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怀杜牧原文赏析(怅诗一首记隐情)(1)

杜牧是我国晚唐著名诗人,与李商隐合称“小李杜”,以《阿房宫赋》、《山行》等诗文名扬后世,创造了晚唐诗坛的高峰。他26岁考取了进士,便开始了仕途生涯。太和七年到扬州,在淮南节度使牛僧孺手下任书记。当时扬州十分繁华,娼楼妓馆很多。杜牧性情疏野,放浪形骸,常常私下里出没于烟柳花巷之中。后来他写了一首《遣怀》诗:

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肠断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占得青楼薄幸名。

遣怀杜牧原文赏析(怅诗一首记隐情)(2)

描写了他的这段生活。当杜牧到了30多岁时,才开始对那段不堪回首的生活有了懊悔之情,觉得自己应该有一个如意的伴侣才好。

“龙舟会”最后一天,杜牧忽然看见一位农妇带着一个10岁上下的小女孩,其容颜娇好,美貌超群,有罕世难匹之艳。他惊喜万分,不禁脱口说道:“这真是国色天香啊!”于是刺史立即将老妇召到船上,摒去左右,让她们母女坐下,就把杜牧介绍给她们,而后说明了原委。农妇迟疑片刻说:“女儿尚小,难以应允。”杜牧立即表示说:“当下并不迎娶,相约10年为期,你意下如何?”农妇说:“只是如果你失约了怎么办?”杜牧很自负地说:“不出10年,我就来湖州做刺史,倘若10年不来,你可将女儿嫁给他人。”老妇见杜牧说得诚恳,便答应了这门亲事。杜牧拿出重金交给农妇,让她好好教养女儿。

遣怀杜牧原文赏析(怅诗一首记隐情)(3)

此后,杜牧时时惦记着湖州少女,但由于官场上的斗争错综复杂,他未能届时出任湖州刺史。随着时间的推移,农妇的小女逐渐长大,也渐渐懂得了儿女之情,日夜盼望着丈夫的到来。星移斗转,10年时间过去了,少女已经20岁,算是大龄女子了,不得已,老妇只好将女儿另嫁别人。

直至宣宗大中三年,杜牧才终于出任湖州刺史,这距当初约定的时间已过了14个春秋。杜牧一到任立即派人到农妇家乡寻找她们母女,可是农妇的女儿嫁人后已生了两个孩子。因为有约在先,杜牧虽无比伤心,满腹悔恨,但也无法挽回了。伤感之余,杜牧写了《怅诗》一首,记述了这段隐情:

遣怀杜牧原文赏析(怅诗一首记隐情)(4)

自是寻春去较迟,不须惆怅怨芳时。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荫子满枝。

遣怀杜牧原文赏析(怅诗一首记隐情)(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