于对唐代的整个社会风俗进行全面而深刻的了解,还可以认识唐代婚姻的形式、目的,尤其是对唐代男女婚姻成礼权利和义务的规定,以及隐藏于其背后的社会史背景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和分析,以便对唐代社会的婚姻礼制及其影响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唐代墓志是研究唐代社会的重要资料,保存了大量有关唐代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珍贵史料。这些墓志基本都记载了墓主的家史、婚史和本人历史,而且在唐代,上自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有刊石记墓以求永垂不朽的葬俗。

唐代的婚姻习俗大多以唐代史书和其他传统文献为依据,尤其以统治阶级和上流社为主要记载对象,对普通官吏及庶民百姓的婚姻涉及甚少。近年来各地出土的大量唐代墓志,为唐代婚俗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翔实的第一手资料。以唐代墓志为主要依托,以唐代史书和其他文献为参考,可以弥补唐代婚姻习俗研究之不足,为全面了解唐代社会生活增添可靠依据。

女性作为社会群体的一大组成部分,其社会地位、生活面貌、精神状态等都反映了该时代的文明开化程度以及社会发展状况。唐代作为中国历史上特殊的朝代,妇女的社会地位与前朝后代相比有了很大提高,研究唐代妇女的社会地位和生活状况具有重要意义。从唐代墓志的角度看唐代婚姻习俗,可以从侧面反映唐代妇女的社会地位,再现唐代妇女生活的历史画面,使人们对唐代特殊婚俗境域下的妇女们有一个全新的了解,同时也对我们当今的社会发展与形成健康的婚姻观念有借鉴作用。

二、学术回顾

近年来,学界有关唐人墓志以及唐代婚姻状况的研究可谓成果甚丰,颇有建树。通过对大量文献的查阅与检索,笔者发现以唐人墓志、唐代婚姻为单个考察对象的论文和专著甚多,但能将二者有机结合,从唐人墓志的角度看唐代婚姻风俗的论文或是专著极少。以下就唐人墓志与唐代婚姻风俗及相关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及研究状况作一梳理。

(一)唐代婚姻风俗研究方面

首先,关于唐代婚姻风俗本身方面的论文不在少数,许多学者从细微或某角度入手,就某一方面作了深入的探讨。

唐朝女性墓志铭汇总(从唐人墓志看唐代婚姻风俗)(2)

比如牛志平的《唐代婚姻的开放风气》主要介绍了唐代在开放的社会风气影响下,婚姻风气也具有开放的特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段塔丽的《唐代婚姻习俗与妇女地位探析》从“六礼”娉娶、“亲迎之礼”中的几个细节问题以及“男到女家成婚”三个方面,分析和探讨了唐代婚姻习俗中妇女所处的地位,说明了唐代婚姻习俗中既有封建保守的一面,也有务实开放的一面。段塔丽的《唐代婚俗“饶车三匝”漫议》则从细节角度谈到了唐代婚礼中骑马“绕车三匝”之俗,渲染了汉民族“男尊女卑”“男主女从”等封建男权主义的色彩,体现了唐代的一项有趣的婚姻习俗及其所反映的妇女地位问题。国刚的《唐代男女婚嫁年龄考略》以及万军杰的《唐代女性的初婚年龄》从唐代女性的婚嫁年龄的角度进行了实证性的探讨,并对早婚和晚婚现象的原因分别进行了分析,为唐代婚姻风俗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李肖的《隋唐时期的婚姻习俗》描述了隋唐时期婚俗的特殊表现形式,揭示了婚俗变化的原因是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杨希义等的《唐代婚姻礼俗》根据唐律和大量文献资料,对唐代婚龄、婚嫁、离异等婚俗进行了详细地考证和述略,揭示了唐代婚姻礼俗的主要内容。张国刚的《唐代婚姻礼俗与礼法文化》从礼俗与文化相结合的角度对唐代婚姻进行了阐释。 此外,还有杜鹏的《古代婚姻形态探析》等论文,虽然是对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等进行系统探究,不是专门针对唐代,但对本次研究也有启发。

第二,许多学者将唐代婚姻风俗与婚姻制度融合,从法律的层面阐释了一些婚俗的法律化、制度化。比如刘玉堂的《法律视野下的唐代婚姻制度——以婚约立法为个案》指出唐代在法律上以“律”这一根本大法的形式对婚约的订立、形式、效力及违约责任等问题均作了详细规定。张嫣娟的《唐代婚姻制度的践行与妇女社会地位研究》一文以唐代婚姻制度为考察的出发点,并与婚姻制度具体实施过程中表现出的婚俗异化现象进行比较研究,试图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角度揭示婚姻法律制度与现实婚俗之间存在巨大差距的深层次原因。苏艾平的《浅析唐代婚律的积极意义》一文以唐代《户婚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婚律中相关婚姻制度的规定对妇女地位的肯定和法律上的保护,进而写出了法律与社会既相适应又相抵牾的现象。

(二)唐人墓志研究方面

每一篇唐人墓志都是一位真实人物的生平传记,可以使我们进一步走进唐人的精神世界和悲欢离合,包括那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战争、宗教、信仰及其修身齐家、婚丧嫁娶、仕途进退、家族兴衰和临终关怀等。学者对唐人墓志的研究成果丰硕,其中研究唐代婚俗、婚姻制度以及妇女状况的也有很多。比如《唐代妇女行为规范研究一一以墓志铭为史料基础》一文,以唐人墓志为主要依据,从从墓志所见唐代妇女的行为规范情况”、“影响唐代妇女行为规范的主要因素“唐代妇女行为的地域特征”三个方面探讨了唐代妇女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以及影响妇女行为的内在因素等。葛婧的《唐代墓志所反映的妇女生活问题探论》运用千余方唐代女性墓志铭,并借鉴了一些文献资料,重点讨论了唐代妇女的生活状况和在男权封建社会中所处的地位。苏士梅的《唐墓志与唐代妇女研究》从墓志铭探讨了佛教对唐代妇女生活的影响以及唐人的妇女观,揭示了唐墓志在唐代妇女研究中的重要价值。此外,还有秦波的《唐代陵墓石刻研究》、黄震的《唐代墓志研究》、毛阳光《唐墓志与唐代风俗文化硏究》等,虽然没有对唐人墓志中的婚姻或妇女状况进行详细探讨,但很多墓志材料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对唐代社会生活的研究则能够侧面反映婚姻风俗,对本次研究有很高的借鉴意义。

(三)其他相关方面

唐代妇女的地位和生活状况、唐代的夫妻关系等都能够对本次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近年来,有关唐代妇女地位的专著问世不少,如段塔丽的《唐代妇女地位研究》在广泛征引唐人文集、墓志、敦煌文书、笔记小说等资料的基础上,以史学社会学和女性文化的角度,从参政、社会交往、文化教育、婚姻自主、体育活动等方面对唐代妇女所处地位进行系统研究,并将唐代妇女地位在唐前后期进行对比,得出唐代妇女地位在安史之乱后,随着唐代统治阶级对礼教的加强和提倡,“夷夏之辨”观念的加强和新儒学的兴起,社会风气也为之发生逆转。这一时期的历史特点决定了唐代妇女地位前升后降、前高后低的特点。姚平的《唐代妇女的生命历程》一书运用大量唐代墓志材料详细分析和展现了唐代妇女生活的各个方面。黄兆宏的《从离婚再嫁看唐代妇女的社会地位》以有关唐代妇女离婚再嫁的律令、史实为出发点,通过分析唐代妇女离婚再嫁的原因来探究唐代妇女的社会地位,给我国妇女史的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张国刚的《唐代寡居妇女生活世界》分析了墓志所记的妇女守寡现象,探讨了妇女丧偶、老夫少妻婚姻模式的原因、寡居妇女的家庭生活以及与家族的关系,最后分析了寡妇的精神世界。汝乃尔的《唐代女性与父家的关系》掀起了唐代女性真实生活场景的幕布,以严谨的考察还原了唐代女性最日常的生活状态,这些对本次研究都给以史料的支持在唐代夫妻关系方面,部分学者也有独特见解,比如张国刚的《立家之道闺室为重论唐代家庭生活中的夫妻关系》,孙玉荣的《论唐代的“夫妻之情”》以及陈弱水的《唐代的一夫多妻合葬与夫妻关系—从景云二年<杨府君富人韦氏墓志铭>谈起》等,都以小见大地反映了唐代夫妻关系的基本面貌,对于研究婚姻风俗提供了部分史料借鉴。

总体说来,以上研究成果具有积极的可借鉴性,为本文的撰写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但是学界以唐人墓志、唐代婚姻为单个考察对象的论文和专著甚多,以唐人墓志研究唐代婚姻的还是不多见的。鉴于此,本文将运用历史学研究的方法,充分吸收和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在大量搜集史料的基础上尽量对某些问题提出自己较为独创性的见解或看法。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本文将在唐人部分墓志的基础上,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论述唐代的婚姻习俗:

第一部分,主要从唐代律令中规定的相关婚姻制度内容入手,简要介绍唐律当中记载的婚姻礼制,指出婚姻法律制度中对女性婚姻人身自由的束缚极为严格,但现实的婚姻风俗却与婚姻制度有所不同。

第二部分,在大量挖掘与唐代婚姻风俗有关的墓志资料、史料的基础上,选取了唐代墓志中反映的若干唐代社会中形成的婚姻习俗现象加以描述,包括择偶风俗、婚姻方式、婚姻年龄、离婚与改嫁、冥婚风俗、特殊风俗等方面,用文献史料加以佐证,与婚姻制度进行对比研究。

第三部分,进一步探析唐代婚姻风俗的总体特征,并与唐以前和唐以后分别进行对比,探讨唐代独特婚俗形成的原因。分别从唐代政治、经济、文化、对外交流政策等方面入手,最终落脚点是唐初以来形成的宽松社会环境导致了婚俗的异化,并说明了大唐宽松的社会环境与现实婚姻习俗形成之间的关系。

结语部分,总结唐代婚姻风俗的内容、特征以及形成原因,略窥唐代社会生活的一些特点,并得出其对我们当今的社会发展与形成健康的婚姻观念的借鉴。

唐朝女性墓志铭汇总(从唐人墓志看唐代婚姻风俗)(3)

(二)研究方法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将采取历史的研究方法,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原则,力争做到实事求是。在史料的运用方面,立足于正史的记载,依据唐人墓志资料,做到“文史结合,以史证史”,力争做到论据充分,以期对唐代的婚姻风俗有深刻的探析和客观的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