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本名“端五节”,又称为“端阳节”、“重五”、“重午”等,是的传统节日。每到端午节的时候,家家都会吃粽子。

这一天,许多地方有门前挂艾的风俗,至今不衰,据说有驱瘟防病避邪的作用。有人给这种做法扣上“封建迷信”的帽子,其实这里边包含着许多道理的。

端午节门口挂艾什么说法(门前挂艾避邪有原因)(1)

按照24节气时令,端午处于小满和夏至之间,为夏节,此时自然界阴阳交替,正是多种传染病抬头的时候。就同现在集中进行季节性多发病的预防的道理一样,从某种意义上讲,端午就是一次季节性群体预防疾病日,而门前挂艾正是其中的一种方法。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的“五月五日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是日采艾为人,悬于户上,可禳毒气”。端午时节正是艾花未开,叶茂盛,有效成分最高的时候,采艾、挂艾就更显得有充足的理由了。

端午节门口挂艾什么说法(门前挂艾避邪有原因)(2)

《本草纲目》中还记载,艾叶性味苦而辛,生温,熟热,入脾、肝、肾经,有温中,逐冷,除湿的功效。艾草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广东、广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等地。 全国大部分地区多有生产。而且别名众多,有艾蒿、医草、灸草、蕲艾、草蓬、艾蓬、香艾、野莲头等名称,习惯上以汤阴的北艾、四明的海艾、湖北的蕲艾为药中的上品。

在传统的中医医学理论中,认为“邪”就是侵害人体的病理之气。门前挂艾避邪在这里就是预防疾病的意思。所以端午挂艾“避邪”的传统还是有道理的。

杂学博记,学以归真

博学广记,溯本清源,返璞归真,专注健康、科技、职场、手工等领域。本文由杂家归真原创,转载请注明。欢迎指正交流,喜欢请关注。

端午节门口挂艾什么说法(门前挂艾避邪有原因)(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