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肥宅一天怎么度过(别再咒骂死肥宅)(1)

死肥宅一天怎么度过(别再咒骂死肥宅)(2)

死肥宅一天怎么度过(别再咒骂死肥宅)(3)

肥和宅通常是一对“好朋友”,但凡一个人宅,活动量减少,发胖几乎是必然。反之,很多人也会因为发胖,从而减少社交。事实上,“肥宅”这个词的原本定义,是指痴迷于动漫游戏,尤其是二次元文化的肥胖者通用的讽刺性称呼。

宅,是拒绝真实关系

一个人宅在家,在物理层面,就是阻断和外部的交互往来,反应在内心世界里,却可能恰恰相反。通常宅在家的人,都会在动漫游戏或小说里,经历过大起大伏的情感波折,在虚拟的世界里跟随主角体验人类可能触发的各种爱恨情仇。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宅的人,并非是情感淡泊,内心木讷,事实上他们幻想的激烈和丰富程度,可能远超一个不宅的人。

当然,这种幻想的过度激烈和丰富,恰恰破坏了他在现实层面与人互动交往的热情。

通常情况下,同样的代价,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在现实中只能过无聊的生活,维持低浓度的关系,而在虚拟世界里却可以体验百倍强烈和精彩的剧情,自然,现实的吸引力被虚拟世界完全打败了。

宅,是失去修复关系的能力

我们改造世界,体验世界的动力,就像河流一样,总是倾向于选择更易满足,更为便捷,更好通达的渠道。如果没能在大河奔流的过程中,帮助一个人学会如何筑堤、修渠(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成功地改造现实世界),我们就很容易顺着我们的本能所追求的方向,及时满足,一路奔腾而下。

于是,两种状况导致了宅,以及我们和现实生活的决裂:一是早年的我们,没能建立良好的人际互动能力,使得我们在艰难的、持续受挫的成年生活中放弃了无望的挣扎和努力。二是成年之后的重大挫折,损坏了我们健康的心理结构,失去了修筑堤坝,维持改善现实生活的能力,于是退避成为了宅男宅女。

肥,是对自己的保护

肥胖,是身体的铠甲,也是心理的铠甲。有心理学家在临床咨询中发现过这样的案例,每当母亲过度入侵他的个人空间时,他就会发胖。如果在工作中,感到被压力过度入侵,也会发胖。而当这些入侵和压力消失,他就会瘦下来。由此,心理学家认为,他的脂肪,是对入侵者的拒绝和对自己的包裹,但这并不代表他渴望关系的部分就此死去。事实上,正因为仍然渴望着关系,所以内心深处仍然无意识地想要与人靠近,而这种靠近会让他始终处在压力之下,只要压力在,脂肪的铠甲就无法被脱下。

“肥宅”,是在建立现实关系的过程中,战败的流亡者。他们所钟爱的可乐与鸡翅,动漫与科技,是他们努力与这个世界保持爱的联结的最后努力。如果你身边,有一个你所爱的“肥宅”,而你想要帮助他,那就请竭尽所能地在专业老师指导下,为他提供高质量的亲密与爱,这会有助于他从“肥宅”的世界里,重返真实关系的世界。

文/李煜玮(精神分析传播导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用户可关注 中国家庭报官微(zhongguojiatingbao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