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张飞以一张赛过锅底的黑脸和有勇无谋的莽夫形象出现。最终因为责罚手下过重,被部下所杀。不过,根据一些历史资料记载,真实的张飞并非如此。袁枚在《随园随笔》卷十九中说:张飞似乎不是粗俗鲁莽的人,也并非大字不识一个,涪陵有张飞所作的刁斗铭,流江县有张飞所题写的名石,前明张士环也有诗称赞张飞说:“江上祠堂横佩剑,人间刁斗重银钩。”

历史上的张飞真有这么好吗(真实的张飞其实是文武全才)(1)

张飞网图

一、真实相貌成谜

张飞,字益(翼)德,涿郡(治今河北涿州)人,三国时期蜀汉重要将领,以勇猛、鲁莽、疾恶如仇而著称。在人们的心目中,张飞的长相应该是威猛无比的。“红脸的关公、黑脸的张飞叫喳喳”,这句耳熟能详的歌词,反映了千百年来民间为猛将张飞勾勒的艺术形象。

然而在史书中,我们似乎看不到对张飞的相貌描述。《三国志》里对刘备“大耳垂肩,双手过,膝”、关羽“美髯公”、“相貌堂堂”等均做过比较详细的描述,独独对张飞的长相只字未提,这确实是一个奇怪的现象。

正因为这样,也就使罗贯中有了更多的发挥空间。在《三国演义》里,张飞被描写为“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活脱脱就是一个捉鬼的钟馗。而在戏剧里张飞不仅是豹头环眼、燕颔虎须,还加了一张黑脸。

小说和戏剧里的红脸关公是有根据的,但黑脸的张飞则完全是艺术家的想象和戏剧艺术的需要,一个红脸的关公与一个黑脸的张飞同时出现在舞台上,所产生的艺术效果无疑是十分显著的。

历史上的张飞真有这么好吗(真实的张飞其实是文武全才)(2)

张飞剧照

那么,张飞到底黑不黑、丑不丑呢?虽然没有正面的资料,但我们可以从侧面资料加以推断。据史料记载,张飞有两个女儿,先后被刘禅立为皇后。

在注重美貌的古代后宫,张飞的两个女儿都,能够当上皇后,她们的相貌至少是不错的。由此推断作为父亲的张飞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还有一个佐证,让人们对张飞的真实长相有了更具体的想法。2004年,文物部门在四川简阳张飞营山上发现一个石人头像。该石像大约高4米,宽3米多。

据当地人说,这是唐代工匠为纪念张飞曾扎寨于此特别雕刻的。该“张飞”慈眉善目、长耳厚唇,脸上白净无须,与《三国演义》和人们心目中的那个虬髯黑面的张飞形象大相径庭。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石像做了测量和鉴定后,发现该石像的确造于唐代。对于它是否就是张飞,虽然考古专家没有给出答案,但该石像的发现,使人们对张飞的真实面容不得不重新加以考证。

虽然人们对张飞的相貌猜测颇多,但由于缺少正史的记载,张飞的真实相貌如何,还是一个待解之谜。

二、有勇有谋,有情有义

民间有一句俗话叫“张飞穿针——粗中有细”,意思是说张飞并非莽汉。有3件军事事件可以证明张飞有勇有谋。

历史上的张飞真有这么好吗(真实的张飞其实是文武全才)(3)

三国剧照

其一是在当阳桥独退曹军。据《三国志》记载,公元208年,曹操南下,刘备从襄阳狼狈撤退,被曹操追杀了一日一夜,来到当阳长坂坡。刘备抛妻弃子逃命而去,留下张飞带领20余骑断后。张飞临危不乱,他命人拆了当阳桥,一人横矛立马于河边大喝:“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曹军慑于他的勇猛,不敢上前,从而解了刘备之危。

《三国志》对这段史实记载得过于简略。实际上单凭张飞的那几声吼,哪怕是吼破了喉咙,恐怕也是吼不退曹操数万大军的。曹军害怕中了理伏才是退兵的原因。但是他们万万不会想到,这是出自于猛张飞的计谋和胆识。

《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把这段历史写得有声有色,即所谓“喝断了桥梁水倒流”。说的是张飞为了阻挡曹操的追兵,故布疑阵,命士兵在马尾巴上扎上树枝,在桥后树林中来回奔跑,弄起滚滚尘埃,好似有千军万马埋伏其间。

他自己则“怒目横矛,立马于桥上”,曹军“又以为是诸葛孔明之计,都不敢近前”。曹操也亲自赶来,张飞见此,更是邀敌来战,“声如巨雷”,唬得曹操生了退却之心。

历史上的张飞真有这么好吗(真实的张飞其实是文武全才)(4)

张飞剧照

张飞见状,更加有侍无恐,邀战之声更大,吓得曹操身边的大将夏侯杰“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曹操惊得急命退兵,刘备得以脱逃。

想来,曹操事后知道就这样被张飞用计耍了一次,不气煞才怪。

其二是攻取益州、义释严颜。当时,刘备攻取巴蜀,与诸葛亮齐名的军师“凤雏”庞统战死,张飞独率一军从荆州增援。

他用计攻取巴郡,生擒巴郡太守严颜,之后所过必克,是刘备夺取益州的最大功臣。注意“所过必克”,这在战争中是非常了不起的事,也说明降服严颜是多么重要的事。

而最可圈可点的是张飞捉了严颜后并投杀他,而是亲自为其松绑,一方面显示了张飞爱才敬才的品格,另一方面也说明张飞并非只知莽撞杀人的莽夫。

其三是巴西大战张部。215年,曹操命大将张郃领兵3万进攻巴西郡宕渠(今四川渠县),当时任巴西太守的张飞率万人迎击。

两军相持了50余日后,张飞突生妙计,将曹军引入一条狭窄的山道上,自己则率精兵绕到敌军后面发动突袭。曹军人马虽多,由于地势所限,前后不得相救,被打得晕头转向,曹军大将张郃仅带10多个残兵弃马而逃,狼狈至极。

张飞这一仗对蜀汉事业的贡献极大,不但战略上挫败了曹操进窥巴蜀的图谋,还让刘备有机会乘势攻取汉中,最终实现了占据巴蜀鼎足天下的战略构想。

后世以及同时代的对手对张飞的勇谋和品格都多有溢美之词。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评价说:关羽和张飞都有万夫不当之勇,是虎臣。关羽报效曹公、张飞义释严颜,也都有国士之风。然而,关羽自负且刚愎自用,张飞性格粗暴并且不知道施恩,所以最终因为短处而失败。

此外,同时代的对手郭嘉、程昱、刘晔、周瑜,宋朝的傅干等人都曾赞美张飞“万人敌”“勇冠三军”、“勇而有义”;蜀汉政权的大臣杨戏在《季汉辅臣赞》中对其更是赞美有加:“关、张赳赳,出身匡世,扶翼携上,雄壮虎烈。藩屏左右,翻飞电发,济于艰难,赞主洪业,侔迹韩、耿,齐声双德。交代无礼,并致奸慝,悼惟轻虑,殒身匡国。”

能得到如此多的赞美,想来张飞不会是一个有勇无谋的莽夫吧?

历史上的张飞真有这么好吗(真实的张飞其实是文武全才)(5)

张飞剧照

三、写诗作画,能文能武

张飞无疑是一员勇猛的战将。不过,张飞的能耐不止如此。据《三国志》等一些史料记载,他还能写诗,擅画美人,擅草书。

《三国演义》中说,张飞是一个靠杀猪卖猪肉为生的屠户。然而,根据涿州当地的传说,张飞出身于书香门第,从小性情刚烈、脾气暴躁他父亲给他请了几位老师,都被他气走了。

后来他舅舅特地推荐了一个叫王养年的先生来教他。王老先生做过朝廷将官,兼有文武之才,因朝政腐败弃官回乡,以教书为生。

张飞对这位先生十分敬佩,在其指点下习文练武,13岁时就练就了一身好武艺,同时博览群书,对当时的乱世极为不满,立志要荡平天下救百姓。

王先生担心张飞惹出祸来,于是想出一个办法:教张飞练书法、画美人,来缓和他的刚烈性格。3年下来,张飞的书画果然大有长进,特别是他的书法别具一格,大受称赞。

历史上的张飞真有这么好吗(真实的张飞其实是文武全才)(6)

张飞剧照

著名学者邓拓先生曾专门著文《由张飞的书画说起》的文章,其中谈到张飞的书画。

元代吴镇在一首题为《张益德祠》的诗中写道,:“关侯讽左氏,车骑更工书。文武趣虽别,古人尝有余。横矛思腕力,繇象恐难如。”车骑便是张飞,他官拜蜀汉车骑将军。

照吴镇的说法,张飞的书法造诣极高,连三国时著名书法家——魏国的钟繇、吴国的皇象恐怕也比不上。这个评价实在很高。

明代文献学家、曾任四川右参政的曹学俭在他的《蜀中名胜记》第二十八卷中记载,顺庆府渠县(即三国时的宕渠县)有一座八漾山,山下有一石,石上题有“汉将张飞率精卒万人大破贼首张部,立马勒石”两行隶书大字。

这段题字是张飞以少胜多、大败曹魏名将张郃后,以石代纸、以矛代笔所书。后人也认为这句话是张飞亲笔题写的。今陕西岐山县博物馆就收藏有一幅张飞“立马铭”手书。

碑石原拓,碑刻共22个文字,其字体、大小均与史载吻合。题字丰满有劲,气势刚健凝重,不失为一篇难得的书法作品。

历史上的张飞真有这么好吗(真实的张飞其实是文武全才)(7)

三国剧照

四、性格弱点酿悲剧

《三国演义》中许多关于张飞鲁莽的事件,其实都是杜撰。鞭打督邮就是一例。按照《三国演义》中的说法,刘备率关、张等人起兵不久就屡立战功,但始终不见朝廷委派官职。

有一次,虽然他们救了董卓的性命,就因刘备等人无官无衔,董卓不但不表示感谢,还甚为无礼,气得张飞差点杀了他。后来在宛城一战中,刘备等人再立战功,好不容易被赏了个定州中山府安喜县尉的小官。

哪知才干了4个月,就被朝廷免了职。不仅如此,朝廷派来的督邮还对其进行辱骂和陷害。

张飞闯进后堂,见督邮坐于厅上,将县吏绑倒在地,大喝:“害民贼!认得我么?”督邮急起,唤左右把张飞拿下。

但却被张飞用手揪住头发,一直扯出馆驿,揪到县衙前系马的柳树上缚住,用柳条鞭打督邮的腿。

在前厅的玄德正纳闷间,听得县衙前鼎沸,慌问左右,答曰:“张将军绑一人在县衙前痛打。”玄德慌去观之,见张飞大骂不止,而被绑缚的人正是督邮,玄德惊问其故,张飞答曰:“此等害民贼,不打死等甚!”督邮告曰:“玄德公救我性命!“玄德终是仁慈的人,急喝张飞住手。

但据《三国志》记载,真实的情况却是这样的:刘备当了安喜县尉后,督邮以公事到县。刘备去拜见他,结果碰了钉子。

刘备大怒,冲进了他的住所,将这位督邮捆绑起来,用腰带套着他的脖子像马一样绑在拴马桩上,自己弃官而逃。对这件事还有另一种说法,据《典略》称:督邮到了该县,准备解除刘备的官职。

刘备听说督邮在传舍,便去求见督邮,督邮称病不肯相见。刘备气愤之极,便冲入传舍。将其捆绑在树下,“鞭杖百余下,欲杀之。督邮求哀,乃释去之”。

不管哪种说法属实,都说明鞭打督邮的是刘备而不是张飞。

虽然鞭打督邮是假,但也颇符合张飞疾恶如仇、不恤小人的性格。

历史上的张飞真有这么好吗(真实的张飞其实是文武全才)(8)

张飞

张飞对有学问的人礼遇有加,如荆州零陵郡人刘巴初降,张飞立即登门拜访,不想刘巴根本不理他。

张飞虽然气愤,但没有抱怨一句。再比如他很敬重片刻断决百日积案的奇才庞统,当发现诸葛亮才能出众后,也是立刻“纳头便拜”。

张飞还惜英雄重英雄,如捉到严颜时,严死不屈,张飞敬重其为人放了他,严颜最终被感动而归降。这些事例都说明张飞具有爱敬君子、能人的好品格。

只可惜张飞脾气暴躁,对士兵过于严苛。刘备时常劝张飞:“你治军刑罚太重,每天都要鞭打手下的将士,又不防备他们,任他们待在你左右,这是为自己埋下祸患啊。”张飞不听,果然最后死在其部下之手。

史书记载,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张飞迁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进封西乡侯。

同年,刘备为了给死于东吴之手的关羽报仇,发兵征伐东吴,张飞也在阆中准备出兵与刘备会师江州。

由于过于心痛,张飞暴饮而后鞭打士兵,结果在出发前夕,被其部将张达、范强(《三国演义》中作范疆)谋杀。

远在成都的刘备闻得张飞手下的都督有表来到,未卜先知,大呼:“噫!飞死矣。”所以,后主刘禅时追谥他为桓侯。

张飞死于阆中,自然葬在阆中。阆中人仰慕张飞的忠勇,在墓前还修建了张飞庙,现存的墓则是明时重建的。

历史上的张飞真有这么好吗(真实的张飞其实是文武全才)(9)

张飞剧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