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糍粑呢?糍粑是就用糯米蒸熟捣烂后所制成的一种食品。它是用熟糯米饭放到石槽里用石锤或者芦竹(因地方差异,有的也用竹来代替)捣成泥状制作而成,一般此类型的食物都可以叫做糍粑。

街边美食糍粑(民间小吃之糍粑)(1)

这个打糍粑啊,可是个力气活。传统的打糍粑将熟糯米放在石臼中,用丁字型的大木槌用力捶捣。这是个力气活,一般是两个强壮男人,一人一根木槌。两人握住木槌使暗劲将石碓里的米饭舂烂。然后扬起木槌对打,你一下我一下,此起彼伏。打的过程要趁热打粑,越快越好,如时间久了,糯米冷了不仅难打烂,且手捏糍粑也捏不动。同时,打糍粑还有技巧,要不时用木槌将糍粑撬起翻动,若有些没打着的仍是饭粒,吃的时候就咯嘴。

糍粑的制法是:取上等糯谷,最好是壳薄质软的红谷糯,经加工成白净的糯米。用清水把糯米浸透,放进木甑里蒸糯米饭,放进石臼里,用杵槌舂制而成。因此,客家人叫“打糍粑”。舂糍粑的杵槌,要用光滑的木杵,糯米饭粒便粘不住。经过用力舂捣,使之成羹状,然后做成如鸡蛋般大小的糍粑。蘸上炒米、花生、芝麻、黄糖等配制的佐料粉,吃起来柔韧鲜滑,香甜可口。客家农村有句俗话:“十月朝,糍粑粄子碌碌烧。”说的是每逢农历十月初一,家家户户做的糍粑热气腾腾。你们那里有年节吃糍粑的习惯吗?

街边美食糍粑(民间小吃之糍粑)(2)

街边美食糍粑(民间小吃之糍粑)(3)

在梅州客家地区每逢传统节日或家庭喜庆;四川地区的人在中秋节前制作,象征丰收、喜庆和团圆,是中秋节和月饼齐名的必备佳品。在四川民间一些地方,在糍粑中加入桂花捣制成月桂糍粑,蘸上炒黄豆面和白糖吃,味道清幽淡雅、甘甜爽口,别具一番风味。另一些地方在热糍粑中裹入熟红豆等豆制品、加入适量食盐,切成椭圆状片块放到熟菜油中油炸,作出的红豆油糍粑,色、香、味俱佳。湖北地区的人们也习惯在腊月里打糍粑,将糍粑切成长条状保存,待吃时再切成片状。糍粑是以糯米、土豆为主料,清浸泡后搁蒸笼里蒸熟,再迅速放在石舀里舂至绵软柔韧,趁热将饭泥制作成可大可小的团状,搁芝麻炒香磨粉拌白砂糖(或是黄豆炒香磨粉拌白砂糖)的盘里滚动,即可取食。口感香甜。现街头商贩多用脚踩三轮车叫卖,饭泥用保温性能好的特制铁桶装放,摇动把手,饭泥从圆孔钻出。但凡有喜事,当地人都要做红糖拌糍粑招待客人,以表示吉利。

街边美食糍粑(民间小吃之糍粑)(4)

街边美食糍粑(民间小吃之糍粑)(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