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论语·学而篇》有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意思就是,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事情吗?可见,真挚的友情,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增色添香。那么,送老朋友离开时,又会是怎样的心情呢?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诗歌以浪漫为主,豪气奔放。今天,就让我们欣赏4首李白送别友人的诗,体会一下大诗人送别友人时的离情别绪。

李白送别最经典的诗(或殷切叮咛或遥望背影)(1)

佳作欣赏:

一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别最经典的诗(或殷切叮咛或遥望背影)(2)

赏析:

本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很浓郁的畅想曲和抒情诗的气氛里进行的。

黄鹤楼是天下名胜,两位诗人常在此聚会,而现在孟浩然辞别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三月,要到扬州去。

本诗后两句写景,其中包含一个充满诗意的细节。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经扬帆而去,而他还在江边目送着远去的风帆。

李白送别最经典的诗(或殷切叮咛或遥望背影)(3)

李白的目光望着帆影,一直看到帆影逐渐模糊,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可见目送时间之长。帆影已经消逝了,而李白还在翘首凝望,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水天交接之处。

本诗的最后一句,表面写眼前的景象,但其中蕴含了诗人对朋友的绵绵情意。此时,诗人的心潮起伏,犹如东去的春水一般。

李白送别最经典的诗(或殷切叮咛或遥望背影)(4)

二 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客从长安来,还归长安去。

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

此情不可道,此别何时遇?

望望不见君,连山起烟雾。

李白送别最经典的诗(或殷切叮咛或遥望背影)(5)

赏析

本诗是诗人在金乡遇友人韦八回长安之时,写下的送别诗。

韦八是暂时到金乡做客,所以首句是“客从长安来,还归长安去”,朴素、自然,好似随手拈来。

“狂风吹我心”,不一定是送别时真有大风,而是写送别时心情激动。“西挂咸阳树”,把我们常说的“挂心”用虚拟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李白送别最经典的诗(或殷切叮咛或遥望背影)(6)

诗人的心已经追逐友人而去,流露出依依惜别之情,离别时的千种风情,万般思绪,用“不可道”三字带过,犹如“满怀心腹事,尽在不言中”。

本诗的尾联,写诗人伫立凝望,目送友人归去的情景。友人越走越远,影子也消失了,诗人看到的只是连山的烟雾。烟雾迷蒙中,寄寓着诗人与友人分别后的怅惘之情。

李白送别最经典的诗(或殷切叮咛或遥望背影)(7)

三 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

李白送别最经典的诗(或殷切叮咛或遥望背影)(8)

赏析:

这首诗李白送友人到了城外,两人仍然是依依不舍。此地一别,离人就像蓬草那样随风飞转,到万里之外去了。

天空中一抹白云,随风飘浮,象征着友人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远处一轮红彤彤的夕阳徐徐而下,似乎不忍离开大地,就像诗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一样。

李白送别最经典的诗(或殷切叮咛或遥望背影)(9)

四 送友人入蜀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李白送别最经典的诗(或殷切叮咛或遥望背影)(10)

赏析:

本诗通过对蜀道的描写,将自己的感情寄予其中。

临别之际,李白亲切地叮嘱友人:听说蜀道崎岖险阻,路上处处是层峦叠嶂,不易通行。人在栈道上行走,山崖峭壁宛如迎面而来,云气依傍着马头而升起翻腾,像是腾云驾雾一般。

李白送别最经典的诗(或殷切叮咛或遥望背影)(11)

蜀道也有优美动人的地方,山岩峭壁突出的林木,枝叶婆娑,笼罩着栈道,春江流水环绕着美丽的蜀城。

个人的官爵地位,进退升沉都早有定局,不必再去询问善于占卜的严君平。这首诗中,李白的谆谆善诱,凝聚着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李白送别最经典的诗(或殷切叮咛或遥望背影)(12)

写在结尾:

我们都有过送别的时刻,送别亲人,送别朋友,千叮咛万嘱咐,望着他们的背影消失在茫茫人海。

黄金有价无价。正因为人间有情,才让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才演绎了一场场感人的故事。

李白的这四首送别诗,有没有触动你的心房呢?

徜徉古诗词,领略更多的人生智慧,我们一路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