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是真正的高手,在某一领域,怎么做才能到达高手的境界?

真正的高手,或许走得慢,但从不后退,可能并不是惊艳一刻,也不是一招鲜赢遍天下,可以是:

一、通盘无妙手


“通盘无妙手”是一个下棋的术语,意思是说很会下棋的人,往往一整盘棋你是看不到那种神奇的一招,或者力挽狂澜的一手的。

这有点违反我们的直觉,为什么是这样呢?

哲思的下一句(哲思我走得慢但绝不后退)(1)

1

围棋的“通盘无妙手”

韩国有一位围棋选手叫李昌镐,16岁就夺得了世界冠军,是围棋界的世界级顶尖高手,下围棋的人都知道他。

李昌镐下棋最大的特点,也是最让对手头疼的手法,就是从不追求“妙手”。

而是每手棋,只求51%的胜率,俗称“半目胜”。通常,一局棋下来,总共也就200-300手,即使每手棋只有一半多一点的胜率,最多只要一百多手,就能稳操胜券。

这恰恰是高手的战略,所谓的“妙手”,虽然看起来很酷,赢的很漂亮,但存在一个问题——给对方致命一击的同时,往往也会暴露自己的缺陷,正所谓“大胜之后,必有大败;大明之后,必有大暗”。

2

结硬寨,打呆仗

清朝末年,太平天国起义,太平军战斗力极强,大清国20万八旗兵和60万绿营兵在其面前都不堪一击,可最终却毁在了曾国藩率领的湘军手里,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在曾国藩带领湘军之前,并没有多少带兵打仗的经验,也不懂什么用兵之道。之所以能赢,其实就六个字——结硬寨,打呆仗。

曾国藩从来不与敌军硬碰硬地短兵相接,即使在胜算很大的情况下也从不主动发动攻击,而是每到一个地方就在城外扎营,然后挖战壕、筑高墙,把进攻变成防守,先让自己处于不败之地。

太平军是非常骁勇善战的,总想跟湘军野战,而湘军就是守着阵地不动,就算太平军再能打,碰到这种路数,也是毫无办法。

只要一有时间,湘军就开始不停地挖沟,一道又一道,直到让这个城市水泄不通、断草断粮,等到城里弹尽粮绝之后,再轻松克之。就这样,一座城接着一座城,一点一点地挖沟,一步步地往前拱,就把太平天国给拱没了。

湘军与太平军纠斗 13 年,除了攻武昌等少数几次有超过 3000 人的伤亡,其他时候,几乎都是以极小的伤亡,获得战争胜利,这就靠曾国藩六字战法:结硬寨,打呆仗。

《孙子兵法》里说:“胜可知,而不可为。”无论是战争、商业还是个人层面,道理都一样,要想走出困境或者取得胜利,靠的都是耐心,而不是某个突发性地、奇迹般地胜利。

、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只要勤奋努力、坚持不懈,那么你的每一步都算数,最终有所成就。

哲思的下一句(哲思我走得慢但绝不后退)(2)

1

定律

一万小时定律一万小时贫穷定律

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提出“一万小时定律”:

“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他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按照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5天算。那么也就是说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大概需要五年的时间。

但在另外一本书《贫穷的本质》,看到的是另外一种景象。

这个世界很多人,他们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每天工作超过12个小时,只要企业不倒闭,他们不会换工作。可是“一万小时定律”在他们身上,并不起作用。恰恰相反,他们越忙越穷。

“一万小时定律”不仅没让他们成为专家,成为赢家,反而捆绑他们。被称之为“一万小时贫穷定律”。

2

建议

日拱一卒,功不唐捐,伟大的成就,都是在重复中练成的。只有用心做好简单重复的小事,才有机会成大事。

长期来看,重复是一种常态,不论简单工作,还是创意工作,本质上都是一种重复。

科研人员,需要大量重复做实验才能验证某个结果;教师从这个班到那个班,从这一届到下一届,教的都是同样的内容;导演拍电影,一个桥段可能N次重拍;办公室文员,大部分时间就是整理数据、贴发票、复印文件;快递员,日复一日接收快递、派送快递……

各行各业的工作都具有重复性,只是重复的内容稍有不同。

“天才总是在重复中寻找灵感。没有天赋,就把自己做到极致,重复也是一种极致。你在重复里面找到灵感了,找到快乐了,你就比别人高一个境界。”别以为重复的工作只会毁人前途,能从千篇一律的工作中脱颖而出,也是一种本事。

哲思的下一句(哲思我走得慢但绝不后退)(3)

01 按部就班的重复没有意义,持续地迭代优化才会精进


迭代优化并不是什么高深的技能,只需要用心总结规律,从失败中积累经验。当然,前提是你内心认可这件事有价值,而且能坚持。

“任何伟大的事情都是由很琐碎的、点点滴滴的事情组成的。要把事做成,就要在一个地方形成足够的压强,我们缺少的不是策划,不是点子,需要的是持之以恒地把一个事情做得非常深入的能力。”

02 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把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


马云也常说:“什么是伟大的事?伟大的事就是无数次平凡、重复、单调、枯燥地做同一件事情,就会成为伟大。”

没有耐心和坚持,你永远等不到成功。成功不是一夜发生的,没有千万次重复积累的基础,不可能成就大事。

03 善于积累个人的长期优势


“罗辑思维”中提到过,公司内部成立了一个小团体,叫“新闻联播”。干嘛的?就是每个人分工,去追踪一个领域的信息。

比如,你去追踪股市的大盘,我去追踪某种科技的新进展,他去研究一下今年艺术展的情况,然后定期大家交换一下心得。这种研究其实并不需要很深入,但是只要追踪的时间一长,深入的东西会自然呈现,这就够了,再汇聚起来,那就不得了。假使有一个问题摆在你面前:

如果你有一个月空闲,可以专门去研究一个问题,你会研究什么?

你现场是否能想到,当然你也会侃侃而谈,虽然不见得真的去做,但说出来这本身就展现了一种能力:自己定义任务的能力。所谓个人长期优势,就是这么积累起来的。

正如稻盛和夫所说,“工作,即是磨砺心志的修道场。”重复性工作不会毁掉任何人,工作是你磨砺心志的修道场

林肯:“我走的慢,但我绝不退后。”

资料来源 | 插座学院、奇点不奇、国馆,图片自网络

来源 | 人民论坛网(rmltw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