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之术来源于什么(黄老学说造就封建社会第一个盛世)(1)

上图为汉文帝像。(图片来源:百度)

黄老学说造就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盛世

进入汉代后,汉文帝、汉景帝为了巩固汉室江山,采用“黄老学说(产生于战国时代的哲学、政治思想流派。是除老庄学派之外道家的最大分支,学派思想尚阳重刚,尊黄帝和老子为创始人。于齐国稷下与魏国时期,以道家思想为主并采纳阴阳、儒、法、墨等学派观点后形成为一种广为流传的社会思潮)”的清静之术治理天下。当时他们以轻徭薄赋,造就了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其中尤为窦太后好读黄帝、老子之书,这样就深度影响到皇宫贵族们,包括太子、诸窦均为之效仿,就是曹参、陈平等国相也不例外。黄老学说由此在王公贵族和士大夫中蔚然成风。

黄老之术来源于什么(黄老学说造就封建社会第一个盛世)(2)

上图为河上丈人像。(图片来源:百度)

据《史记》记载:最早研究黄老之学的人是河上公(生卒年不详。又称河上丈人、河上真人。齐地琅琊一带方士,历史上真正的隐士,黄老哲学的集大成者,方仙道的开山祖师。修仙得道之处在琅琊、今日照天台山。其为老子作注的《河上公章句》成书最早、流传最广、影响最大,但是其姓名生地无人能知。《神仙传》载:“河上公者,莫知其姓名也”。):“河上丈人教安期生(生卒年不详。亦称安期、安其生。人称千岁翁,安丘先生。琅琊人阜乡人。师从河上公,黄老道家哲学传人,方仙道的创始人。),安期生教毛翕公(生平不详),毛翕公教乐瑕公,乐瑕公教乐臣公(生卒年不详。宋国商丘人。其祖上为宋国公族,后别从赵国。其族乐毅,显名于诸侯。独好黄老之学,恬静不仕。秦昭王灭赵国后居齐国,以《老子》显名,齐人尊之,号称贤师。赵国人田叔等皆尊事焉。),乐臣公教盖公(生卒年不详。今安丘人。西汉著名学者,善治黄老之学。孝惠之年、公元前194年丞相曹参求为治之道后,从学者众。其墓在今潍坊峡山水库西岸中段盖公山上,后人在墓旁立祠纪念,苏东坡任密州太守时曾专门到此凭吊。不过盖公祠于建国前被毁,现已为农田,墓地也毁于盗墓贼之手。),盖公教于齐高密胶西,为曹相国师。”类似这样,在上上下下、皇宫内外的学风影响下,黄老之学大兴于汉。

黄老之术来源于什么(黄老学说造就封建社会第一个盛世)(3)

上图为道教八仙图。(图片来源:百度)

黄老学说与方仙道合流,由政治思想转变为有宗教色彩的黄老道

与此同时,因为老子将“道”视为宇宙的本体和万物的规律,这个超越时空的神秘“存在”与宗教思想十分接近。道教由此便将“道”视为天地宇宙、阴阳五行、万物生灵的本源,以此为基点建立道教神学理论体系;并且从宗教神秘主义的角度出发,又将老子视为“道”的化身,将“道”人格化。同时,因为,老子、庄子提出清静无为、见素抱朴、专气致柔、心斋坐忘、导引守一等修身养性的方法,道教因此又将注重修真养生,追求长生久视作为修炼方法。因此,在教理教义和修炼方术上,道家神秘的宇宙观点和修身养性的哲学思想也就由此成为了道教的神学核心。

黄老之术来源于什么(黄老学说造就封建社会第一个盛世)(4)

上图为汉武帝出巡图。(图片来源:百度)

到汉武帝时,他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儒家也同样崇拜黄帝、老子。加之黄老之学又与当时的神仙家、阴阳家、五行家、方技家、术数家等相互融合,特别是楚王刘英(光武帝和许美人所生。后因图谋取代汉明帝被废去王位后自杀)“斋戒祭祀,学为浮屠”,“更喜黄老”后,黄老之学一时风光无两。自汉桓帝刘志皇帝(公元146~167年在位)视老子为仙道之祖,并亲自前往老子故里——陈国苦县(今河南省鹿邑县)和濯龙(汉代洛阳西南角的皇宫林苑)祭祀后,在帝王亲祀,百姓更加崇拜的背景下,黄老学说就此走向民间与方仙道合流发展,由政治思想转变为有宗教色彩的“黄老道”。

黄老之术来源于什么(黄老学说造就封建社会第一个盛世)(5)

上图为黄帝问道广成子。(图片来源:百度)

以上文章获原创作者授权摘自“《创道记》前言:与中国历史血肉相连的文化国粹”

原创首发:公众号/李海湖之声(ID:lihaihuV)

作者:李海湖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黄老之术来源于什么(黄老学说造就封建社会第一个盛世)(6)

上图为《创道记》首发封面。(图片来源:李海湖之声)

我自炼心还炼骨,心头热血比丹红!

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亲近中国唯一原生宗教,作者现正在个人公号原创首发:

——中国道教首部全景式历史传记:《创道记》全本

超百万文字免费阅读,请移步“原创首发”公众号“连载”栏目

全书以真实的历史资料为依据,以章回体和编年史的方式,以十二章、二百五十八回、超100万文字,浓墨重彩地再现了一个神权世家的真实故事。也以宗教的观点,书写了另一部大写的中国历史和一部波澜壮阔的创业史。因此,读懂“天师道”,也就是以一个巨大的缩影,读懂了中国道教和中国历史。也能在创业时代的大潮中,籍此了解一个悠久组织的发展内涵和精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