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刚刚被查出高血糖的张大爷非常郁闷,自己明明饮食上那么小心,为啥血糖还是往上涨了?

到底发生什么事了?只有细细地询问张大爷才知道。原来,今年62岁的张大爷,前段时间刚被查出了高血糖,对于高血糖患者来说,少吃脂肪和碳水,才能有效降低糖尿病的风险。于是,张大爷在日常饮食中,米饭只吃一点,肉基本不吃,整天吃蔬菜。原本以为自己的血糖能够控制得很好,但是一测反而还变高的,这也是张大爷感到郁闷和生气的主要原因。

血糖高吃什么水果不升血糖(不吃肉只吃蔬菜)(1)

张大爷每天只吃蔬菜,为啥血糖还是会涨?

虽然脂肪和碳水与血糖有着非常紧密的关联,但却并不代表血糖升高的原因,就完全要归结于二者身上,不仅仅是其他的饮食习惯和种类,非饮食的相关行为,也有可能导致血糖上涨的情况出现。就好比张大爷,只吃素血糖依旧涨,这3个原因不能忽视:

虽然没吃肉,但高糖、高淀粉的食物没少吃

张大爷虽然说自己没吃肉,米饭也吃得很少,但是脂肪和碳水的来源,并不只有这两种,比如一部分甜度高的水果,例如冬枣,西瓜等,又或者奶茶,面包等甜食等,都有可能增加额外的碳水以及脂肪的摄入。即使在主食上有所限制,但这些额外的能量摄入,也会导致血糖升高。

血糖高吃什么水果不升血糖(不吃肉只吃蔬菜)(2)

存在不规范的用药现象

对于高血糖患者来说,单单凭借饮食控制来稳定血糖,并不能起到长久的效果,有的时候需要通过吃药的方式来辅助。

但是,例如胰岛素,二甲双胍等,服药都有着严格的疗程规定。如果在服药期间出现少服,漏服,服用错误种类药物等不规范的用药现象,导致药物无法对血糖控制产生效果,同样也会导致血糖升高,甚至失控的情况出现。

比较懒,日常运动太少

有些高血糖人群,即便是在饮食上加以控制,但平时比较懒,很少进行运动。运动的少,热量消耗的也就会更少,因此更加容易发胖,肥胖会导致血液质量下降,胰腺分泌胰岛素水平降低,对于控制血糖来说当然也是不利的。因此,不仅仅是控制饮食,日常积极运动提高新陈代谢,消耗多余的碳水和能力,同样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由此可见,即便是每天饮食控制得很少,甚至是不吃肉,也有可能因为一些其他的因素导致血糖升高,建议高血糖人群自查一下,如果有上述错误行为,尽早的改正和调整。另外,也并不是所有的蔬菜都是健康且适合高血糖患者食用的。有些蔬菜同样具有非常快的升糖效果。

血糖高吃什么水果不升血糖(不吃肉只吃蔬菜)(3)

这3种蔬菜,高血糖人群要少吃,升糖速度飞快

胡萝卜。胡萝卜富含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A等营养元素,但对于高血糖人群来说其实并不适合。根据《中国食品成分表》的数据,胡萝卜的升糖指数为71%,碳水化合物为8g/100g。

虽然是蔬菜的一种,但如果高血糖人群经常食用,100g胡萝卜就相当于小半碗米饭的量,不知不觉就很容易超标。

块茎类蔬菜。比如土豆,山芋等,这些蔬菜的特点就是淀粉含量多,淀粉是碳水的主要来源,经常吃这些食物,当然也更容易导致血糖升高。例如土豆的升糖指数能飙升到87%左右,碳水化合物也有17g/100g。高血糖人群也要尽量少吃。即便是食用土豆,山芋等,也不要过度烹饪,以免土豆中的淀粉糊化,更进一步提高升糖效果。

莲藕。莲藕的碳水化合物占比在11g/100g,也是属于淀粉含量较多的蔬菜种类,但需要注意的是,有一部分莲藕比较脆,这类莲藕水分多,淀粉含量少,是适合高血糖人群食用的。还有一部分比较“面”,更多地用来煲汤,这种莲藕淀粉含量更多,则不太适合高血糖人群食用。注意分辨,合理且科学地食用蔬菜。

当然,升糖快的蔬菜并不只有这3种,这里只是列举最明显的“升糖蔬菜”种类,因此,即便是吃蔬菜,也需要积极地辨别,才能吃得放心,吃得健康。

血糖高吃什么水果不升血糖(不吃肉只吃蔬菜)(4)

糖友吃蔬菜,遵循这3条来选择

首先,尽量选择绿叶蔬菜

绿叶蔬菜中膳食纤维含量丰富,有助于提高人体血糖代谢效率,并且普遍不存在淀粉等碳水含量,是糖友的优质之选。

比如菠菜,青椒,莴笋等。

其次,水分多的蔬菜更适合

水分多的蔬菜,不仅意味着淀粉含量相对较少,并且水溶性的维生素,微量元素等也会更多,不仅有利于控制血糖,还有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也有利于提高肠道的运转效率。

如白菜,西红柿,萝卜等。

最后,颜色越深的菜越有营养

比如紫色,深红色,深绿色的蔬菜,往往代表其中核黄素,维生素C,矿物质素等营养物质丰富,更有助于维持日常营养的均衡性。

比如紫甘蓝,青菜,油菜等

血糖高吃什么水果不升血糖(不吃肉只吃蔬菜)(5)

总而言之,对于高血糖人群来说,并不是只吃蔬菜,少吃肉,就能控制好血糖的。在饮食生活中,营养均衡,摄入合适的食物才是正确的选择。除此之外,例如服药,运动等其他降糖方式,也需要认真地执行,多方面的努力,才能真正有助于降糖。

参考资料:

[1] 冯韧. 膳食纤维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作用[J]. 职业与健康, 2016(9期):1294-1296.

[2] 杨月欣,王光亚,潘兴昌.中国食物成分表(第2版)[M].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32-33.

[3]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专业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58-60.

,