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连环画三十七(著名脚本编辑杨兆麟)(1)

三国演义连环画三十七(著名脚本编辑杨兆麟)(2)

三国演义连环画三十七(著名脚本编辑杨兆麟)(3)

三国演义连环画三十七(著名脚本编辑杨兆麟)(4)

三国演义连环画三十七(著名脚本编辑杨兆麟)(5)

三国演义连环画三十七(著名脚本编辑杨兆麟)(6)

三国演义连环画三十七(著名脚本编辑杨兆麟)(7)

三国演义连环画三十七(著名脚本编辑杨兆麟)(8)

三国演义连环画三十七(著名脚本编辑杨兆麟)(9)

三国演义连环画三十七(著名脚本编辑杨兆麟)(10)

聊聊《三国演义》连环画

作者:杨兆麟

上海人美社编绘的《三国演义》连环画,自1956年出版问世以来,已经三十多年了。去年第四季度又出版了三大册合订本,到去年年底为止,累计印数已超过一亿册,成为连环画发行量的最高者。在香港、日本翻印的还没能统计在内。今年,台湾的出版社也将翻印这套书。作为一个责任编辑,我很愿意在此际回顾一下当时的编辑工作,谈谈它的得失成败之处。

这套书,我认为大体上有三点特色:第一,规模大,篇幅长;第二,造型多,人物形象和创作风格比较统一;第三,装帧设计方面有新成绩。

所谓规模大,是指这套书有六十个分册,在连环画系列出书方面可说是空前的。它基本上体现了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的全貌。画面共七千幅左右。解放前,朱润斋、周云舫画的《三国》,世界书局出版的《三国》连环画,都没有如此之多。

再说第二点:《三国演义》人物是很多的,在创作之前,先由几位同志为主要人物塑造形象,以便在各个分册中做到形象统一。负责造型的有五位画家:刘锡永,徐正平、陈光镒、凌涛、卢汶。他们共塑造了115个形象。在造型之前,除参考《历代帝王像》、《凌烟阁功臣图》外,主要是研究史籍,原著关于人物的年龄、身材和外貌特征的描写,同时参考戏剧舞台上的人物形象。其中一部分人物的形象塑造比较成功,如董卓,吕布、曹操、孙权、刘备、关羽、袁绍、程昱、司马懿、邓艾等。当然一百多人物,个个都画得很成功是难以做到的。但系列出书先搞人物造型,这个经验还是好的。

这套书在创作风格上比较统一。编绘工作为了保持,有三个分册曾重新绘画,其一是《火烧新野》,原来的作者过分强调画面的装饰性以致于和其它分册不协调,不得不另请画家重画。其二是《战长沙》和《空城计》,请徐正平同志重画。

《三国演义》合订本出版以后,有些同志认为:这种画法已是落后的了,现在青年作者很厉害,创作技巧、表现方法上有很大的发展,那才是合乎时代的。一些美术青年对《三国演义》这种严谨的画法更是有些看不上。在这里,我摘录一节日本《读卖新闻》1984年10月4日的报道,或许异国的反应能启示我们:为什么广大读者对创作技巧相当落后的《三国》仍然有兴趣、仍然愿意购买。

“今年八月,中央公论社翻译并出版了中国上海画家小组绘制的畅销连环画《三国志》(共12册)。对此读者的反映良好,比预料的好得多。书中的画是全部用毛笔画出的细细的线条,使人赞叹不已,……听说日本一直在画长篇连环画《三国志》的漫画家横山光辉也买来这套小人书作参考。”

这篇报道,既谈了绘画,又谈了内容。我曾思考过《三国》绘画受欢迎或者说读者还不嫌弃的原因,大致归纳为:

中景多,很少特写。中国读者并非不喜欢特写,但目前有些连环画的特写画面比较粗糙单调,而中景可以许多人物和细节,人物位置关系清楚,读者可以一目了然。

画面的连续性强,不像有些连环画的画面跳动性太大。

画面丰富。虽然《三国》连环画的环境描写还是比较早期的那种画法,但并不单调。

虽然,《三国》连环画的创作水平还不算高,但考虑到其深厚的群众基础,仍然应该加以肯定。像连环画这样的普及读物,作者应该具有鲜明的群众观点,不要以为在群众的喜闻乐见和提高、创新之间有什么不可逾越的鸿沟。

第三个特色,就是装帧设计方面的成绩,这首先应当归功于当时的副总编黎鲁同志。他提出封面画要组织中国画画家来创作。封面字是黎鲁请国画大师贺天健老先生书写。他的字刚劲有力。从第一册到第六十册,一气呵成。每册封面都有一颗鲜红的图章,形状不一,字体各异,标明每一册的册数。这些图章是约请杜冰如先生绘刻的。封面深蓝为底,烘托出秀丽的画面。不仅古色古香,而且非常醒目,开系列连环画封面装帧设计的先河。

这套书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是出书无次序。全书不是按照分册的次序出版的,而是那一本先画好就出那一本。例如,最后一个分册《三国归晋》倒在1957年先出版了。记得那时,读者来信不断,询问何时出齐,并提出批评。

其次是拖得太长。从1956年第四季度出书,一直拖到1964年,共九年时间才出齐60册。特别是1958年以后,由于政治上的折腾而“殃及池鱼”,《三国》有些文稿被打入“冷宫”,到了1962年文艺气温略有回升,却又不能再组织水平较高的画家创作,不得已而草草收场。所以从大部分画稿来看,还不能完全代表五、六十年代的水平。

当时所以能把《三国演义》纳入选题计划,是根据文化部通知,要大出多出新连环画,以取代旧社会出版的那些不好的旧连环画。《三国》虽然列入计划了,但社领导心里并不踏实,因为《三国》不像《水浒》,写农民起义,主管部门通得过;不像《岳传》、《杨家将》,虽然文学价值不高,但可以算得上宣传爱国主义,也通得过。《三国》表现帝王将相,甚至歌颂帝王将相,开头写黄巾军还是他们的对立面。怎么搞,怎么改编,很没有把握。社里领导的种种顾虑,其实都与那些年的文艺大气候有关。正是这种原因,选题就有了反复:《三国演义》先是被搁置,后来又得重新上马,却又草草结束。时断时续,一拖九年。

《三国演义》确实没有歌颂劳动人民,没有赞扬农民起义,也找不出什么爱国主义的色彩。然而人民喜爱它。这种喜爱是经过历史检验的。《三国演义》里的许多艺术形象之深入人心,恐怕是任何历史书籍所望尘莫及的。

其三,改编上也有不足。我们在改编过程中虽然保留了原著的精华、着力刻画主要人物的典型性格、剔除了一些应当摒弃的情节。但依样画葫芦多了些、创造性少了些。

东吴着墨不多,特别是第三十八分册以后,几乎都是魏蜀之间的战争,东吴的鲁肃,吕蒙、张昭、顾雍,以及晚年的孙权都可以塑造得更丰满一点。历史上有材料,不一定囿于演义。

三国的后半部,战争写多了,影响对许多历史人物的刻画,如曹植,曹睿、刘晔、嵇康等等。这些人有性格,有故事。如果在这些人物身上多做些文章,删掉若干没有特色的战争,那么,思想意义可能更大一些。

原著中的一些错误,特别是一些常识性的错误在改编中没有发现,依然以讹传讹下去。例如在《张松献地图》中说东吴有六郡八十一州,按州下分郡,郡下分县。这里把“州、郡”弄颠倒了。《走麦城》中对荆州,南郡、江陵这原是三级的地理概念弄得含混不清。《火烧连营》中,“夷道”误为“夷陵”,如此等等,发现晚了,不及改正,实为憾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