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十大徒步经典路线(兼具自然与人文)(1)

▲ 坐落于京西古道上的马致远故居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这首耳熟能详的

《天净沙·秋思》

描述的就是京西古道上的风景

北京十大徒步经典路线(兼具自然与人文)(2)

▲ 京西古道上的马蹄窝

除了京西古道

这张最著名道路系统网

北京还保存着其他古道

或为关隘要冲

或为商旅通道

或为信徒所走的香道

这些古道与京西古道一样

在北京城的发展历史

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古道上的众多遗迹

也记录下了曾经的辉煌岁月

北京十大徒步经典路线(兼具自然与人文)(3)

▲ [清]佚名《妙峰山进香图》(局部)

北京10条古道徒步路线

一、关沟古道

北京十大徒步经典路线(兼具自然与人文)(4)

关沟,又名军都陉,为著名的“太行八陉”之一。军都陉是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三大地貌的交界地带,也是太行山脉和燕山山脉的分界线,是古代内蒙古、大同、宣化等地通往北京的孔道,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见证了许多王朝的兴衰。

自秦开始,先民们就于此处劈山修路,架设桥梁,维护着这条经济命脉的畅通。始皇帝三十二年 (公元前215年),嬴政巡行天下,自碣石 (今河北省昌黎县境内) 沿燕山南麓西行,从南口穿越关沟古道,返回国都咸阳。

辽、金、元三朝,皇帝每年夏初赴塞上避暑,入秋回京理政,往返皆经关沟。明昌年间 (1190年至1196年),金章宗亲自选定叠翠山为“燕京八景”之一,曰“居庸叠翠”。

至元十九年(1282年),元世祖在龙虎台建行宫。此后,明永乐帝五次北征,清康熙帝赴蒙古会盟,途经关沟,都曾在行宫驻跸。清朝末年,詹天佑主持建造的京张铁路穿沟而过,并在南口设站,建设京张制造厂,关沟和南口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

南口地区山川壮丽,风光旖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星罗棋布般地镶嵌在关沟两侧的青山幽谷之中。

●路线推荐:岔道古城-八达岭长城-青龙桥火车站-六郎影-石佛寺-詹天佑旧居-水关长城-弹琴峡-五桂头山洞-上关长城-居庸关长城-南口古城

●路线强度:全程约18Km,爬升约180m

●路线特色:奇峰险要,天险雄关,沿途名胜古迹繁多,七十二景有居庸叠翠、栓马柱、青龙潭、状元桥、关城等。

二、京西古道

北京十大徒步经典路线(兼具自然与人文)(5)

京西古道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它在北京城的发展史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里人文历史悠久,地理位置特殊,物产资源丰富。群山之中,遍藏乌金。

元、明时期,京城用煤量大增,西山出产的煤炭,由西山大路源源不断运送往京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山路石道上来来回回,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京城到西部山区,再远至内蒙、山西的商旅道路。

京西古道是以西山大道为主线,连接了众多支线的一个道路系统。西山大道在王平口以东分为北、中、南三线,分别从三家店、圈门、潭柘寺进山并会合于王平口,被称为“过山总路”。

●路线推荐:王平-圈门

●路线强度:全程约14Km,爬升约700m

●路线特色:王平古道是京西古道中最美丽、丰富的一个部分,两侧遗迹众多,其中最出名的就是马致远故居。漫步其中,能让人触摸到那历经千年的厚重古风遗韵。

三、庞潭古道-芦潭古道

北京十大徒步经典路线(兼具自然与人文)(6)

庞潭古道是经庞村到潭柘寺并延伸至十字道的一条东西向重要古道。此古道香、商两用。目前,庞潭古道苛罗坨以东路段已不复存在,至戒台寺支线(苛戒古道),西峰寺西南至罗睺岭一段古道保存较好,为原有风貌,是庞潭古道中最具代表性的精品古道路段。

在庞潭古道的入口,有一座造型精美的古桥,叫娼妓桥。它建于明朝初年,因为这座桥是由明代的娼妓们捐资修建的,所以得名“娼妓桥”。

过娼妓桥一路向南偏西的方向,不久就到了戒台寺的石牌坊,庞潭古道在这里和另一条古香道——卢潭古道交汇。

芦潭古道东起卢沟桥,西至潭柘寺,是京西古道南路的另一条古香道。庞潭古道和芦潭古道属于西山大路南道,它们往西延伸再与中道会合后,直奔王平口。

●路线推荐:苛罗坨-娼妓桥-庞潭古道-戒台寺-千灵山峰-芦潭古道-苛罗坨

●路线强度:全程约14Km,爬升约1000m

●路线特色:庞潭古道属于京西古道的南道,这条古香道的前方通往皇家寺庙潭柘寺,是帝后们进香礼佛的御道,历史悠久,人文厚重。

四、妙峰古道

北京十大徒步经典路线(兼具自然与人文)(7)

妙峰山娘娘庙位于京西门头沟群山当中,建成年代难以考证,其庙会在明清及民国时期是京城最盛的庙会。最广为人知的就是每年农历四月初一至十五为庆贺碧霞元君生辰而开办的庙会。

庙会期间,近至西郊群山,远至天津、河北,无数香众信徒纷纷来此上香,并有百十余民间自发组织的“香会”沿途分施茶粥,表演节目,最盛时每天可达十数万人。

而这期间所有食宿游乐、沿途祭拜,都有赖于蜿蜒其间的香道。独特的地理环境让民间信仰在这里深入人心,门头沟庙宇众多、香道也众多,从东部的九龙山到西部的百花山,从南边的马鞍山到北边的妙峰山,条条香道纵横交错,通往不同的信仰之峰。

前往妙峰金顶的香道共有五条,其中西道主要供沿途村民所组成的香会来往。因而知道的人不多,其余四条分别为北道、老北道、中道、南道。

北道途经凤凰岭,中北道途经阳台山。中道起始于大觉寺,有佚名作《妙峰山进香图》,画的就是自大觉寺进山上香的场景。南道溯永定河而上,是过去门头沟、房山一代香客的进香道路。香道周围不仅分布着几十间茶棚,也散落着不少年代悠久的佛寺,如辽代的栖隐寺、龙泉寺,金代的金山寺等。

●路线推荐:大觉寺-北尖-茶棚-大觉寺环线(三峰小环)

●路线强度:全长约10Km,爬升约1000m

●路线推荐:大觉寺-阳台山-凤凰岭

●路线强度:全长约16Km,爬升约1200m

●路线特色:途经多种地形路况,公路、台阶、山野小道、碎石、硬石板、大石块与平路、缓坡、陡坡,加上离市区近,这些因素使之成为北京户外徒步越野的经典路线。

五、万桑古道

北京十大徒步经典路线(兼具自然与人文)(8)

万桑古道位于门头沟区,是万佛堂到桑峪间的一段古道,距离不太远。万佛堂村以寺得名,村西有古刹万佛寺遗址,原名万佛堂。万佛堂村是一座依山而建的古村落,远远望去,村落四周为青山环抱,峰峦叠翠,层林尽染,景色宜人。

古迹遗址见证了村落久远的历史。同时万佛堂村又是一座美丽的山村,植被繁茂,景色宜人。

●路线推荐:万佛堂-定都阁-广慧寺-桑峪村

●路线强度:全长约12Km,爬升约600m

●路线特色:这一条路线经过的定都峰,素有“京西观景第一峰”的美称。四周群山绵延逶迤,峻岭叠嶂,山峰上巨石嶙峋,峰顶陡峭高悬,

六、石佛岭古道

北京十大徒步经典路线(兼具自然与人文)(9)

石佛岭古道是迄今为此保留最完好的一段古道之一,位于王平镇境内的东石古岩村,古道穿村而过。古道上还有四块摩崖石刻,其中一块碑额上有三尊石雕佛像,石佛岭由此得名。

古道蜿蜒依山开凿,现存大约还有1000米长古道遗存,约三米宽一边是绝壁,用石头垒砌的矮墙,防止从此经过的骡马滑到悬崖下。而悬崖之下就是波涛汹涌的永定河。

当年在古道上驮队、马帮行走的蹄印深刻清晰,蹄窝密布保留完好,是难得的远古印记。站在石佛岭上,可见两山夹一谷,门斋铁路、公路、永定河和丰沙铁路依次可见,蔚为壮观,保存之完好应该是京西古道非常具有观赏性的人文景观一段。

●路线推荐:三家店村-琉璃渠村-牛角岭关城-韭园村-石佛岭-东石古岩村

●路线强度:全程约15Km,爬升约500m

●路线特色:自然、人文景观丰富,途经京门铁路、马蹄窝、摩崖石刻、道须废村、马致远故居、韭园溶洞和多个京西古村落。

七、仓米古道

北京十大徒步经典路线(兼具自然与人文)(10)

仓米古道位于北京延庆东部山区的白河峡谷最深处,古代是珍珠泉乡仓米道向山区运送储藏仓米的要冲,并由此得名。

今仓米古道为延庆县东部山区旅游景区总称,面积850平方公里,旅游路线全程百余公里。

其中的一段河谷位于山中来往的仓米古道间,当地人称“小川河谷”,因谷内不时传来鸟鸣,也有驴友叫此河谷为“翠鸟谷”。

这是一条未开发的原始生态河谷,谷内水量充沛,谷底攒着鹅卵石。河谷两岸丛林密布,乔木、灌木,绿树成荫。

●路线推荐:小川村-翠鸟谷

●路线强度:全程约8Km,爬升约100m

●路线特色:沿河而行,风光绚丽,一步一景,是回归大自然、夏日避暑的好去处。

八、南岭古道

北京十大徒步经典路线(兼具自然与人文)(11)

南岭古商道有五十里长,从豹井沟爬小西岭,至茫茫的南大岭蜿蜒曲折而奔长沟峪。古商道往东翻过猫耳山,可以到周口店奔良乡进京,往西经过京西古道可以到山西,向南奔涿州等地。

当时山里煤炭、毛皮、各种干鲜果品被骡马驮出,带回来的是粮盐。布匹、糖、针线和京城异闻。有众多背篓小贩也来往其中。那时,这条古道昼夜有清脆的驼铃声,“把式”们的吆喝,谩骂和爆响的鞭声。鼎盛时,人山人海,骡马队翻山越岭,终日不断。甚至拥堵难行,把牲口挤下山岩。到现在仍可见当时牲口的蹄印掩于草丛中。

商道上有两个著名的古村落:水峪村和南窖村。水峪村起源是与古商道有着密切的联系的,唐天复年间刘仁恭修建的出山道路,成为后来水峪古商道的雏形,水峪村就是南岭古商道中的驿站,商家歇脚纳凉,饮马打尖之所。

●路线推荐:水峪村-纱帽山-猫耳山-南窖村-水峪村环穿

●路线强度:全程约15Km,爬升700m

●路线特色:途经的水峪村和南窖村都是明清的古村落,现在还保留着原始的建筑与商业街风貌。水峪村古宅、古碾、古中幡并称“三绝”。猫耳山周边景色绮丽,群山起伏、山峦叠嶂、沟壑纵横。《房山县志》上说:“此山最雄,峰峦极秀”,被誉为“大房耸翠”,是名副其实的房山第一景。

九、咔嚓古道

北京十大徒步经典路线(兼具自然与人文)(12)

咔嚓古道位于房山区张坊镇的三合庄村,解放初由三个小村子合并而成。与京西山区多古道一样都是以所在地、走向、或当时的社会作用所命名,咔嚓古道也是以地名冠名。

古道所在的山峰,当地叫棵茬山,即山顶由若干小峰组成,远观如树棵子砍伐后留下的茬子,而外人不解“棵茬”其意,只记其音,故将此山上的古道称为了“咔嚓古道”。另外有一种说法是古人在山间古道上行车,轧在山石上,有咔嚓、咔嚓之声,所以叫作咔嚓古道。

喀嚓古道所在一带山势清净幽秘,是古代出家人修行的上选之所。沿途的岩雕、崖刻、石窟,玛尼堆,还有保存完整的摩崖石刻造像曾证明这里有规模颇大的寺庙群。途中路过的洞穴石壁上刻有三世佛及从者造像,墙壁上两处方形的石佛龛,佛陀坐在莲花须弥座上。

●路线推荐:瓦沟村-鹰背石-窟窿山-明代摩崖石刻造像-三合庄村

●路线强度:全长约10Km,爬升约700m

●路线特色:此线路虽只有十公里,但可充分领略作为世界地质公园的房山之美。山形险峻,嵯峨雄厚,怪石嶙峋、沟壑纵横,岩石的种类、色彩、形状丰富多彩。部分山路陡峭,恐高者慎行。

十、大寒岭古道

北京十大徒步经典路线(兼具自然与人文)(13)

大寒岭,曾叫大汉岭,位于门头沟区斋堂镇吕家村东。据史料载,汉代时期这里是匈奴与汉朝的交界处。唐昭宗天复三年,契丹驻扎大寒岭以西,多马匹,唐卢龙节度使刘仁恭常选将练兵,过岭击之。每到霜降,下令趁夜黑烧掉大寒岭上的草,契丹马多被饿死,以后,常以好马来贿赂刘仁恭买草场。

现存的大寒岭关城建于明代,是京西古道重要关隘之一。关城面东而立,由青砖券石砌筑。古道从城台券洞下通过。大寒岭关城楼台之上的文昌阁抗日时期被日军烧了,现遗址碑刻。

明代《宛署杂记》有载:大汉岭,在县西二百余里。由清水山尖分脉,直抵百花山,相传,汉时匈奴界止此。清代光绪时《顺天府志》载:大汉岭,亦呼大寒岭。又载:大寒岭,岭在城西一百四十里,高数百丈,可通人行,上经绝顶,风势寒急,因名大寒岭。

大寒岭南坡脚下、是东西向、名叫“清水涧”的山沟,沟中北侧一块面积较大的台地上,有一座明万历时已称:“千人台”,清代改叫“千军台”的村庄,从字意上看,此村成村之前一定是屯兵的地方,所以叫“千人台”,后人改叫“千军台”,进一步说明此村在历史上与大寒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路线推荐:灰地-清水尖-髽鬏山-桃树崖尖-大寒岭关-将军台

●路线强度:全程约18公里,爬升约1600m

●路线特色:京西古道大台段,沿柳沟经大台十里八桥直抵大寒岭关城,是京西古道网络的重要段落,整体保存较好,断续相存,蜿蜒于村落山岭间。沿途山川壮阔,风景迷人。

相关路线轨迹,请至“行读山水”公众号后台回复“北京古道”获取。

北京十大徒步经典路线(兼具自然与人文)(14)

北京十大徒步经典路线(兼具自然与人文)(15)

#创作挑战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